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百度成立的25週年,李彥宏釋出了他的全員信。新年的第一天,在自然時間點上,最是適合回顧和眺望。尤其是2024年經歷過一輪狂飆突進的AI技術,也走到了這樣的時間點。李彥宏在這份信裡寫到,“大模型賦能的AI原生應用正在各行各業各種場景迅速普及,雖然超級應用尚未出現,AI的實際滲透率已經不低,並且將在2025年繼續井噴式增長”。
那麼,在今天,AI的實際滲透率到底達到什麼程度了?
這有兩個可以觀察的視角。一是用錢投票出來的資料,李彥宏第一次透露百度文庫的付費使用者數已經超過4000萬,這些都是給百度文庫AI功能買單的使用者。在這之前,他還曾透露,截止2024年11月,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日均呼叫量已經超過15億次。
另一個觀察視角我更喜歡,因為跟我們普通使用者的日常息息相關,是日前百度公開發布的年度AI提示詞。它最直觀地呈現,過去一年,大家跟AI嘮嗑兒,最主要嘮了些什麼。
被問得很熱的詞有,“怎麼”“為什麼”“標題”等等,具體的提問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賈玲是怎麼瘦下來的”“刀郎直播為什麼能打破周杰倫的記錄”“起個標題、換個標題、有沒有更簡潔且抓眼球的標題建議”……
問了前面兩個提示詞的人是誰,我們不知道,但頻繁使用第三個提示詞的,不是牛馬,就是乙方。
如果說,年度網路流行語是對過去一年熱點內容的提煉,是一種集體解構世界的方式。那,年度AI提示詞就是使用者試圖理解世界,重新建立秩序的方式。它不只是人和機器互動的語言,更是人類思想的表達,以及人和自己的對話。
換而言之,提示詞會是一個觀測時代情緒,人類精神的視窗。
在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人們總是希望獲取儘可能多的內容,避免自己無法跟上大眾的腳步而被甩下。而“是什麼”這個熱門提示詞的背後,是一次次認知秩序的建立。
在2024年,禮貌詢問對方是什麼人格,是當代年輕人的一種基礎社交禮儀。即便面對 AI,人們也還是習慣性地問出了那一句——“你的MBIT是什麼?”。
這種秩序的建立不僅停留在認知層面,還可以是社交的、情感的、生活的。
水靈靈是什麼梗?瓊瑤的代表作是什麼?這些無一不在透露提問者參與熱門議題、乃至公共議題的渴望。他們把問題拋給AI,然後,成功得到一個社交貨幣。
在這些細碎的生活之外,人類還把一些數百年都無解的靈魂叩問,以及不與人說的疑惑拋給AI。
比如關於愛和人生。
想必很多人都能感受到,我們正處在一個愛無能的時代,尤其是年輕群體在親密關係方面表現出更強烈的抵抗性。
在短影片裡,戀愛是要納進醫保的絕症,智者不入愛河是一種被稱讚的人間清醒。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卻是,情感導師紅了一批又一批,動輒幾千、上萬的情感課程正在流行。
其實,只有當情感濃度在一個合理範圍內,理性的探討才能進行。當情感的激烈程度已經取向極端,理性往往會被空洞的口號和不切實際的幻想所取代。
處在這種迷茫和衝突裡,很多人開始向AI發問,“愛是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幸福是什麼”……在這些提問裡,他們會得到什麼答案或許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一群人還在意精神的滿足,甚至還在努力追求精神的滿足。
“是什麼”用來直面不確定性,“為什麼”則用來填補好奇心。
香蕉為什麼是彎的?為什麼聽到指甲劃黑板的聲音會不悅?袋鼠為什麼不能向後走?……乍一看,這些具體的問題或許沒有多大的意義,但“為什麼”這三個字,有很大意義。它的背後,是一個人對生活的敏銳觀察,更是一個人對世界的探索衝動。
只要帶著問題,人就會往前走。就會走到更遠處。
年度 AI提示詞,既能體現人和人、人和世界的相處之道,也能定義人和AI 的多元關係。
這是一個萬物皆可搭子的時代。
所謂搭子,就是特定場景、細分領域裡的陪伴者,不需要提供高濃度的情感價值,是一種界限分明的新型親密關係,主打一個門檻極低、隨叫隨到。
用網友的話說,一個好的上班搭子,就是摸魚時組隊出動。下班後互不聯絡。一個好的吃飯搭子,就是在餐廳談天說地,出餐廳你我不識。
搭子的定義是清晰的,可,人的情感是流動的、變化的。好好的搭子混熟了,彼此的關係必定會出現一些變化。原本的淺社交關係,逐漸變成要經營的社交關係、親密關係,味兒也就變了。
於是,很多人選擇跟AI做搭子,從根本上避免了不必要的情感負擔。它可以是情感搭子、論文搭子、職場搭子、學習搭子、口語搭子……還真正做到了揮之即來、招之即去,最重要的是無怨無悔。
一個把女朋友惹生氣的男生,把“怎麼安慰”的問題交給AI情感搭子,你以為只有他得到了一次救贖?不,大機率還有那些曾同樣被他愛情困擾的兄弟朋友。
一個想要快樂摸魚的社畜,把“我該怎麼高情商把工作推掉”的問題交給AI職場搭子,他不僅僅可以得到一些好點子,還可以免於吐槽帖、求助帖發到社交媒體,被領導、老闆刷到的尷尬。
一個美食練習生,把“你能推薦一些簡單易做的家庭菜譜嗎”的問題交給AI生活搭子,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他吃不飽,更不用心疼他炸廚房了。
齊美爾在《大都市與精神生活》裡預言,人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像一個個獨立的原子,只在某個核心抱團,對遊離在團外的人們疏離、冷漠。很顯然, AI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滲透到普通使用者的生活,正在改變“原子們”的生活軌跡。
甚至改變現實生活的軌跡。年度AI提示詞釋出後,不乏網友調侃已經把“過年回家如何應付無聊親戚”的問題交給AI,非要看看它跟七大姑八大姨誰更懂人情世故。
有的人還在給AI提問,有的人已經把AI提問當成生產工具了。
一個燙知識,AI提示詞工程師是一種新職業,據說還是年薪百萬那種。
其實,在普通使用者的生活裡,AI創作也正在成為一種常態。請注意,並不是寫一寫藏頭詩、畫一畫腦洞醜圖。
在百度釋出的AI提示詞裡,“圖”“標題”“風格”“潤色/增加”“簡單”都佔有一席之位。如果具體到實際問題,我們會發現這覆蓋學生、設計師、攝影、自媒體等各行各業。
我說怎麼現在公眾號的初稿越來越快、標題越來越野、排版越來越卷,原來私底下你們都在搖AI整活兒,讓它潤色一下又一下啊!
在AI解放人類生產力的過程中,覆蓋學習辦公、家庭教育和兼職賺錢三個細分場景,實現了智慧PPT生成、文件生成、思維導圖生成、研究報告生成、圖片生成文字、智慧畫本、智慧漫畫、智慧小說及全場景指令編輯的百度文庫,也成為使用者堅定的選擇。
絕大多數AI產品還在哼哧哼哧爭取千萬使用者,百度文庫累計AI使用者數已經成功突破1.4億。
關於“AI走到哪一步“的問題,數億使用者先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暢銷書榜單裡,心理玄學著作《答案之書》的存在感始終強烈,人們所有的疑惑都能在翻開這本書的那一刻,得到一個答案,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
在2024年度熱門綜藝《再見愛人》裡,麥琳帶著“我們仨到底會不會得到想要的愛”翻開《答案之書》。不滿意,再來一次;不滿意,再來一次。不滿意,再來一次。顯然,她需要的並非答案,而是一個預設結果。
有意思的是,在百度的年度 AI提示詞裡,頻繁出現的“答案”也被放在首位。比起精神撫慰,它更多是在解決具體的、實際的困惑,並把一些複雜的東西變得簡單一點。
當然,無論是《答案之書》,還是AI年度提示詞“答案”,本質都是人類尋找一種確定性,一種安全感。
這對人很重要,對AI也一樣重要。在澎湃新聞釋出的《2024年 人工智慧公眾態度調查報告》顯示,大部分普通使用者對AI持有“短期積極、中期期待、長期擔憂”的態度,大家依舊害怕這會對人類秩序造成不可測的衝擊。
關於這個問題,李彥宏在談及人和AI相處時給出了一個答案——“我們需要與機器共生,而不是二元對立”,“工具只有在被人類所使用的時候才有價值”。
我們自己也給出了一個答案。在過去一年,人們曾向AI說過千萬次謝謝。
自 花兒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