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值飆升,黑客如何從盜取近8千萬美元的比特幣中獲利?

架構師技術聯盟發表於2017-12-14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


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目前,有兩個商機可以讓人一夜暴富,一是中國房地產,另一個就是比特幣。由於比特幣的價值繼續飆升,黑客從比特幣挖掘服務中盜取了價值近8000萬美元的比特幣,短短數小時就獲取暴利,看來唯一能跟中國房地產匹敵的,也就只有比特幣了。


      就在12月7號,網路犯罪分子從斯洛維尼亞的比特幣採礦和交換服務系統NiceHash中竊取了大約4700個比特幣(這些比特幣可以用來挖掘新的比特幣)。自2017年9月以來,比特幣的價值一直在急劇上升,在不到3月的時間內,從3.780美元上升到1.6萬美元。按照目前的估值,黑客在訪問該公司的系統後,並設法以78.35億美元的價格賺了錢。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來自歐盟以外的黑客在12月7日格林尼治時間18時左右訪問了NiceHash系統,並在三個半小時後開始竊取比特幣行動。這個訊息也是過去一年裡貨幣加密相關的最新資訊,安全研究人員預測,這一趨勢在未來一年只會加劇。比特幣行業已經成為分散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的最主要的十大行業之一。NiceHash正在與當地和國際機構合作追回被盜的比特幣。


      勒索者和其他網路罪犯通常被吸引到新興的網路行業,尤其是那些不太受保護的新興行業。由於加密貨幣的匿名性等因素使得失竊跟蹤難度大,另外,攻擊者可以賺很多錢,這些因素都易成為入侵和攻擊的動機。


      比特幣是區塊鏈的一個典型應用。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比特幣可以隨機生成比特幣地址,而每一個地址都有一個對應的私鑰,這就相當於銀行卡號對應密碼除了使用者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並且整個過程都是匿名支付的。


      但對黑客來說,攻擊大型比特幣採礦系統,盜取比特幣進行非法交易獲利應該不是一件難事。黑客的世界作者是讀不懂的,所以只有簡單聊一下比特幣的交易原理(來自knewcoin騰訊視訊)。



(比特幣交易是如何工作的)


      講解比特幣的技術文章琳琅滿目,但大多文章都讓人感覺雲裡霧裡,不知所云。這裡推薦幾篇之前發過的文章。



      通過上面視訊想必你對比特幣已有一定了解,下面再通過對比特幣進行簡明、通俗的講解和普及,相信可以幫助你全面瞭解比特幣。


一、比特幣是什麼


      比特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數量很有限,類似於我們以前玩的Q幣。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你也可以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路遊戲當中的裝備等。只要軟體接受支付,你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中的物品。


      從技術上講,比特幣(BitCoin)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與其他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是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


二、為什麼這麼值錢


  • 原因1:稀缺。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在前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之內,再加上媒體的炒作。


  • 原因2:全球化。跨國匯款,會經過層層外匯管制機構。但如果用比特幣交易,直接輸入數字地址,點一下滑鼠,等待p2p網路確認交易後,大量資金就過去了。不經過任何管控機構,也不會留下任何跨境交易記錄。


  • 原因3:低交易費用。免費匯出比特幣,對每筆交易只收取約1位元分的交易費以確保交易更快執行。比特幣沒有繁瑣的額度與手續限制,知道對方比特幣地址就可以進行支付。


  • 原因4:去中心化。完全去處中心化。沒有發行機構,也就不可能操縱發行數量。其發行與流通,是通過開源的p2p演算法實現。比特幣完全依賴p2p網路,無發行中心,所以外部無法關閉它。比特幣價格可能波動、崩盤,多國政府可能宣佈它非法(包括中國),但比特幣和比特幣龐大的p2p網路不會消失。


三、比特幣和挖礦


      比特幣存在於數字空間中,隱藏在特定演算法裡,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挖出來,即所謂的比特幣“挖礦”。挖礦原理是通過電腦搜尋一個64位的數字,通過反覆的解密,目的是為比特幣網路提供一個需要的數字組合,若成功則獲得25個比特幣。


四、比特幣如何發展


      儘管比特幣擁有以上眾多優點,儘管在過去一年內,比特幣對美元的幣值已經上漲了約一千倍。但考慮到其價格波動較大,很多想投資比特幣的人都還是持觀望態度。如今,雖然很多國家承認比特幣的貨幣支付性質。但各國的政府也不會真的放任比特幣任意流通,畢竟比特幣的壯大必然會給各國的貨幣系統造成影響。虛擬貨幣是未來貨幣的發展趨勢,但比特幣的未來可能會演變成在人為的監管下發展。


>>>推薦閱讀



溫馨提示:
請搜尋“ICT_Architect”“掃一掃”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點選原文連結獲取更多技術資料

640?wx_fmt=png

點選原文連結獲取技術資料

0?wx_fmt=gif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