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配置的難題
軟體開發最大的麻煩事之一,就是環境配置。使用者計算機的環境都不相同,你怎麼知道自家的軟體,能在那些機器跑起來?
使用者必須保證兩件事:作業系統的設定,各種庫和元件的安裝。只有它們都正確,軟體才能執行。舉例來說,安裝一個 Python 應用,計算機必須有 Python 引擎,還必須有各種依賴,可能還要配置環境變數。
如果某些老舊的模組與當前環境不相容,那就麻煩了。開發者常常會說:”它在我的機器可以跑了”(It works on my machine),言下之意就是,其他機器很可能跑不了。
環境配置如此麻煩,換一臺機器,就要重來一次,曠日費時。很多人想到,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軟體可以帶環境安裝?也就是說,安裝的時候,把原始環境一模一樣地複製過來。
二、虛擬機器
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就是帶環境安裝的一種解決方案。它可以在一種作業系統裡面執行另一種作業系統,比如在 Windows 系統裡面執行 Linux 系統。應用程式對此毫無感知,因為虛擬機器看上去跟真實系統一模一樣,而對於底層系統來說,虛擬機器就是一個普通檔案,不需要了就刪掉,對其他部分毫無影響。
雖然使用者可以通過虛擬機器還原軟體的原始環境。但是,這個方案有幾個缺點。
(1)資源佔用多
虛擬機器會獨佔一部分記憶體和硬碟空間。它執行的時候,其他程式就不能使用這些資源了。哪怕虛擬機器裡面的應用程式,真正使用的記憶體只有 1MB,虛擬機器依然需要幾百 MB 的記憶體才能執行。
(2)冗餘步驟多
虛擬機器是完整的作業系統,一些系統級別的操作步驟,往往無法跳過,比如使用者登入。
(3)啟動慢
啟動作業系統需要多久,啟動虛擬機器就需要多久。可能要等幾分鐘,應用程式才能真正執行。
三、Linux 容器
由於虛擬機器存在這些缺點,Linux 發展出了另一種虛擬化技術:Linux 容器(Linux Containers,縮寫為 LXC)。
Linux 容器不是模擬一個完整的作業系統,而是對程式進行隔離。或者說,在正常程式的外面套了一個保護層。對於容器裡面的程式來說,它接觸到的各種資源都是虛擬的,從而實現與底層系統的隔離。
由於容器是程式級別的,相比虛擬機器有很多優勢。
(1)啟動快
容器裡面的應用,直接就是底層系統的一個程式,而不是虛擬機器內部的程式。所以,啟動容器相當於啟動本機的一個程式,而不是啟動一個作業系統,速度就快很多。
(2)資源佔用少
容器只佔用需要的資源,不佔用那些沒有用到的資源;虛擬機器由於是完整的作業系統,不可避免要佔用所有資源。另外,多個容器可以共享資源,虛擬機器都是獨享資源。
(3)體積小
容器只要包含用到的元件即可,而虛擬機器是整個作業系統的打包,所以容器檔案比虛擬機器檔案要小很多。
總之,容器有點像輕量級的虛擬機器,能夠提供虛擬化的環境,但是成本開銷小得多。
四、Docker 是什麼?
Docker 屬於 Linux 容器的一種封裝,提供簡單易用的容器使用介面。它是目前最流行的 Linux 容器解決方案。
Docker 將應用程式與該程式的依賴,打包在一個檔案裡面。執行這個檔案,就會生成一個虛擬容器。程式在這個虛擬容器裡執行,就好像在真實的物理機上執行一樣。有了 Docker,就不用擔心環境問題。
總體來說,Docker 的介面相當簡單,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建立和使用容器,把自己的應用放入容器。容器還可以進行版本管理、複製、分享、修改,就像管理普通的程式碼一樣。
五、Docker 的用途
Docker 的主要用途,目前有三大類。
(1)提供一次性的環境。比如,本地測試他人的軟體、持續整合的時候提供單元測試和構建的環境。
(2)提供彈性的雲服務。因為 Docker 容器可以隨開隨關,很適合動態擴容和縮容。
(3)組建微服務架構。通過多個容器,一臺機器可以跑多個服務,因此在本機就可以模擬出微服務架構。
六、Docker 的安裝
Docker 是一個開源的商業產品,有兩個版本:社群版(Community Edition,縮寫為 CE)和企業版(Enterprise Edition,縮寫為 EE)。企業版包含了一些收費服務,個人開發者一般用不到。下面的介紹都針對社群版。
Docker CE 的安裝請參考官方文件。
安裝完成後,執行下面的命令,驗證是否安裝成功。
$ docker version # 或者 $ docker info
Docker 需要使用者具有 sudo 許可權,為了避免每次命令都輸入sudo
,可以把使用者加入 Docker 使用者組(官方文件)。
$ sudo usermod -aG docker $USER
Docker 是伺服器—-客戶端架構。命令列執行docker
命令的時候,需要本機有 Docker 服務。如果這項服務沒有啟動,可以用下面的命令啟動(官方文件)。
# service 命令的用法 $ sudo service docker start # systemctl 命令的用法 $ 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
六、image 檔案
Docker 把應用程式及其依賴,打包在 image 檔案裡面。只有通過這個檔案,才能生成 Docker 容器。image 檔案可以看作是容器的模板。Docker 根據 image 檔案生成容器的例項。同一個 image 檔案,可以生成多個同時執行的容器例項。
image 是二進位制檔案。實際開發中,一個 image 檔案往往通過繼承另一個 image 檔案,加上一些個性化設定而生成。舉例來說,你可以在 Ubuntu
的 image 基礎上,往裡面加入 Apache 伺服器,形成你的 image。
# 列出本機的所有 image 檔案。 $ docker image ls # 刪除 image 檔案 $ docker image rm [imageName]
image 檔案是通用的,一臺機器的 image 檔案拷貝到另一臺機器,照樣可以使用。一般來說,為了節省時間,我們應該儘量使用別人製作好的 image 檔案,而不是自己製作。即使要定製,也應該基於別人的 image 檔案進行加工,而不是從零開始製作。
為了方便共享,image 檔案製作完成後,可以上傳到網上的倉庫。Docker 的官方倉庫 Docker Hub 是最重要、最常用的 image 倉庫。此外,出售自己製作的 image 檔案也是可以的。
七、容器檔案
image 檔案生成的容器例項,本身也是一個檔案,稱為容器檔案。也就是說,一旦容器生成,就會同時存在兩個檔案: image 檔案和容器檔案。而且關閉容器並不會刪除容器檔案,只是容器停止執行而已。
# 列出本機正在執行的容器 $ docker container ls # 列出本機所有容器,包括終止執行的容器 $ docker container ls --all
上面命令的輸出結果之中,包括容器的 ID。很多地方都需要提供這個 ID,比如上一節終止容器執行的docker container kill
命令。
終止執行的容器檔案,依然會佔據硬碟空間,可以使用docker container rm
命令刪除。
$ docker container rm [containerID]
執行上面的命令之後,再使用docker container ls --all
命令,就會發現被刪除的容器檔案已經消失了。
九、Dockerfile
檔案
學會使用 image 檔案以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可以生成 image 檔案?如果你要推廣自己的軟體,勢必要自己製作 image 檔案。
這就需要用到 Dockerfile 檔案。它是一個文字檔案,用來配置 image。Docker 根據 該檔案生成二進位制的 image 檔案。
下面通過一個例項,演示如何編寫 Dockerfile 檔案。
1. koa
搭建一個小型的web伺服器
let koa = require("koa")
let Router = require("koa-router")
const app = new koa();
const router = new Router();
router.get("/", async ctx => {
ctx.body = "村望老師的Docker測試伺服器測試資料"
})
app.use(router.routes())
app.listen({
port: 3000
}, () => {
console.log("村望老師的Docker測試伺服器跑起來啦");
})
下面使用node
將這個專案執行起來,訪問http://localhost:3000/
2.編寫Dockerfile
檔案將這個專案打包成映象
首先,在專案的根目錄下,新建一個文字檔案.dockerignore
,寫入下面的內容。
.git
node_modules
npm-debug.log
上面程式碼表示,這三個路徑要排除,不要打包進入 image 檔案。如果你沒有路徑要排除,這個檔案可以不新建。
然後,在專案的根目錄下,新建一個文字檔案 Dockerfile
,寫入下面的內容。
FROM node:15.10.0-slim #該 image 檔案繼承官方的 node image,冒號表示標籤,這裡標籤是15.10.0-slim,即15.10.0-slim版本的 node
COPY . ./demo # 將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除了.dockerignore排除的路徑),都拷貝進入映象檔案的/demo 目錄。
WORKDIR /demo # 指定接下來的工作路徑為/demo。 類似進入這個資料夾的命令,畢竟這個目錄是我們這個映象專案的主程式檔案
RUN npm install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 安裝node依賴的命令
CMD node index.js # 執行映象程式啟動的命令,一個 Dockerfile 可以包含多個RUN命令,但是隻能有一個CMD命令。
EXPOSE 3000 # 將容器 3000 埠暴露出來, 允許外部連線這個埠。(EXPOSE 指令是宣告執行時容器提供服務埠,這只是一個宣告,在執行時並不會因為這個宣告應用就會開啟這個埠的服務。)
有了 這個Dockerfile
檔案以後,就可以使用docker image build
命令建立 image 檔案了。
$ docker image build -t koa-demo .
# or
$ docker image build -t koa-demo:0.0.1 .
上面程式碼中,-t
引數用來指定 image 檔案的名字,後面還可以用冒號指定標籤。如果不指定,預設的標籤就是latest
。最後的那個點表示 Dockerfile
檔案所在的路徑,上例是當前路徑,所以是一個點。
執行成功的話,可以使用 docker image ls
看到我們剛剛構建的映象,就是第一個 tag 0.01 的 koa-demo
$ docker image l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koa-demo 0.0.1 5801f799c3f5 3 minutes ago 164MB
koa-demo latest 68c2b2ab8858 46 minutes ago 160MB
changhao970520/node latest 1d88d89c7230 4 days ago 907MB
changhao970520/wnlsb latest 26687951628e 4 days ago 907MB
changhao970520/mysql latest c60d96bd2b77 2 weeks ago 514MB
docker/getting-started latest 083d7564d904 8 weeks ago 28MB
3.執行我們自己的映象
然後我們去啟動它
$ docker run -p 3000:3000 -it koa-demo:0.0.1
docker run
啟動映象的命令-p
3000:3000
指定埠對映,將映象內部的服務埠對映到本機-it
引數:容器的 Shell 對映到當前的 Shell,然後你在本機視窗輸入的命令,就會傳入容器。
然後我們在我們自己的本地去訪問3000埠,成功!!!
通過docker container ls
可以檢視當前執行中的容器
可看到第一個就是我們剛剛build並且執行的
$ docker container kill <containerId> # 關閉開啟的容器
$ docker container ls --all # 可以看到全部的容器,執行或者停止的‘
也可以使用docker container run
命令的--rm
引數,在容器終止執行後自動刪除容器檔案。
$ docker container run --rm -p 8000:3000 -it koa-demo /bin/bash
4.釋出 image 檔案
容器執行成功後,就確認了 image 檔案的有效性。這時,我們就可以考慮把 image 檔案分享到網上,讓其他人使用。
首先,去 hub.docker.com 或 cloud.docker.com 註冊一個賬戶。然後,用下面的命令登入。
$ docker login
接著,為本地的 image 標註使用者名稱和版本。
$ docker image tag [imageName] [username]/[repository]:[tag]
# 例項
$ docker image tag koa-demo:0.0.1 changhao970520/koa_docker_test:0.1
標註之後,其實會發現映象列表多一個出來
push釋出 image 檔案。
CodeHope@DESKTOP-F8QN41O MINGW64 ~/Desktop/dockertest
$ docker image push changhao970520/koa_docker_test:0.1
The push refers to repository [docker.io/changhao970520/koa_docker_test]
c6c2f6516f97: Pushed
5f70bf18a086: Pushed
6280923256b7: Pushed
174a0829888e: Mounted from library/node
b847f8594930: Mounted from library/node
944cb4854a28: Mounted from library/node
98738a12a3e5: Mounted from library/node
55d13762c439: Mounted from library/node
0.1: digest: sha256:ef7ab9858e7206d01acc8add3b56166f513ef3299ef2f1f7ade29b3764babb14 size: 1991
然後(登入 hub.docker.com)去到你的遠端docker倉庫中,你就發現已經推上去了
十、其他有用的命令
docker 的主要用法就是上面這些,此外還有幾個命令,也非常有用。
(1)docker container start
前面的docker container run
命令是新建容器,每執行一次,就會新建一個容器。同樣的命令執行兩次,就會生成兩個一模一樣的容器檔案。如果希望重複使用容器,就要使用docker container start
命令,它用來啟動已經生成、已經停止執行的容器檔案。
$ docker container start [containerID]
(2)docker container stop
前面的docker container kill
命令終止容器執行,相當於向容器裡面的主程式發出 SIGKILL
訊號。而docker container stop
命令也是用來終止容器執行,相當於向容器裡面的主程式發出 SIGTERM
訊號,然後過一段時間再發出 SIGKILL
訊號。
$ docker container stop [containerID]
這兩個訊號的差別是,應用程式收到 SIGTERM
訊號以後,可以自行進行收尾清理工作,但也可以不理會這個訊號。如果收到 SIGKILL
訊號,就會強行立即終止,那些正在進行中的操作會全部丟失。
(3)docker container logs
docker container logs
命令用來檢視 docker 容器的輸出,即容器裡面 Shell 的標準輸出。如果docker run
命令執行容器的時候,沒有使用-it
引數,就要用這個命令檢視輸出。
$ docker container logs [containerID]
(4)docker container exec
docker container exec
命令用於進入一個正在執行的 docker 容器。如果docker run
命令執行容器的時候,沒有使用-it
引數,就要用這個命令進入容器。一旦進入了容器,就可以在容器的 Shell 執行命令了。
$ docker container exec -it [containerID] /bin/bash
(5)docker container cp
docker container cp
命令用於從正在執行的 Docker 容器裡面,將檔案拷貝到本機。下面是拷貝到當前目錄的寫法。
$ docker container cp [containID]:[/path/to/file] .
參考資料
www.ruanyifeng.com/home.html
本作品採用《CC 協議》,轉載必須註明作者和本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