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以下知識點,你就等於初步熟悉了Linux系統

融為IT科技發表於2019-03-13

不管你是Linux新手還是老鳥,Linux系統中有些基本常識對於我們IT行業人員來講都是必備知識點,加上後期不斷學習新知識,不管茶餘飯後的談資還是實際上手的體驗,都是展示自己是否足夠專業的標杆,好啦,科普開始:

一、GNU和GPL

GNU計劃(又稱革奴計劃),是由Richard Stallman(理查德·斯托曼)在1983年9月27日公開發起的自由軟體集體協作計劃。它的目標是建立一套完全自由的作業系統。GNU也稱為自由軟體工程專案。

GPL是GNU的通用公共許可證(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即“反版權”概念,是GNU協議之一,目的是保護GNU軟體可以自由的使用、複製、研究、修改和釋出。同時要求軟體必須以原始碼的形式釋出。

GNU系統與Linux核心結合構成一個完整的作業系統:一個基於Linux的GNU系統,該作業系統在通常情況下稱為“GNU/Linux”,或簡稱Linux。

二、Linux發行版

一個典型的Linux發行版包括:Linux核心,一些GNU程式庫和工具,命令列shell,圖形介面的X Window系統和相應的桌面環境,如KDE或GNOME,幷包含數千種從辦公套件,編譯器,文字編輯器到科學工具的應用軟體。

Linux系統

主流的發行版:

1、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2、CentOS

3、SUSE

4、Ubuntu

5、Debian

6、Fedora

7、Gentoo

……

三、Unix和Linux

Linux是基於Unix的,屬於Unix類,Uinx作業系統支援多使用者、多工、多執行緒和支援多種CPU架構的作業系統。Linux繼承了Unix以網路為核心的設計思想,是一個效能穩定的多使用者網路作業系統。

四、Swap分割槽

Swap分割槽,即交換區,系統在實體記憶體不夠時,與Swap進行交換。即當系統的實體記憶體不夠用時,把硬碟中一部分空間釋放出來,以供當前執行的程式使用。當那些程式要執行時,再從Swap分割槽中恢復儲存的資料到記憶體中。那些被釋放記憶體空間的程式一般是很長時間沒有什麼操作的程式。

Swap空間一般應大於或等於實體記憶體的大小,同時最小不應小於64M,最大應該是實體記憶體的兩倍。

五、GRUB的概念

GNU 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簡稱“GRUB”)是一個來自GNU專案的多作業系統啟動引導管理程式。

GRUB是一個支援多種作業系統的啟動引導管理器,在一臺有多個作業系統的計算機中,可以透過GRUB在計算機啟動時選擇使用者希望執行的作業系統。同時GRUB可以引導Linux系統分割槽上的不同核心,也可用於向核心傳遞啟動引數,如進入單使用者模式。

六、Buffer和Cache

Cache(快取)位於CPU與記憶體之間的臨時儲存器,快取容量比記憶體小的多但交換速度比記憶體要快得多。Cache透過快取檔案資料塊,解決CPU運算速度與記憶體讀寫速度不匹配的矛盾,提高CPU和記憶體之間的資料交換速度。Cache快取越大,CPU處理速度越快。

Buffer(緩衝)高速緩衝儲存器,透過快取磁碟(I/O裝置)資料塊,加快對磁碟上資料的訪問,減少I/O,提高記憶體和硬碟(或其他I/O裝置)之間的資料交換速度。Buffer是即將要被寫入磁碟的,而Cache是被從磁碟中讀出來的。

七、TCP三次握手

1、請求端傳送SYN(SYN=A)資料包,等待響應端確認

2、響應端接收SYN,並返回SYN(A+1)和自己的ACK(K)包給請求端

3、請求端接收到響應端的SYN+ACK包,再次向響應端傳送確認包ACK(K+1)

請求端和響應端建立TCP連線,完成三次握手,開始進行資料傳輸

八、Linux系統目錄結構

Linux檔案系統採用帶連結的樹形目錄結構,即只有一個根目錄(通常用“/”表示),其中含有下級子目錄或檔案的資訊;子目錄中又可含有更下級的子目錄或者檔案的資訊。

/:第一層次結構的根,整個檔案系統層次結構的根目錄。即檔案系統的入口,最高一級目錄。

/boot:包含Linux核心及系統載入程式所需的檔案,例如kernel、initrd;grub系統引導管理器也在這個目錄下。

/bin:基本系統所需要的命令,功能和"/usr/bin"類似,這個目錄下的檔案都是可執行的.普通使用者也是可以執行的。

/sbin:基本的系統維護命令,只能由超級使用者使用。

/etc:所有的系統配置檔案。

/dev:裝置檔案儲存目錄.像終端、磁碟、光碟機等。

/var:存放經常變動的資料,像日誌、郵件等。

/home:普通使用者的目錄預設儲存目錄。

/opt:第三方軟體的存放目錄,比如使用者自定義軟體包和編譯的軟體包就安裝到這個目錄中。

/lib:庫檔案和核心模組存放目錄,包含系統程式所需要的所有共享庫檔案。

九、硬連結和軟連結

硬連結(Hard Link):硬連結是使用同一個索引節點(inode號)的連結, 即可以允許多個檔名指向同一個檔案索引節點(硬連結不支援目錄連結,不能跨分割槽連結),刪除一個硬連結,不會影響該索引節點的原始檔以及其下的多個硬連結。

ln source new-link

軟連線(符號連結,Symbolic Link):符號連結是以路徑的形式建立的連結,類似於windows的快捷方式連結,符號連結允許建立多個檔名連結到同一個原始檔,刪除原始檔,其下的所有軟連線將不可用。(軟連線支援目錄,支援跨分割槽、跨檔案系統)

ln -s source new-link

十、RAID技術

磁碟陣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廉價冗餘(獨立)磁碟陣列。

RAID是一種把多塊獨立的物理硬碟按不同的方式組合起來形成一個硬碟組(邏輯硬碟),提供比單個硬碟更高的儲存效能和資料備份技術。RAID技術,可以實現把多個磁碟組合在一起作為一個邏輯卷提供磁碟跨越功能;可以把資料分成多個資料塊(Block)並行寫入/讀出多個磁碟以提高訪問磁碟的速度;可以透過映象或校驗操作提供容錯能力。具體的功能以不同的RAID組合實現。

在使用者看來,RAID組成的磁碟組就像是一個硬碟,可以對它進行分割槽、格式化等操作。RAID的儲存速度比單個硬碟高很多,並且可以提供自動資料備份,提供良好的容錯能力。

RAID級別,不同的RAID組合方式分為不同的RAID級別:

RAID種類

1、RAID 0:稱為Stripping條帶儲存技術,所有磁碟完全地並行讀,並行寫,是組建磁碟陣列最簡單的一種形式,只需要2塊以上的硬碟即可,成本低,可以提供整個磁碟的效能和吞吐量,但RAID 0沒有提供資料冗餘和錯誤修復功能,因此單塊硬碟的損壞會導致所有的資料丟失。(RAID 0只是單純地提高磁碟容量和效能,沒有為資料提供可靠性保證,適用於對資料安全性要求不高的環境)

2、RAID 1:映象儲存,透過把兩塊磁碟中的一塊磁碟的資料映象到另一塊磁碟上, 實現資料冗餘,在兩塊磁碟上產生互為備份的資料,其容量僅等於一塊磁碟的容量。當資料在寫入一塊磁碟時,會在另一塊閒置的磁碟上生產映象,在不影響效能情況下最大限度的保證系統的可靠性和可修復性;當原始資料繁忙時,可直接從映象複製中讀取資料(從兩塊硬碟中較快的一塊中讀出),提高讀取效能。相反的,RAID 1的寫入速度較緩慢。RAID 1一般支援“熱交換”,即陣列中硬碟的移除或替換可以在系統執行狀態下進行,無須中斷退出系統。RAID 1是磁碟陣列中硬碟單位成本最高的,但它提供了很高的資料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當一塊硬碟失效時,系統可以自動切換到映象磁碟上讀寫,而不需要重組失效的資料。

3、RAID 0+1:也被稱為RAID 10,實際是將RAID 0和RAID 1結合的形式,在連續地以位或位元組為單位分割資料並且並行讀/寫多個磁碟的同時,為每一塊磁碟做映象進行冗餘。透過RAID 0+1的組合形式,資料除分佈在多個盤上外,每個盤都有其物理映象盤,提供冗餘能力,允許一個以下磁碟故障,而不影響資料可用性,並且有快速讀/寫能力。RAID 0+1至少需要4個硬碟在磁碟映象中建立帶區集。RAID 0+1技術在保證資料高可靠性的同時,也保證了資料讀/寫的高效性。

4、RAID 5:是一種儲存效能、資料安全和儲存成本兼顧的儲存解決方案。RAID 5可以理解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衷方案,RAID 5至少需要三塊硬碟。RAID 5可以為系統提供資料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映象低而磁碟空間利用率要比映象高。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資料讀取速度,只是多了一個奇偶校驗資訊,寫入資料的速度比對單個磁碟進行寫入操作稍慢。同時由於多個資料對應一個奇偶校驗資訊,RAID 5的磁碟空間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儲存成本相對較低,是目前運用較多的一種解決方案。

本文轉載自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0271/viewspace-263826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