作為UI / UX設計師,這些使用者心理學原理必須瞭解

愛原型愛設計發表於2018-09-28


以下內容由Mockplus團隊翻譯整理,僅供學習交流,Mockplus是更快更簡單的原型設計工具


使用者心理學原理


心理學在使用者使用應用程式的體驗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了解我們的設計如何被使用者感知,我們可以及時做出調整,使我們設計的應用程式更有效地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為了幫助你瞭解使用者使用應用程式的感受,我將介紹一些我認為是最重要的設計原則,並在實踐中提供這些原則的常見例子。首先,讓我們從萊斯托夫效應開始吧:


萊斯托夫效應


萊斯托夫(Von Restorff)效應(也稱為隔離效應)預測,當多個相似的物體同時存在時,與其他物體不同的最有可能被記住!


這個效應使你想起什麼了嗎?


這就是所有號召性用語(CTA)與網站或應用程式的其他操作按鈕不同的主要原因!

萊斯托夫效應例項


我們希望使用者能夠區分一個簡單的操作按鈕和一個CTA,以便他們清楚地瞭解C他的功能,同時在使用整個應用程式或站點的過程中記住它。


當多個相似的物體同時存在時,與其他物體不同的最有可能被記住!


系列位置效應


系列位置效應是使用者最容易記住系列中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專案。


從左到右,Twitter,Medium,ProductHunt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大多數應用程式將漢堡包選單放在底部或頂部導航,以及為什麼將使用者操作頻繁的按鈕放在右側或左側。在上面的圖片中,你可以看到一些流行的iOS應用程式例項。每一個應用程式都將“主選單”和“使用者資料”放在左邊和右邊,這就是考慮到系列位置效應。


認知負荷


認知負荷是指在一個人的工作記憶中使用的精神努力總量。簡而言之,就是為了完成一項具體任務而需要鍛鍊的思想量。


“認知負荷是為了完成特定任務而需要鍛鍊的思想量。”


認知負荷理論可以分為三類:

內部認知負荷

外部認知負荷

關聯認知負荷


我會涉及到內部和關聯認知負荷,因為我認為這些是在使用者體驗設計中最適用的。


內部認知負荷


內部認知負荷是一個具體與教學設計主題相關的難題。這就是micro-copy和copy 在良好使用者體驗中發揮巨大作用的主要原因。

例如,大多數情況下,應用程式的空狀態都會提示使用者完成任務。在這裡,提示語需要簡短並且用適當的詞語來使得使用者能夠容易地遵循指示。


從左至右 Stayful, Serist, Lucidchart


關聯認知負荷


關聯認知負荷是致力於資訊處理和模式構建的認知負荷。此模式描述了一種組織資訊以及其間相互關係的思維模式。


我們使用設計模式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它們是我們預設程式設計的東西 -如果使用者能夠從他們已經瞭解的東西中辨別出某種模式,他們就更容易地識別和學習新的東西。


“如果使用者能夠從他們已經瞭解的東西中辨別出某種模式,他們就可以更容易地學習新的東西”。


席克法則


與格式塔法則一樣,席克法則是當前最流行的原則之一。


席克法則理解和實踐起來都很簡單。席克法則描述了一個人作出決定所需的時間取決於他或她可選擇的選項。所以如果可選擇的選項數量增加,做出決定的時間將以對數形式增加。


列表就是席克法則適用於使用者體驗設計的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席克法則例項


接近法則


鄰近法則是格式塔中組織法則的一部分,它指出彼此靠近或接近的物體傾向於分在同一組。簡而言之,我們的大腦可以很容易地將相互靠近的物體聯絡起來,但間隔很遠的物體就不那麼容易了。這種聚集的發生是因為人類有一種將事物組織和放在一起的天性。


鄰近法則例項


鄰近法則指出彼此靠近或接近的物體傾向於分在同一組。


在上面的例子中,有72個圓圈。根據它們之間的距離,我們會無意的將其分組。明確地說,我們將影象左側的36個圓分為一組,影象右側有3組,分別是12個圓圈。


我相信這個例子清楚地表明,在設計一個使用者介面的時候,我們有必要把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此外,在把所有元素進行組合時一定要反覆斟酌,因為使用者在潛意識中會認為它們之間是相互關聯的。


原文作者:Thanasis Rigopoulos

原文地址:uxplanet.org/the-psychol…


Mockplus做原型,更快更簡單,現在下載Mockplus,免費體驗暢快的原型設計之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