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端程式設計師的 Js 之旅 : 回撥地獄終結者

發表於2016-04-22

回撥地獄

對 JavaScript 程式設計師來說,處理回撥是家常,但是處理層次過深的回撥就沒有那麼美好了,下面的示例程式碼片段用了三層回撥,再補腦一下更多層的場景,簡直是酸爽,這就是傳說中的回撥地獄。

解決方案

生態圈中有很多非同步解決方案可以處理回撥地獄的問題,比如 bluebirdQ 等,本文重點介紹 ECMAScript 6/7 規範中對非同步程式設計的支援。

ES6 Promise

Promise 是一種非同步程式設計的解決方案,是解決回撥地獄問題的利器。
Promise 在 JavaScript 生態圈被主流接受是在 2007 年 Dojo 框架增加了 dojo.Deferred 的功能。隨著 dojo.Deferred 的流行,在 2009 年 Kris Zyp 提出了 CommonJS Promises/A 規範。隨後生態圈中出現了大量 Promise 實現包括 Q.jsFuturesJS 等。當然 Promise 之所有這麼流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 jQuery 的存在,只是 jQuery 並不完全遵守 CommonJS Promises/A 規範。隨後正如大家看到的,ES 6 規範包含了 Promise。
MDN 中對 Promise 是這樣描述的:

Promise 物件是一個返回值的代理,這個返回值在promise物件建立時未必已知。它允許你為非同步操作的成功或失敗指定處理方法。 這使得非同步方法可以像同步方法那樣返回值:非同步方法會返回一個包含了原返回值的

以下的程式碼是「回撥地獄」一節中的示例通過 Promise 實現,看上去程式碼也不是很簡潔,但是比起傳統的層級回撥有明顯改善,程式碼可維護性和可讀性更強。

ES6 Generator

Promise 的實現方式還不夠簡潔,我們還需要更好的選擇,co 就是選擇之一。co 是基於 Generator(生成器)的非同步流控制器,瞭解 co 之前首先需要理解 Generator。熟悉 C# 的同學應該都有了解,C# 2.0 的版本就引入了 yield 關鍵字,用於迭代生成器。ES 6 Generator 跟 C# 相似,也使用了 yield 語法糖,內部實現了狀態機。具體用法可以參考 MDN 的文件 function* 一節,原理可以參考AlloyTeam 團隊 Blog 深入理解 Generator。使用 co 巧妙結合 ES6 Generator 和 ES6 Promise 讓非同步呼叫更加和諧。

co 非常巧妙,其核心程式碼可以簡化如下的示例,大體思路是採用遞迴遍歷生成器直到狀態完成,當然 co 做的跟多。

ES7 Async/Await

ES6 Generator 確實很好,只可惜需要第三方庫的支援。好訊息是 ES 7 會引入 Async/Await 關鍵字完美解決非同步呼叫的問題。好吧,.net 又領先了一步,.net framework 4.5 已經率先支援了。
今後的程式碼寫起來是這樣:

結論

從經典的回撥的非同步程式設計方式,到 ES6 Promise 規範對非同步程式設計的改善,再到 co 結合 ES Generator 優雅處理,最後 ES7 async/await 完美收官,可以讓我們瞭解為什麼 ECMAScript 會出現這些特性以及解決了什麼問題,更加清晰地看到 JavaScript 非同步程式設計發展的脈絡。

參考:
Async JavaScript
MDN JavaScript reference – Promise
MDN JavaScript reference – function*
深入理解 Generator
ECMAScript 6入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