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時代來了,看天翼雲端儲存資源盤活系統如何賦能新基建(上)

天翼雲開發者社群發表於2022-06-27

當前,網際網路發展正處於 Web2.0 Web3.0 演進的重要節點, Web3.0 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全新的場景和機遇,但風險和挑戰也隨之而來。

Web3.0 的核心理念是將資料的所有權歸還給使用者,允許使用者控制自己的資料,在保障資料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資料的互操作性。


        Web3.0提出了一種去中心化的方案,可以應用於網路生態系統的任何部分,包括虛擬主機、儲存、域名系統、應用程式和搜尋功能。在這一過程中,區塊鏈在改變傳統的資料儲存方法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執行在分散式系統上的雜湊連結串列。雜湊連結串列,就是在一個區塊的開頭部分包含上一個區塊的雜湊值,以此起到類似連結串列指標的 “定位”作用,基於雜湊計算的不可逆性與防碰撞性,區塊鏈上的資料極難被某一特定組織篡改。


        近年來,區塊鏈領域的技術不斷髮展,承載應用的基礎設施也在不斷更新迭代。在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目前有六大問題亟待解決。

 

能源問題
        區塊鏈依靠加密技術提高安全性,就分散式網路達成共識。通常的共識協議是 “計算量證明”,以比特幣為例,“挖礦”要讓顯示卡長時間滿載,功耗相當高,電費開支也非常高。


        國內外有不少專業礦場開在水電站等電費極其低廉的地區,而普通使用者只能在家裡或普通礦場挖礦,電力耗費相對較大。在一些極端案例中,甚至有居民瘋狂挖礦導致小區大面積跳閘,變壓器被燒燬。

 

硬體問題
        挖礦演算法本質上是很簡單的雜湊運算,但需要龐大的工作量支撐。因此,業內普遍採用支援大規模並行運算的 GPU(顯示卡)而非CPU來進行挖礦。
        大量 GPU組成的礦機成本很高,全球GPU產能有限,相當一部分被集中在礦機裡,進一步推高了競爭成本。此外,還有為了挖礦而設計的晶片ASIC,專門針對比特幣採用的SHA256演算法而設計。
        因此,就挖礦而言, ASIC礦機晶片在算力上有絕對的優勢。但ASIC設計週期很長且僅能被用於挖礦,業界認為這種“惡性競爭”是對資源的浪費。

 

技術門檻問題
        區塊鏈是分散式、加密技術等一系列技術的集合。要理解區塊鏈,就要理解其背後的加密和分散式原理。反之,就無法看到其收益點,也很難說服使用者和投資者參與到區塊鏈生態中來。

 

跨鏈問題
        區塊鏈是一個技術概念,而不是一個協議。不同共識下延伸出的不同區塊鏈之間,以及同一區塊鏈共識修改產生的硬分叉之間,理論上是無法互動的,要形成生態只能在一個鏈下進行,但這違背了去中心化的宗旨,因此業界需要跨鏈技術。


        鏈技術可以幫助 Web3.0的開發者和使用者在區塊鏈的可信保障下創造價值流通。而在區塊鏈技術應用方面,多鏈並存的格局預計將一直存在。
        不同區塊鏈生態的 Web3.0使用者有進行互動的需求,跨鏈技術會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對此,我們需要更加底層的協議。

 

安全性問題

去中心化身份( Decentralized Identification,DID)是網際網路上的一個地址,DID 檔案包含相關資訊以實現用例,如簽到、資料加密、通訊等。加密證明,如數字簽名,允許實體證明對這些識別符號的控制。
DID 可被看做Web3.0中的身份中心。由於使用者控制著 DID 的中樞,他們可以決定何時、與誰以及在什麼條件下透露他們的數字身份要素。
圍繞 DID 與區塊鏈技術,已有許多專案建成 DID 生態系統,DID 作為Web3.0的基礎設施之一,安全性至關重要。事實上,很多關於區塊鏈的安全風險,都跟 DID 資訊洩露有關。對此,我們需要更加安全的儲存方式。


 

效率問題

儘管區塊鏈有去中心化、隱私性強、共識可自然進化等優勢,但效率卻並不高。比特幣規定每十分鐘生成一個新區塊,每個區塊最多可打包四千多份交易。這導致一次比特幣交易需要至少等待一個小時才能確認成功。以太坊規定每十五秒生成一個新區塊,雖然效率有所提高,但仍遠遠低於主流網際網路應用需求。

 

另外更多的新區塊帶來了更多的分叉與手續費,這是一個近乎無解的問題。如果為了提升區塊鏈效率而不斷提升新區塊的產生速度,那麼使用者就要面對越來越多的分叉(同時出現的區塊),並用更多的交易費用補償這些分叉,這使使用者面臨更嚴峻的網路擁堵問題。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14251/viewspace-290299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