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開啟物聯網救贖

liukuang發表於2021-02-09

聯想開啟物聯網救贖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憑藉Pro14、小新15、Air15等多款高價效比的電腦產品,聯想在2020年以24%的市場份額,超過惠普、戴爾等廠商,再度蟬聯PC市場桂冠。

 

不過,對聯想而言,這樣的成績並不能令人滿意。為緩解PC市場面臨的壓力,聯想開始向物聯網領域轉型,以期在物聯網風口獲得更多機會。

 

智慧裝置業務爆發

 

據最近釋出的三季度財報顯示,2020年聯想第三財季營收達到1142億元,同比增長22.3%,淨利潤達到26億元,同比增長53.1%,其中智慧裝置業務營收達到928億元,同比增長26.5%,其在總營收中佔比達到80%,依舊扮演著“主力”的角色。

 

從財報來看,無論是總營收還是淨利潤,聯想均實現了大幅度增長,利潤增長尤其顯著。而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佔據主要地位的智慧裝置業務的助力。

 

而智慧裝置業務的強勁增長,則與疫情帶來的外部影響不無關係。一方面,受疫情影響,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對個人電腦的需求,開始急劇增長。資料顯示,在今年第三季度國內PC市場銷量同比增長10.1%,作為國內第一大PC廠商的聯想,自然從中受益不少。

 

另一方面,智慧手機、電腦產品在海外市場的亮眼表現,也為聯想利潤的增長貢獻了一份力量。比如,在歐洲地區,聯想智慧手機產品銷量同比增長85%,個人電腦銷量也取得了兩位數增長,這些都為聯想登頂PC市場增添了不少助力。

 

不過,智慧裝置業務的靚麗表現,依舊無法解決聯想面臨的尷尬問題。由於缺乏核心技術,聯想一直無法和蘋果、華為等科技巨頭相提並論,在當前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其承受的壓力也在與日俱增。

 

背後焦慮仍存

 

據百股經資料顯示,截止2021年2月,聯想市值達到了153億美元,而同一時期起步的華為,其估值已經超過了數千億美元。

 

之所以兩者差距如此懸殊,主要在於聯想對影響PC裝置效能的核心產品電子元器件,缺乏掌控力。比如,在個人電腦領域,聯想推出的小新、拯救者、YOGA系列產品,其CPU、顯示卡等核心器件,都是由英特爾、AMD等海外廠商提供。

 

對比之下,技術實力雄厚的華為,已經實現了鯤鵬920S處理器的應用,而另一科技巨頭蘋果,也釋出了首款自研的M1電腦晶片。和這兩個巨頭相比,缺乏晶片等核心技術實力的聯想,其產品的競爭力自然有限。

 

為確保其在PC領域的領先地位,聯想開始透過提高產品價效比等方式來穩固市場份額。但這種主打價效比的方式,卻為聯想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

 

首先,對價效比的追求,雖然為聯想帶來了更多使用者,但也使其智慧裝置業務的毛利率難以進一步提升。據聯想第三財季報顯示,其透過成本控制的方式,使毛利率增長至15.5%,但和華為37%的毛利率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其次,隨著PC行業格局穩定,各家電腦廠商的產品價格差距縮小,聯想的價效比戰略也難以與其他廠商拉開差距。一方面,惠普、戴爾、華碩等各家PC企業,也都在透過推出高價效比的產品來爭奪市場,聯想在這一方面的競爭優勢並不明顯;另一方面,PC行業增速放緩,也讓聯想觸頂行業天花板,難以繼續保持營收的高速增長。

 

轉戰物聯網

 

為解決PC業務營收、利潤增長問題,聯想將智慧裝置業務和物聯網技術結合,藉助其硬體產品的優勢深入物聯網領域,想以此開啟新的市場。

 

為了方便這一戰略的落地實施,聯想推出了3S策略來加快其在物聯網行業的發展。具體來看,3S戰略包括智慧物聯網、智慧基礎架構、行業智慧三部分,主要透過整合的方式將計算、感知和智慧賦能給使用者,進而推動各行業的智慧化轉型。

 

而3S模式的優勢,主要在於快速響應、靈活敏捷的硬體定製能力。在實際場景應用中,聯想分別對數字化成熟度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了獨具特色的個性化解決方案。比如,針對數字化成熟度高的客戶,聯想主要提供智慧物聯硬體裝置,而對成熟度較低的客戶,則提供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具有極高的靈活性。

 

藉助模式優勢,聯想不僅將智慧硬體業務的邊界延伸,還為自身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聯想向醫療、教育、辦公、零售等領域的賦能,使其IT軟硬體產品得到了廣泛應用。比如在醫療領域,聯想推出的AED急救平臺應對裝置,就在學校、社群、便民服務機構等領域得到了應用,併為其PC業務增添了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物聯網接近萬億的市場規模,也為聯想開啟了更多的增長空間。隨著物聯網時代的來臨,5G通訊、AI、大資料等新興技術,催生了新的市場需求,給聯想這樣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帶來了新的機遇。

 

前路依舊坎坷

 

不過,在物聯網這個藍海市場,聯想的前行之路也並不輕鬆。

 

首先,缺乏核心技術的隱患,依舊是聯想首先需要面對的難題。比如在5G通訊領域,華為掌握了的專利數已經超過3000,它在硬體產品和解決方案方面,也積累了深厚的實力。對比之下,聯想掌握的專利數為1000左右,其在技術實力方面顯然很難與前者相比。

 

此外,晶片等核心技術的飛速進步,使硬體廠商的技術之爭愈演愈烈,進而使得缺乏核心技術的企業更難得到市場認可。比如在智慧手機領域,自研晶片的華為、蘋果,其手機產品銷量一度領先於其它廠商,而缺乏核心技術的聯想,其手機產品則在國內市場表現不佳。

 

其次,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等AI企業的崛起,也讓聯想在物聯網領域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比如,聯想和香河經濟開發區的物聯網專案合作,主要就是透過“雲+端”的方式來實現管理資訊化,這與商湯科技的智慧城市平臺服務業務存在一定的衝突,二者難免在市場產生摩擦。

 

而在軟體技術實力方面,掌握核心演算法的AI企業顯然更佔優勢。這種情況下,進軍物聯網領域的聯想,僅在智慧硬體業務方面佔據優勢,顯然很難與前者相抗。

 

總體來說,聯想轉型物聯網雖然能為它帶來更多可能,但軟硬體實力的缺乏,仍是限制其在物聯網領域發展的瓶頸。從這個角度來看,聯想要想抓住物聯網風口,實現再次崛起,仍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37827/viewspace-275691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