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測試學習教程—軟體測試基礎理論五

千鋒教育官方發表於2019-09-03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有關軟體測試常用的技術,今天筆者繼續來和大家分享。

 

  需求的重要性,在軟體測試過程中,從需求分析開始到整合測試階段引入測試手段,能發現所有缺陷的80% ;系統測試階段引入測試手段,能發現剩餘缺陷中 80% 的缺陷;在執行維護階段經過長時間、大量執行軟體後,能夠發現最後剩餘的 20% 缺陷

 

  軟體需求的定義,IEEE 軟體工程標準詞彙表( 1997 年)中定義需求為:

 

  (1 )使用者解決問題或達到目標所需的條件或權能( Capability

 

  (2 )系統或系統部件要滿足合同、標準、規範或其它正式規定文件所需具有的條件或權能( 3 )一種反映上面( 1 )或( 2 )所描述的條件或權能的文件說明。需求是指明必須實現什麼的規格說明。它描述了系統的行為、特性或屬性,是在開發過程中對系統的約束。

 

  軟體需求的層次:使用者需求(user requirement )文件描述了使用者使用產品必須要完成的任務,這在使用例項( use case )文件或方案指令碼( scenario )說明中予以說明。業務需求( business requirement )反映了組織機構或客戶對系統、產品高層次的目標要求,它們在專案檢視與範圍文件中予以說明。功能需求( functional requirement )定義了開發人員必須實現的軟體功能,使得使用者能完成他們的任務,從而滿足了業務需求。

 

  軟體需求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需求開發和需求管理。需求開發可進一步分為四個階段:

 

  1. 需求獲取階段

 

  2. 需求分析階段

 

  3. 編寫需求規格階段

 

  4. 需求驗證階段

 

  軟體需求規格說明的特點:

 

  1. 完整性,不能遺漏任何必要的需求資訊。遺漏需求將很難查出。注重使用者的任務而不是系統的功能將有助於你避免不完整性。如果知道缺少某項資訊,用 TBD (“待確定”)作為標準標識來標明這項缺漏。在開始開發之前,必須解決需求中所有的 TBD 項;

 

  2 。一致性,一致性是指與其它軟體需求或高層(系統,業務)需求不相矛盾。在開發前必須解決所有需求間的不一致部分。只有進行一番調查研究,才能知道某一項需求是否確實正確;

 

  3. 可修改性,在必要時或為維護每一需求變更歷史記錄時,應該修訂 SRS 。這就要求每項需求要獨立標出,並與別的需求區別開來,從而無二義性。每項需求只應在 SRS 中出現一次。這樣更改時易於保持一致性。另外,使用目錄表、索引和相互參照列表方法將使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更容易修改

 

  4. 可跟蹤性,應能在每項軟體需求與它的根源和設計元素、原始碼、測試用例之間建立起連結鏈,這種可跟蹤性要求每項需求以一種結構化的,粒度好( fine-grained )的方式編寫並單獨標明,而不是大段大段的敘述。

 

  這是今天筆者和大家分享的知識,在後續的文章中,筆者會繼續帶著大家來學習。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14734/viewspace-265586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