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兩種好玩的方法,擴充套件方法和分部方法

一線碼農發表於2014-10-12

  好久沒過來扯淡了,話說這年頭還有偶遇的事情嗎?比如國慶回家的汽車上有個妹子要你qq,要你微信,想著法子跟你聊天,然後睡了一覺,醒來發現

腎不見了?小花絮小花絮,要是腎真沒了,也吹不了牛,敗不了火了,繼續言歸正傳。

 

一:擴充套件方法

       說到擴充套件方法,我想大家都已經再熟悉不過了,也許你的解決方案中有無數個這樣的擴充套件方法,自從有了Linq之後,我們的集合就再也不單純了。

從下面的Linq類中,所有的方法都擴充套件在IEnumerable<T>上,恰恰我們的集合都繼承於IEnumerable介面下面。

 

然後我們在編碼的時候就來了很多這樣的擴充套件方法。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學挖掘機技術哪家強o(∩_∩)o...?

 

下面舉一個擴充套件string類的一個Asint()方法,然後看看IL程式碼都幹了些什麼?

 1 namespace ConsoleApplication1
 2 {
 3     class Program
 4     {
 5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6         {
 7             var s = "123".AsInt();
 8         }
 9     }
10 
11     public static class StringExtension
12     {
13         public static int AsInt(this string value, int defaultValue = 0)
14         {
15             int result;
16             if (!int.TryParse(value, out result))
17             {
18                 return defaultValue;
19             }
20             return result;
21         }
22     }
23 }

 

IL程式碼:

 

從IL的call指令可以看出,其實擴充套件方法本質上是呼叫靜態類StringExtension中的AsInt方法,所以可以看出其實這也是編譯器為了提高我們的開發

效率而提供的的一個語法糖而已,所以上面的寫法同樣可以寫成這樣,同樣可以看出下面的寫法就麻煩了很多。

1            s = StringExtension.AsInt("123");

 

那麼下面又來了一個問題,既然可以隨意擴充套件,那麼我能不能擴充套件string類的任何一個方法?比如說ToLower()? 從下圖中我們可以得到答案,在vs的智慧感

知中顯示出的方法還是string自帶的方法,而不是我擴充套件的方法,這就說明編譯器在用方法的時候還是有優先順序的,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優先順序的問題,給我們

帶來了一個很大的“版本控制問題”,就比如我剛才擴充套件的Asint()方法,如果後期的CLR版本中在String類中自己增加了Asint()方法的話,那我擴充套件的Asint()

方法從此就會被忘卻於天涯,所以這個問題要留一點心。

 

二:分部方法

   說起分部方法,你可能會問它有什麼應用場景,畢竟在我們實際的編碼中很少使用到,到是分部類用的不少,所以啦,我必須找點場景出來。

恰好在EF中還真給找到了。

     具體怎麼建一個EF檔案就不說啦,我們就看看EF生成的模板程式碼。

 1 public partial class DataClasses1DataContext : System.Data.Linq.DataContext
 2     {
 3         
 4         private static System.Data.Linq.Mapping.MappingSource mappingSource = new AttributeMappingSource();
 5         
 6     #region 可擴充套件性方法定義
 7     partial void OnCreated();
 8     #endregion
 9         
10         public DataClasses1DataContext() : 
11                 base(global::System.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Manager.ConnectionStrings["testConnectionString"].ConnectionString, mappingSource)
12         {
13             OnCreated();
14         }
15         
16         public DataClasses1DataContext(string connection) : 
17                 base(connection, mappingSource)
18         {
19             OnCreated();
20         }
21         
22         public DataClasses1DataContext(System.Data.IDbConnection connection) : 
23                 base(connection, mappingSource)
24         {
25             OnCreated();
26         }
27         
28         public DataClasses1DataContext(string connection, System.Data.Linq.Mapping.MappingSource mappingSource) : 
29                 base(connection, mappingSource)
30         {
31             OnCreated();
32         }
33         
34         public DataClasses1DataContext(System.Data.IDbConnection connection, System.Data.Linq.Mapping.MappingSource mappingSource) : 
35                 base(connection, mappingSource)
36         {
37             OnCreated();
38         }
39         
40         public System.Data.Linq.Table<Student> Student
41         {
42             get
43             {
44                 return this.GetTable<Student>();
45             }
46         }
47     }

可以看到在幾乎所有的建構函式中都有這樣的一個OnCreated方法,這個具體的OnCreated的實現,你可以自定義一個分部方法來實現。裡面可以放些你認

為適應你專案需要的東西,比如:日誌,統計啥的。

 

根據上面EF的例子,我舉個簡簡單單的sample,就是用Log方法來記錄當前登陸該DB的使用者

 1 namespace ConsoleApplication1
 2 {
 3     class Program
 4     {
 5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6         {
 7             for (int i = 0; i < 10; i++)
 8             {
 9                 var db = new DB();
10             }
11 
12             Console.Read();
13         }
14     }
15 
16     /// <summary>
17     /// 比如這是codesmith生成的程式碼
18     /// </summary>
19     public partial class DB
20     {
21         partial void Log();
22 
23         public DB()
24         {
25             Log();
26         }
27     }
28 
29     /// <summary>
30     /// 自己實現的程式碼
31     /// </summary>
32     public partial class DB
33     {
34         public static int instanceCount = 0;
35 
36         partial void Log()
37         {
38             Console.WriteLine("當前是第{0}個使用者登陸DB", ++instanceCount);
39         }
40 
41         ~DB()
42         {
43             instanceCount--;
44         }
45 
46     }
47 }

 

再來看看IL:

 

 

可以看出在編譯器編譯之後,自動生成的DB和我自定義的DB類已經合二為一了,當然這必須是我們預期的結果,不過這裡有一個小注意的地方,如果這

裡我沒有實現自定義的Log方法,那麼自動生成DB類中的Log方法會何去何從呢?因為它僅僅是定義一個方法的口子,並沒有實現。

 1 namespace ConsoleApplication1
 2 {
 3     class Program
 4     {
 5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6         {
 7             for (int i = 0; i < 10; i++)
 8             {
 9                 var db = new DB();
10             }
11 
12             Console.Read();
13         }
14     }
15 
16     /// <summary>
17     /// 比如這是codesmith生成的程式碼
18     /// </summary>
19     public partial class DB
20     {
21         partial void Log();
22 
23         public DB()
24         {
25             Log();
26         }
27     }
28 }

 

從上面的圖中可以看到兩點好玩的地方:

①: 已經沒有了Log方法的IL指令,這就說明如果只定義了方法介面而不實現的話,編譯器會直接忽視它。

②: 根據上一條的意思,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在ctor上沒有了log方法,而僅僅是預設呼叫父類的建構函式,所以編譯器真的很智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