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邊緣計算將發揮更大價值。”3月8日,阿里雲邊緣計算技術負責人楊敬宇向媒體表示,邊緣計算作為5G時代的一項關鍵技術,未來將成為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之一。
5G時代萬物智聯將真正成為現實,但對計算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低時延、大頻寬、高併發和本地化,個別場景中雲、端協同計算可能無法滿足使用者需求。 雲、邊、端三體協同成為最佳解決方案——擁有高效、實時、安全特性的邊緣計算將成為基礎設施。
邊緣計算是否會替代雲端計算?楊敬宇強調這二者並不是此消彼長的關係,應是天然互補的關係,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邊緣計算正在擴充雲端計算的邊界。
他認為,在雲和端兩者間取捨要對比兩者的綜合成本:在邊緣進行資料處理主要考慮時延問題和電力資源,而傳回雲端處理,要消耗算力與傳輸成本。5G提供了高可靠低延時的通訊能力,如果5G加上邊緣計算的時延與能耗都優於雲端計算的成本,就可以優先邊緣計算的方式。
此外,邊緣計算可能給未來的計算系統結構帶來巨大革命。5G時代終端算力上移、雲端算力下沉,將在邊緣形成算力融合。目前阿里雲的邊緣計算正在層層前移,深入每一個計算場景,未來邊緣計算將和雲端計算一樣,成為無處不在的基礎設施。
這種趨同可以給多方融合、整合的機會。企業能夠根據自己行業的特點和優勢,在邊緣計算領域建立一套新的生態系統。
目前,邊緣計算行業主要分為四類玩家,包括雲端計算廠商、CDN廠商、運營商、硬體和晶片廠商。全球企業包括微軟、AWS、阿里雲、Google、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英特爾、英偉達等都在基於各自的行業背景和優勢,對外擴充邊緣計算領域的相關佈局。
其中,雲端計算廠商可以將更多的雲端計算服務能力下沉至通訊網路,而運營商則可以跟雲端計算緊密耦合在一起,提供更加高效,靈活的基礎設施和網路系統,形成一種新的邊緣計算服務能力。當這樣的技術價值附加到更多商用場景裡,將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價值。
據Gartner預測,2021年將有40%的大型企業在專案中納入邊緣計算原則。而到2022年,邊緣計算將成為所有數字業務的必要需求。
阿里雲早在2018年3月宣佈戰略投入邊緣計算技術領域,並推出首個IoT邊緣計算產品Link Edge,將阿里雲在雲端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的優勢拓寬到更靠近端的邊緣計算上,打造雲、邊、端一體化的協同計算體系。
作為一項融合的技術,未來在邊緣計算領域,開源、標準化、定製化會成為企業在技術體系上所採取的三種不同策略。楊敬宇對此表示,無論是哪種策略,開源不是最終目的,開放才是助力邊緣計算生態產業的核心。在開放的技術策略支撐下,阿里雲將構建雲、邊、端三體協同的開放生態。
想要了解更多邊緣計算先行者的行業解讀嗎?想要與楊敬宇現場交流嗎?報名2019阿里雲峰會-北京站邊緣計算專場,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一站式開發者服務,海量學習資源0元起!
阿里熱門開源專案、機器學習乾貨、開發者課程/工具、小微專案、移動研發等海量資源;更有開發者福利Kindle、技術圖書幸運抽獎,100%中--》【阿里雲】開年Hi購季,開發者會場
本文為雲棲社群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