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Linux我常用的命令

JuoJuo發表於2018-12-26

常用命令

# 檢視埠占用,同時檢視程式號
-netstat -lnp|grep port
- 殺掉程式
kill -9 pid
# 檢視應用程式的程式是否在執行中
ps -ef | grep nginx
# 修改許可權
chmod 777 or chmod u+r g+w o+x
# 軟連結
ln -s /etc/nginx ~/nginx
# 動態的實時的檢視檔案,哪怕不斷的在寫檔案
tail -f 
# 檔案大小以k的單位顯示
ls -lh
# 檔案的id號也給顯示出來
ls -li
# 檔名搜尋(手動更新執行updatedb)
locate a.txt
# find搜尋當前目錄下的xxx(按照檔名、忽略大小寫、所屬使用者、訪問時間、改變時間、修改時間、按大小搜尋)
 find . -name lrj.txt
 find . -iname lrj.TXT
 find . -user root
 find . -atime +5    access  五天前
 find . -ctime -5    change  五天內
 find . -mtime 5     modify   當天
 find . -size 100k 大小為100k的檔案
 
 find /tmp -size +10k -a -size -20k -exec ls -lh {} \;
 -name 查詢的檔名  -size檔案大小  -iname忽略大小寫
 -a 並且and   -o 跟 或者or
 /etc目錄下,大於10KB並且小於20KB的檔案
 exec 對上個命令的結果進行操作
複製程式碼
# 過濾查詢(忽略大小寫,排除one之外的文字)
 cat a.txt | grep -iv one
#  修改檔案的所屬使用者
 chown lrj  a.txt
#  關機
 - shutdown -r 22:00 22點重啟
- shutdown -h 22:00 22點關機
- init 0 關機
- init 6 重啟
#  查黑客
w
who
last
lastlog
#  拷貝目錄(帶屬性的複製、複製目錄)
copy a.txt b.txt -p
copy folder folder1 -r
複製程式碼

壓縮解壓

出現時間先後順序是:zip => gzip => bz2越晚出來的壓縮格式,壓縮比例越高

#zip用法:
zip 1.zip 1.txt
unzip 1.zip

zip -r book.zip book(是一個資料夾)
unzip book.zip

zip優點:可以壓縮資料夾,壓縮比例不如其他倆


#gzip用法:
gzip 1.txt
gzip -d  1.txt.gz(gunzip 也行)
- 壓縮後1.txt不見了,解壓後1.txt.gz也會被刪除
- 但是我們不想被刪的話
gzip -c 1.txt > 1.txt.gz

缺點:在壓縮資料夾的時候gzip -r,會壓縮資料夾裡的所有檔案。

#bzip2用法:
bzip2 1.txt
bzip2 -d 1.txt.bz2
完全不能壓縮目錄

#打包
tar -cvf 1.tar folder
tart -xvf 1.tar


#加入壓縮
tar -zcvf 1.tar.gz folder  先打包再gzip
tart -zxvf 1.tar.gz 先解壓,再解打包gzip

tar -jcvf 1.tar.bz2 folder  先打包再bzip2
tart -jxvf 1.tar.bz2 先解壓,再解打包bzip2
複製程式碼

分割槽記憶體

#檢視分割槽使用情況,與掛載點
df -h
 #檢視分割槽檔案型別
df -T
#排除這個資料夾tmpfs 
df -x tmpfs 
#檢視當前路徑下所有檔案或資料夾的大小
du -h (-H就是以G為單位)
# 檢視硬碟分割槽情況
fisk -l
# 對硬碟sdb分割槽
fdisk /dev/sdb  
然後就是不斷輸入n建立新的分割槽,指定分割槽號,起始結束柱面,最後w,寫入分割槽表
如果有建立擴充分割槽,那麼必須建立邏輯分割槽才能行,邏輯分割槽的分割槽號是從5開始的,
也是輸入n,在你建立了邏輯分割槽之後,會有選項讓你建立邏輯分割槽

#格式化分割槽
mkfs.ext3 /dev/sdb1
mkfs -t ext4 /dev/sdb2

#掛載分割槽
mount /dev/sdb1 /mnt/u1 

#解除安裝分割槽
umount /mnt/u1
(/etc/fstab檔案就是記錄的分割槽掛載資訊檔案)

#檢視記憶體使用情況
free 
#增加或修改交換分割槽大小
第一步:fdisk /dev/sdb  輸入t修改,選擇要修改的分割槽號,輸入修改後的id型別(swap為82,普通linux分割槽為83)
第二步:格式化這個分割槽 mkswap /dev/sdb2
第三步:swapon /dev/sdb2把這個分割槽掛到交換分割槽


eg:掛載光碟機。建個目錄,直接mount /dev/sr0 /mnt/cdrom

MBR分割槽格式老的,最多隻支援4個,所以才會有擴充套件分割槽,在擴充分割槽下可以再建立多個分割槽。
GPT新的分割槽格式,無上限。
parted
select /dev/sdc
mklabel gpt
mkpart
複製程式碼

使用者組

/etc/group
#組的名稱:密碼佔位符:組編號:組中使用者名稱列表(若為空表示與組名相同的使用者名稱)
/etc/gshadow
#組的名稱,密碼佔位符(*為空),組管理者,為空表示都可以管理這個組,組中使用者名稱列表
/etc/passwd
#使用者名稱,密碼佔位符,使用者編號,使用者組編號,使用者註釋資訊,使用者主目錄,shell型別
/etc/shadow
#所有使用者的密碼資訊

#檢視當前使用者
whoami
#檢視root使用者的id
id root
#檢視root組內有哪些使用者
groups root

#使用者組的增刪改
groupadd stu
groupdel 222(組編號)
groupmod -n student stu

#使用者的增刪改
useradd -g teacher jack
useradd -d /home/jack jack
usermod -g jack root
userdel jack

#修改密碼
passwd jack
#切換使用者
su 使用者名稱

複製程式碼

vim

a #after在游標後插入
i #insert 在游標處插入
o #other 在新一行插入
s #替換游標所在的字母插入

:2 #行
/jie #搜尋
?jie #從游標位置開始向前搜尋
n/N #下一個上一個


lkjh #右上下左

ctrl+f	#向下翻頁
ctrl+b	#向上翻頁
ctrl+d	#向下翻半頁
ctrl+u	#向上翻半頁

(n)dd #刪除 
(n)yy #複製 
p #貼上
x #刪除一個 dw 刪除一個 de 刪除到end d$ 刪除到行末
u #撤銷
ZZ #儲存退出

#全域性替換
:%s/old/new/g
#替換2-5行
:2,5s/old/new/g
複製程式碼

Nginx

  • 停止防火牆-----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 永久關閉防火牆-----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 安裝依賴模組 yum -y install gcc gcc-c++ autoconf pcre pcre-devel make automake
  • 安裝依賴模組 yum -y install wget httpd-tools vim
  • 建立/etc/yum.repos.d/nginx.repo檔案,寫入
[nginx]
name=nginx repo
baseurl=http://nginx.org/packages/centos/7/$basearch/
gpgcheck=0
enabled=1
複製程式碼
  • yum install nginx -y
  • 檢視版本資訊 nginx -v
  • 編譯引數: 安裝目錄和路徑 nginx -V
  • 檢視rpm包nginx安裝在哪兒的 rpm -ql nginx
  • systemctl start nginx.service
  • systemctl restart nginx.service
  • systemctl reload nginx.service
  • nginx -s reload

基礎知識

IDE硬碟  ----------/dev/hd[a-d]
SCSI/SATA/USB硬碟-------/dev/sd[a-p]
光碟機---------------/dev/cdrom或/dev/hdc
軟盤----------/dev/fd[0-1]
印表機(25針)--------/dev/lp[0-2]
印表機(USB)-----------/dev/usb/lp[0-15]
滑鼠-------/dev/mouse
複製程式碼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TYPE=Ethernet------------#網路卡型別
DEVICE=eth0------------#網路卡介面名稱
ONBOOT=yes-----------#系統啟動時是否自動載入
BOOTPROTO=static------------#啟用地址協議 --static:靜態協議 --bootp協議 --dhcp協議
IPADDR=192.168.1.11-------------#網路卡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網路卡網路地址<
GATEWAY=192.168.1.1----------#網路卡閘道器地址
DNS1=10.203.104.41---------#網路卡DNS地址
HWADDR=00:0C:29:13:5D:74--------#網路卡裝置MAC地址
BROADCAST=192.168.1.255------------#網路卡廣播地址
複製程式碼

網路卡介面關閉與啟用

  • ifdown eth0 #關閉網路
  • ifup eth0 #啟動網路

網路服務啟動與關閉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啟網路服務

常見目錄

  • / 根目錄
  • /boot 啟動目錄,啟動相關檔案
  • /dev 裝置檔案
  • /etc 配置檔案
  • /home 普通使用者的家目錄,可以操作
  • /lib 系統庫儲存目錄
  • /mnt 移動裝置掛載目錄
  • /media 光碟掛載目錄
  • /misc 磁帶機掛載目錄
  • /root 超級使用者的家目錄,可以操作
  • /tmp 臨時目錄,可以操作
  • /proc 不能直接操作,儲存的是記憶體的掛載點
  • /sys 不能直接操作,儲存的是記憶體的掛載點
  • /var 變數
  • /bin 普通命令
  • /sbin 命令儲存目錄,級使用者才可以執行的命令
  • /usr/bin 系統軟體資源目錄 面向普通使用者的系統命令
  • /usr/sbin 系統軟體資源目錄 面向超級使用者的系統命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