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v1.16 釋出 | 雲原生生態週報 Vol. 20

大濤學長發表於2019-09-20
Kubernetes v1.16 釋出 | 雲原生生態週報 Vol. 20

業界要聞


在這次釋出中值得關注的一些特性和 Feature:
  • CRD 正式進入 GA 階段;
  • Admission Webhook 正式進入 GA 階段;
  • CSI 和 Volume 的一系列增強和修復。

9 月 11 日,螞蟻金服在 2019 谷歌開發者大會上海站上開源了 ElasticDL 專案,這是業界首個基於 TensorFlow 實現彈性深度學習的開源系統。ElasticDL 實現了容錯和彈性排程的分散式深度學習,可以極大提升叢集的總體利用率,同時顯著減少使用者提交作業之後等待作業啟動的時間(pending time)。

Oracle 宣佈永久免費一部分雲端計算服務

Oracle CEO Larry Ellison 在 OpenWorld 大會上宣佈推出了 Oracle Cloud Free Tier ,大小型公司和組織、開發人員、學生和教育工作者都可以構建、學習和探索 Oracle 自治資料庫和 Oracle 雲基礎架構的全部功能。 這次推出的 Oracle Cloud Free Tier(免費套餐計劃)共有兩個組成部分,分別是免費試用計劃和永久性免費雲服務。

上游重要進展

Kubernetes專案

1.修復 API Server 訪問 Webhook 流量不均衡問題。
在叢集規模或者 QPS 比較高的叢集內,建議 Port 這個修復以避免 Webhook 單點工作引起效能瓶頸:
2.修復 Pod toleration 引起的 Bug。
修復 Pod toleration 有多個的情況下,引起 comparison & merging 的 Bug。建議 Port 這個修復,以提高排程 Pod 語義的健壯性:
3.KEP:降低 API Server 對於 Watch 事件序列化的開銷。
目前在一個大規模叢集下的 API Server,有太多的 CPU 時間片和資源被用於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為了進一步提高叢集效能和吞吐,我們應該想辦法最佳化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問題。

Knative專案

  • 設定最小k8s支援版本;
  • 只支援最近4個knative版本;
  • 在宣佈過時後,knative beta api版本最少支援9個月,GA版本最少支援12個月。對於v1alpha1當做beta版本;
  • Runtime和API需要透過最近四個版本的相容性測試。 2. Dead-Letter Channel Design
針對死信佇列的設計,預計在 Eventing v0.10.0 版本中釋出
Eventing 效能測試,進行了吞吐量的基線測試,即不使用 broker 或者 channel 下的資料指標。下一步會進行基於broker 或者 channel 的吞吐量測試。

開源專案推薦


Google 關於 codeview 的指導文件。很早就對 Google 良好的 codeview 文化有所耳聞,作為工程師,我們都應該學習 codeview 文化以達到更好的和同事協作。(中文版參考:

使用者體驗非常棒的基於 Kuberntetes 的 gitops CI/CD 系統 -- argo-cd。

螞蟻金服開源基於 TensorFlow 的彈性分散式深度學習系統 ElasticDL。[]( )

本週閱讀推薦

雲原生時代的來臨,與Java 開發者到底有什麼聯絡?有人說,雲原生壓根不是為了 Java 存在的。然而,本文的作者卻認為雲原生時代,Java 依然可以勝任“巨人”的角色。作者希望透過一系列實驗,開拓同學視野,提供有益思考。

PaaS 和 KaaS 提供了許多類似的功能,所以很容易將平臺作為服務與 Kubernetes 作為服務系統混淆,但是它們本質上是不同的,如果你選擇了錯誤的選項,這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在這個網路研討會上,Mirantis 的 Nick Chase 解釋了兩者之間的區別,以及如何為你的特定用例選擇更好的方法。

深入探討訪問控制中的 service account。

為了更好地理解容器與 Kubernetes 的安全與採用趨勢,文章整合了來自安全、DevOps 以及產品團隊的近 400 位成員調查結果,希望瞭解各類組織如何採用容器技術、目前面臨的安全問題以及進一步發展的具體見解。

文章強調了應用程式定製指標的重要性,用程式碼例項演示瞭如何設計指標並整合 Prometheus 到 Django 專案中,為使用 Django 構建應用的開發者提供了參考。

文章從多個維度闡述了使用更少的大節點與更多的小節點來組建 Kubernetes 叢集各自的優勢與劣勢,並結合實踐經驗給出了選擇工作節點數量和大小的一般方法。

本文作者:心貴、進超、元毅、心水、衷源、洗兵
本文為雲棲社群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7441/viewspace-265771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