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開發人員應該知道的一些技術

RmondJone發表於2018-09-29

一、Android MVC、MVP以及MVVM框架模式

MVC開發框架

  • View:對應於佈局檔案和自定義View,負責將使用者的請求通知Controller,並根據model更新介面;
  • Controller:對應於Activity、Fragement,負責處理業務邏輯接收使用者請求並更新model;(而事實上我們的Activity同時承擔著MVC3種角色,程式碼動不動就上千行!)
  • Model:資料模型,負責資料處理相關的邏輯,封裝應用程式狀態,響應狀態查詢,通知View改變。
    MVC

MVP開發框架

  • View 對應於Activity,負責View的繪製以及與使用者互動
  • Model 依然是資料模型,負責資料處理相關的邏輯和實體模型
  • Presenter 負責完成View於Model間的互動,處理業務邏輯
    MVP

MVP框架的優點: ①Model層和View層充分解耦。 ②複雜的任務被分成細小的任務,並且很容易解決。越小的東西,bug越少,越容易debug,更好測試。 ③在MVP模式下的View層將會變得簡單,簡單直觀。 ④後臺任務不再和Activity聯絡在一起,這既不會導致記憶體洩露(OOM),也不依賴於Activity的重建。 ⑤Persnter層負責處理業務邏輯,這樣業務邏輯就被剝離了出來,不在擔心需求的不停變更,可以使開發者更專注解決問題。 ⑥可以直接單元測試Persenter層,以致於無需實現和View層和Model層。 MVP框架的缺點: 需要寫很多類,原本一個類可以完成的事,現在需要寫6個!

MVVM開發框架

  • MVVM可以算是MVP的升級版,將 Presenter 改名為 ViewModel。關鍵在於ViewModel和Model的雙向繫結,當View有使用者輸入後,ViewModel通知Model更新資料,同理Model資料更新後,ViewModel通知View更新。
  • MVVM的出現還是為了解決View層和Model層之間的解耦,實現了充分解耦。
  • MVVM相比MVP,很大程度上解決了MVP的缺點
  • Android Google在2015年提出的DataBinding Library技術,使得ViewModel和Model之間的雙向繫結更加容易。IOS上如果要實現類似功能,使用KVO也可實現。
    MVVM

MVVM框架的優點 ①繼承了MVP框架的所有優點 ②書寫更加方便,不必建立很多個類。使得檢視層,業務邏輯層,資料模型層,層次結構更加清晰。 ③再Model層和View層充分解耦的同時,還實現了資料和檢視的雙向繫結,資料變化時,檢視自動更新。這個特性很有用,對於一些實時性較高的應用來說無疑是最佳的解決方案。例如炒股的一些APP。 MVVM框架在Android工程上的實現的基本要求 ①開發工具目前只支援Android Stduio,很顯然eclipse已經被Google淘汰。 ②Android Studio需要1.3版本以上 ③Gradle版本需要2.2以上版本 ④Android plugin for gradle 1.3.0及以上版本

二、Android元件化開發和外掛化開發技術

Android元件化開發

1、什麼是元件化開發? 所謂元件化開發就單獨的業務模組抽取出來。每一個模組是一個module,正常一個App中可以有多個module,但是一般只會有一個module是設定為application的,其他均設定為library,元件化開發就是要每個module都可以執行起來,因此在開發期間每個module均設定為application,釋出時再進行合併。 2、為什麼要使用元件化開發? ① Android專案中程式碼量達到一定程度,編譯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短則一兩分鐘,長則達到五六分鐘。元件化開發可以有效降低程式碼模組的耦合度,使程式碼架構更加清晰,同時模組化的編譯可以有效減少編譯時間,當然總的編譯時間是不會減少的,只是App模組化之後開發某個模組時,只需要編譯特定模組,可以快速編譯除錯。 ②元件化實現了業務的解耦和重用。

元件化開發模式的演變

(1) 單工程開發模式

單工程開發模式

該種開發模型已經有了明確的模組劃分,並且通過邏輯上的分層呈現出較好結構,該模型最為我們所熟悉,通常用於早期產品的快速開發,團隊規模較小的情況下,隨著產品的迭代,業務越來越複雜,隨之帶來的是專案結構複雜度的極度增加,此時我們面臨著幾個問題:

  • 實際業務變化非常快但是工程之前的業務模組耦合度太高,牽一髮而動全身.
  • 對工程所做的任何修改都必須要編譯整個工程
  • 功能測試和系統測試每次都要進行.
  • 團隊協同開發存在較多的衝突.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溝通和協調,並且在開發過程中,任何一位成員沒辦法專注於自己的功能點,影響開發效率.
  • 不能靈活的對工程進行配置和組裝.比如今天產品經理說加上這個功能,明天又說去掉,後天在加上.

(2)主工程多元件開發模型 在"單工程"模型的基礎上,將業務層中的各業務抽取出來,封裝成相應的業務元件,將基礎庫中各部分抽取出來,封裝成基礎元件,而主工程是一個可執行的app,作為各元件的入口(主工程也被稱之為殼程式).這些元件或以jar的形式呈現,或以aar的形式呈現.主工程通過依賴的方式使用元件所提供的功能.

主工程多元件開發模型

優點: ①每個成員可以專注自己所負責的業務,並不影響其他業務,同時藉助穩定的基礎元件,可以極大減少程式碼缺陷,因而整個團隊可以以並行開發的方式高效的推進開發進度. ②原有的業務不需要再次進行功能測試,可以專注於發生變化的業務的測試,以及最終的整合測試即可. 缺點: 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有效解決了"單工程開發模型"中一些問題,對於大部分團隊來說這種已經可以了,但是該模型仍然存在一些可以改進的點:每次修改依賴包,就需要重新編譯生成lib或者aar.比如說小顏同學接手了一個專案有40多個元件,在最後整合所有元件的時候,小顏同學發現其中某元件存在問題,為了定位和修改該元件中的問題,小顏同學不斷這除錯該元件.由於在該模型下,元件不能脫離主工程,那麼意味著,每次修改後,小顏同學都要在漫長的編譯過程中等待.更糟糕的是,現在離上線只有5小時了,每次編譯10分鐘,為改這個bug,編譯了20次,恩....什麼也不用幹了,可以提交離職報告了

(3)主工程多子工程開發模型 不難發現,該種開發模型在結構上和"主工程多元件"並無不同,唯一的區別在於:所有業務元件不再是mouble而是作為一個子工程,基礎元件可以使moudle,也可以是子工程,該子工程和主工程不同:Debug模式下下作為app,可以單獨的開發,執行,除錯;Release模式下作為Library,被主工程所依賴,向主工程提供服務.

主工程多子工程開發模型

優點: ①在該種模型下,當小顏同學發現某個業務元件存在缺陷,會如何做呢?比如是基礎元件2出現問題,由於在Debug模式下,基礎元件2作為app可以獨立執行的,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對該模組進行單獨修改,除錯.最後修改完後只需要重新編譯一次整個專案即可。 ②不難發現該種開發模型有效的減少了全編譯的次數,減少編譯耗時的同時,方便開發者進行開發除錯。 ③對測試同學來說,功能測試可以提前,並且能夠及時的參與到開發環節中,將風險降到最低。

Android外掛化開發

外掛化和元件化開發略有不用,外掛化開發時將整個app拆分成很多模組,這些模組包括一個宿主和多個外掛,每個模組都是一個apk或者Dex包(元件化的每個模組是個lib,儘管除錯時是一個應用,打包時還是作為lib處理),最終打包的時候將宿主apk和外掛apk分開或者聯合打包。

Android外掛化和元件化

1、為什麼會產生外掛化開發模式? 我們知道一個APK包只有一個classes.dex檔案,但dex檔案最大的方法數為65535。 如果一個應用的業務邏輯十分龐大,例如淘寶、京東。很顯然如果只有一個APK檔案是遠遠不夠的。那麼有什麼解決方法,有如下幾個:

  • 用 H5、React Native、Flutter 代替部分邏輯
  • 刪無用程式碼
  • 買付費版的 Proguard
  • 另外還有一個就是外掛化模式。

2、外掛化的優點

  • 模組解耦
  • 應用可以實現動態升級(熱更新,差異包更新)
  • 可以動態修復線上應用Bug,而無需重新構建版本,再次升級。
  • 高效並行開發
  • 按需載入相應模組,記憶體佔用率更低
  • 節省流量升級

3、Android外掛化基礎知識

  • Android程式間通訊(IPC)binder機制
  • APP打包流程
  • APP安裝流程
  • APP啟動流程
  • 資源載入機制
  • Gradle指令碼

4、Android外掛化實現目前的技術流派

  • 動態替換
  • 靜態代理
  • Dex合併(Dex合併就是Android熱修復的思想)

5、目前比較流行的第三方外掛化框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