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廠商開啟大規模OLED投資已經有接近10個年頭,距離iPhone X開始採用OLED螢幕,以及國內第一條六代OLED產線宣告點亮,也已經過去了7年,OLED在其最大最重要的應用領域——智慧手機市場終於突破50%的市佔:2024年Q1,OLED的市佔為51%,終於突破2022年Q4觸及50%的歷史高位,預計2024年全年OLED在智慧機螢幕的份額將會達到56%,成為主導智慧手機市場的螢幕技術。將FHD級別及以上解析度的螢幕升級到OLED,已經是各品牌的共識,雖然升級到OLED的道路也多次發生過回退到LTPS LCD的情況,但此次升級,除了品牌之間內卷,供應層面的變化才是根本原因:第一是中國OLED廠商的產能得到充分釋放,普通產品良率大幅提升至與LCD接近的水平;第二是OLED產出效率也得到大幅最佳化和提升,產出在逼近當初產能設計的理論值,有助於大幅降低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第三是上游材料的逐步多元化,有助OLED廠商大幅降低變動成本。因此雖然中國皮膚廠商的OLED業務仍全面虧損狀態,但2024年的虧損幅度相比2023年會有顯著收窄。

穩定的供貨大大增強了品牌螢幕升級的動力,尤其是向柔性OLED升級。Omdia預計2024年智慧手機螢幕需求為14.5億片,年需求量在5000萬級別的九大手機廠商蘋果,三星小米,OPPO(含一加和Realme),傳音,vivo,榮耀,華為和聯想(含Motorola)的需求約為11.85億片,這其中對OLED的需求會達到7.4億片,柔性OLED需求會達到5.8億片。圖1中統計了這九大手機廠商的螢幕分技術別需求,幾種技術類別需求逐年的份額變化如下:

圖 1: 5000萬以上量級的TOP9智慧手機廠商分技術別螢幕需求<p>

備註:以上螢幕需求統計僅針對年需求在5000萬級別以上的手機制造商,包含的手機廠商有有:蘋果,三星,小米,OPPO (含OPPO,一加和Realme),傳音,vivo,榮耀,華為和聯想(含Motorola)

來源:Omdia

需求量級大的品牌廠商的產品路徑,相對全市場需求,更加具有方向和趨勢的代表性,他們之間在產品規格上相互競爭,也在螢幕資源上互相爭奪,尤其是中國手機品牌之間,具有極大的同質化競爭特點,因此每一次產品路徑的選擇,都是一種品牌共振的結果。2023年,中國手機品牌採用國產柔性OLED螢幕取代三星的剛性以及柔性OLED,使得三星顯示的OLED的市場份額迅速萎縮,2024年,三星手機將中低端產品線由原本由中國廠商主力供應的LTPS LCD升級到剛性OLED,快速了挽救了自家的剛性OLED市場份額,而中國的手機廠商,接下來將要把LTPS LCD和剛性OLED持續升級到柔性OLED,在海外市場同三星手機比拼價效比,這是一場手機品牌之間的內卷式升級,也造就了中國的皮膚廠商不同工廠之間的需求轉移。中國廠商柔性OLED的市場份額大大提升,同時也伴隨著LTPS LCD工廠的手機訂單迅速流失,但這對於同時擁有LTPS LCD和OLED產能的廠商來說,是樂見其成的,因為完全inhouse的OLED業務,大大擴大了公司的現金流,即便目前無法盈利,皮膚廠商也會義無反顧地促使品牌由LTPS LCD向OLED升級,而LTPS LCD工廠,則可轉移產能去IT和車載等更加多元化的應用領域。雖然皮膚廠商距離OLED業務能夠盈利的產品報價尚有不小的空間,並且價格會持續出現季節性波動,但是隨著手機LCD 的訂單萎縮,公司整個管理資源向OLED傾斜,OLED業務所要承擔的公司管理費用增加,使得皮膚廠再難以出現如2023年那樣大規模逼近現金流成本的報價現象。

雖然OLED的份額增長取得了關鍵性突破,但是這種升級只是在FHD解析度及以上的螢幕中,面對由8.6代線和8.5代a-Si LCD線主導的HD的手機螢幕,產品升級也只是在持續縮小邊框,提升亮度,前置攝像頭區域由水滴形狀改成打孔形狀等最佳化, 並未發生需要產線技術變更的解析度升級,也就是從HD升級到FHD級別的解析度。雖然a-Si LCD廠商也推動a-Si LCD手機螢幕有目前的720 line升級到介於HD和FHD之間的900 line,來避免品牌向LTPS LCD升級,從而將需求留在8.5代線和8.6代線,但實際上,手機品牌對於a-Si LCD的堅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來源於高世代線的成本優勢以及充足的供應,在出現類似三星策略性地將LTPS LCD升級到剛性OLED那樣的事情之前,品牌是不會主動將a-Si LCD向LTPS LCD升級的。

柔性OLED廠商都採用模組廠自建模式,不太可能出現像LCD那樣外放玻璃給代理商和模組廠的模組,OLED業務也基本都由品牌直接採購,供應鏈大大縮短,隨著OLED開始主導手機螢幕市場,原本LCD模組廠將要面臨轉型,轉向其它非應用,或者轉向維修和翻新市場。這也會促使維修和翻新市場的玻璃需求增加,而這部分的需求,目前還是集中在a-Si LCD,但也不排除日後對LTPS LCD的需求會增加的情況,因為用於維修和翻新的手機,多還是二手的中高階機型,其原生螢幕其解析度也是FHD為主。但是這個市場雖然規模龐大並且增長,但終究屬於低端市場,不符合企業升級轉向的方向,因此原來的模組廠向皮膚廠的供應鏈上游升級成為一種大勢所趨。

圖 2: 2024年月度智慧手機OLED(含剛/柔性OLED)分割槽域出貨

備註:由於和輝光電不在Omdia月度智慧手機皮膚出貨調研範圍之內,以上中國OLED出貨只包含包含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和維信諾四家廠商;韓國OLED出貨包含SDC,LGD兩家廠商;日本OLED出貨來自於Sharp

來源:Omdia

在OLED的份額提升的背後,還有一個結構性的變化,就是中國廠商的智慧手機OLED份額已經跟韓國廠商比肩,甚至在今年前五個月,有三個月的出貨數量是高於韓國廠商(見圖2),而且Omdia的月度智慧手機出貨調研沒有涵蓋和輝光電的出貨數字,加上和輝光電的出貨,中國的OLED出貨數量是大大超過韓國廠商的。但是隨著iPhone 16系列的螢幕在Q3開始量產,韓國廠商的份額會有所提升。當中國廠商的OLED份額超過50% ,並且以柔性OLED為絕對主導,再加上中國手機品牌的柔性OLED需求也超過蘋果和三星的需求之和,就會帶來一個必然的結果:中小尺寸的柔性OLED產業的主導權,將轉移到中國OLED廠商手中,屆時,如何避免惡性價格競爭,掙脫虧損泥淖,如何平衡同上遊材料和裝置廠商的話語權,以及如何提升面對下游客戶的議價能力,將會成為中國的OLED廠商的策略重點。

來自: Omdia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