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飄渺。
最近,我和小夥伴一起接手了一個由外包團隊開發的微服務專案,這個專案採用了當前流行的Spring Cloud Alibaba微服務架構,並且是基於一個“大名鼎鼎”的微服務開源腳手架(附帶著模組程式碼截圖,相信很多同學一看就能認出來)。然而,在這段時間裡,我受到了來自"外包"和"微服務"這雙重debuff的折磨。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這幾天中遇到的問題。希望這幾個問題能引起大家的共鳴,以便在未來的微服務開發中避免再次陷入相似的困境。
1、服務模組拆分不合理
絕大部分網上的微服務開源框架都是基於後臺管理進行模組拆分的。然而在實際業務開發中,應該以領域建模為基礎來劃分子服務。
目前的服務拆分方式往往是按照團隊或功能來拆分,這種不合理的拆分方式導致了服務呼叫的混亂,同時增加了分散式事務的風險。
2、微服務拆分後資料庫並沒拆分
所有服務都共用同一個資料庫,這在物理層面無法對資料進行隔離,也導致一些團隊為了趕進度,直接讀取其他服務的資料表。
這裡不禁要問:如果不拆分資料庫,那拆分微服務還有何意義?
3、功能複製,不是雙倍快樂
在專案中存在一個基礎設施模組,其中包括檔案上傳、資料字典、日誌等基礎功能。然而,檔案上傳功能居然在其他模組中重複實現了一遍。就像這樣:
4、到處都是無用元件堆徹
在專案的基礎模組中,自定義了許多公共的Starter,並且這些元件在各個微服務中被全都引入。比如第三方登入元件、微信支付元件、不明所以的流程引擎元件、驗證碼元件等等……
拜託,我們已經有自己的SSO登入,不需要微信支付,還有自己的流程引擎。那些根本用不到的東西,幹嘛要引入呢?
5、明顯的錯誤沒人解決
這個問題是由上面的問題所導致的,由於引入了一個根本不需要的訊息中介軟體,專案執行時不斷出現如下所示的連線異常。
專案開發了這麼久,出錯了這麼久,居然沒有一個人去解決,真的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忍受力。
6、配置檔案一團亂麻
你看到服務中這一堆配置檔案,是不是心裡咯噔了一下?
或許有人會說:"沒什麼問題呀,按照不同環境劃分不同的配置檔案”。可是在微服務架構下,已經有了配置中心,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這不是畫蛇添足嗎?
7、亂用配置中心
專案一開始就明確要使用Apollo配置中心,一個微服務對應一個appid,appid一般與application.name一致。
但實際上,多個服務卻使用了相同的appid,多個服務的配置檔案還塞在了同一個appid下。
更讓人費解的是,有些微服務又不使用配置中心。
8、Nacos註冊中心混亂
由於專案有眾多參與的團隊,為了聯調程式碼,開發人員在啟動服務時不得不修改配置檔案中Nacos的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group
屬性,同時需要啟動所有相關服務。
這導致了兩個問題:一是某個使用者提交了自己的配置檔案,導致其他人的服務註冊到了別的group,影響他人的聯調;二是Nacos註冊中心會存在一大堆不同的Group,查詢服務變得相當麻煩。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只需要重寫一下閘道器的負載均衡策略,讓流量排程到指定的服務即可。據我所知,他們使用的開源框架應該支援這個功能,只是他們不知道怎麼使用。
9、介面協議混亂
使用的開源腳手架支援Dubbo協議和OpenFeign呼叫,然而在我們的專案中並不會使用Dubbo協議,微服務之間只使用OpenFeign進行呼叫。然而,在對外提供介面時,卻暴露了一堆支援Dubbo協議的介面。
10、部署方式混亂
專案部署到Kubernetes雲環境,一般來說,服務部署到雲上的內部服務應該使用ClusterIP的方式進行部署,只有閘道器服務需要對外訪問,閘道器可以透過NodePort或Ingress進行訪問。
這樣做可以避免其他人或服務繞過閘道器直接訪問後端微服務。
然而,他們的部署方式是所有服務都開啟了NodePort訪問,然後在雲主機上還要部署一套Nginx來反向代理閘道器服務的NodePort埠。
結語
網路上湧現著眾多微服務開源腳手架,它們吸引使用者的方式是將各種功能一股腦地整合進去。然而,它們往往只是告訴你“如何整合”卻忽略了“為什麼要整合”。
儘管這些開源專案能夠在學習微服務方面事半功倍,但在實際微服務專案中,我們不能盲目照搬,而應該根據專案的實際情況來有選擇地裁剪或擴充套件功能。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專案的需求,避免陷入不必要的複雜性,從而更加成功地實施微服務架構。
最後,這個開源專案你們認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