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還是場景,配送服務正變天?AI晶片也要走向終端應用的競爭? | AI Weekly

機器之心發表於2018-07-02

這一週,物流配送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一個訊息來自科技巨頭亞馬遜,一個則是美國商超百年老店克羅格,它們都盯上了「送快遞」這件事。

線上購物仍然處在一個較高增長水平上,隨之而來的是快遞費用的同等增速,一個資料顯示,在美國,UPS 已經有 5%-10% 的營收來自於亞馬遜。從麥肯錫近期的一項研究結果裡也可以看到,每年全球「最後一英里」快遞服務支出費用約為 860 億美元。

市場擺在那裡,都想分一杯羹。亞馬遜一直在研發無人配送產品和配送體系,從去年開始又在持續打造第三方配送生態,這周釋出用於扶持快遞創業公司的孵化器計劃,則與此前的 Amazon Flex 專案形成了一個組合。

儘管收購全食填補了線下終端環節的缺失,但亞馬遜需要從最基礎的「眾包」方式開始構建配送體系,而擁有接近 3000 家門店的克羅格,要想提供隨時隨地購物體驗,缺少的是「最後一公里」的力量。就像沃爾瑪那樣,克羅格一直在尋求自動駕駛公司的方案來解決運力及其成本的問題。

對像 Nuro 這類想要抵達 L4 的創業公司而言,明確當下真正的剛需場景也是一個挑戰。除了這次與傳統零售商合作配送服務,在更多創業公司面前,還有幹線運輸、城市配送等不同細分市場的機會。

不得不說,場景的確已經成為最容易產生火藥味的地方。

即便是 AI 晶片的競爭,也早已迅速轉向基於各類終端應用垂直化產品的研發搶跑上。從雲知聲、思必馳到出門問問、Rokid 再到美圖手機,不可避免地,這個名單還在增加,但究竟最核心的競爭點在哪裡?有可能會是憶阻器這樣的器件佔領下一階段 AI 晶片的投資熱點。

除此之外,還有幾家 AI 類公司又拿到錢了。在網際網路創投模式備受考驗的當口,人工智慧創業公司的日子會更好過一些嗎?

一、亞馬遜正在「革」快遞行業的「命」,這是否給技術創業者帶來巨大的市場想象空間?

亞馬遜本週一項涉及到零售業務的新舉動,或許會讓國內配送及電商平臺「若有所思」一下:

「如果你想建立一個小型快遞配送公司,我出錢,我出資料,我出各種物料,我出培訓!就等你做 CEO,領導一群快遞小哥給我的平臺來送貨!」

以上資訊基本能概括出亞馬遜這個新專案的主要內容。

更直接一點,亞馬遜其實就是建立了一個孵化器,拿出一系列資源來專門扶持那些終端配送快遞創業公司。

但這個計劃實際上一點也不「新」。它更像是此前亞馬遜釋出的「最後一公里」眾包專案——Amazon Flex 的升級版:

如果說 Flex 像是複製了 Uber 的運營模式,將配送任務分發給幾乎沒有勞動保障的平民快遞員,鼓勵司機接單;

而新專案,則是以鼓勵創業者自建配送團隊和招募運輸服務合作伙伴的形式,把自己平臺上快遞任務以「模組化」的形式承包出去,為「散而無形」的平民快遞員找到一個「包工頭」。

如果說之前是「一根一根地收集柴火」,那麼現在就是「一捆一捆地處理」。無疑會降低終端配送任務的難度,讓任務分發更有秩序,一定程度上避免此前 Flex 專案因搶單事件而引發的混亂局面。

但無論如何,亞馬遜是鐵了心要在終端配送系統中「一攪到底」。

這些舉動也被許多外媒評論為「想要擺脫聯邦快遞(FedEx)、聯邦包裹(UPS)、國際快遞(DHL)等終端配送大佬的掣肘,而這些快遞巨頭也應該對此保持警惕」。

說到電商平臺與快遞公司之間「亦敵亦友」的關係,從國內「菜鳥聯盟」中的快遞公司扮演的角色便可以一窺究竟。

快遞公司們在聯盟中被賦予的任務幾乎是以配送端為主,持股較少;與此同時,他們需要將客戶資源及配送系統等重要商業資訊交給菜鳥網路,或者說是阿里。

但我們實際上很難將「包裹量增加+效率提升」與「資料資源」進行等效價值划算,而對於快遞巨頭來說,擁有持續的商業與網路效益是頭等大事,心存戒心很有必要。

而對於阿里菜鳥來說,為了實現「盤活物流供應鏈」這個大願景,倉儲網路與終端配送環節是需要協同改造的。在終端配送環節沒有支配權,會嚴重影響到供應鏈上下的資料打通,畢竟歷史告訴我們,大部分快遞公司在「效率提升」這件事情上一直都表現糟糕。

因此,阿里一直強調「自己絕不做快遞」,但卻在用入股、收購等方式來影響快遞行業。

而對比國內至少擁有一定話語權的阿里,亞馬遜更像是一直在「孤身奮鬥」。

眾所周知,亞馬遜在倉儲、貨運工具方面的投入一直都非常賣力,但自營配送業務只是針對買家,平臺上大部分的第三方配送服務還是需要交給快遞公司處理。

據分析機構 MWPVL International 提供的資料,2017 年亞馬遜電商在美國的商品出貨量估計已超過 12 億。但其中大部分都是通過第三方快遞公司來配送。

因此,亞馬遜在終端配送環節一直受制於 FedEx 與 UPS 等快遞運營商,而後兩者的巨大體量與國際化地位代表了他們絕不可能在物流資料及供應連方面與亞馬遜進行打通和分享。

在今年提交給證監會的年度檔案中,亞馬遜明確指出,如果快遞業務繼續依賴聯邦快遞 (FedEx) 和聯邦包裹(UPS)等外部合作伙伴,且無法通過談判達成可接受條款,將會為公司經營帶來商業風險。

而根據另一項亞馬遜提供的財務資料顯示,電商業務的運輸成本已經從 2015 年的 115 億元增至 217 億美元。隨著運費持續增加,公司有必要控制配送環節帶來的成本壓力。

這也是亞馬遜從 2018 年初便開始絞盡腦汁為自己平臺的商家開展「最後一公里」配送業務的根本原因。

但即便亞馬遜今年接二連三得釋出新專案,招募獨立快遞配送承包商,但有美國物流公司仍然對此「嗤之以鼻」。他們認為,即便亞馬遜開始達到一定的量級,FedEx 與 UPS 的最後一公里業務也不會有多大的損失,因為該項業務回報率很低。

「一方面是本身這一塊利潤率低,另一方面,如果亞馬遜涉足配送,兩大物流巨頭也許會進行報復性提價,畢竟亞馬遜還在依賴他們。」北卡羅來納州物流公司 Transportation Insight 負責人 Paul Thompson 表示。

毫無疑問,快遞巨頭們也開始意識到自己不改革「對不起」自己的壟斷地位,都在催促自己的快遞員們勤快一點,譬如增加個「週六上門取件服務」等等(what?原來美國以前週六還不能上門取件)。

但顯然與國內相比,美國快遞乃至整個物流行業更亟待改革,這也給很多快遞技術公司與創業者開闢了參與分割這塊蛋糕的巨大空間。

只是不知道這個「革命發起者」,是不是應該由亞馬遜來擔當。

二、無人送貨這塊大蛋糕,自動駕駛公司也在盯著呢

長期看,終端配送這件事還是會向無人化遷移,無論是上述亞馬遜還是國內的京東、阿里巴巴,都在研發無人機、無人車技術並積極申請相關牌照。如果你還認為這些都是科技公司一廂情願地想要向傳統模式發起挑戰,那麼這週一家連鎖超市巨頭和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的合作就恰好撕開了一個口子。

這事兒的主角是美國超市業百年老店克羅格(Kroger),曾經為對抗亞馬遜傳出和阿里巴巴牽手的「緋聞」,這次為了能真正做到隨時隨地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決定和 Nuro 一起研究自動駕駛汽車送貨服務。

場景還是場景,配送服務正變天?AI晶片也要走向終端應用的競爭? | AI Weekly測試車輛採用的是 Nuro 公司的 R1,這款沒有駕駛室的純電力驅動汽車專為送貨而生

使用者可以通過 Nuro 的應用程式或是 Kroger 的線上交付平臺下訂單,克羅格工作人員把貨物裝進 Nuro 的車艙之後,自動駕駛汽車駛向目的地並停在路邊等待使用者取貨。換句話說,不會提供上門服務。

從目前的報導來看,測試使用的車型還是 Nuro 在今年 1 月推出的 R1,上面搭載了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鐳射雷達等感測器。與普通汽車,R1 的車身更短小、輕盈,看起來像是一個帶著輪子的烤麵包機,或是一個超大的智慧午餐盒。

在兩個下單平臺上,顧客可以掌握車輛的實時位置並與之互動交流。在此基礎上,Nuro 還在研發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

儘管目前兩家公司的合作細節、試點城市等資訊尚未完全披露,但很明顯 Nuro 會是這次合作中的贏家。

位於矽谷的機器人技術公司 Nuro 由谷歌自動駕駛團隊前首席工程師朱佳俊和 Dave Ferguson 於 2016 年創立。彼時還是最早專案創始團隊成員之一的朱佳俊,主要負責帶領環境感知技術和模擬模擬的研發。Dave 則是谷歌自動駕駛汽車團隊機器學習和機器視覺技術負責人,也是自動駕駛汽車業界最早的開拓者之一。

作為傳統零售商,克羅格超過 2800 家門店已經遍佈美國 35 個州,每天為 900 萬顧客提供服務。這意味著,Nuro 可以快速把業務擴充到更多城市的同時,擁有不同城市的地圖資料,並在配送服務場景中進一步打響自己的知名度。

麥肯錫近期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年全球「最後一英里」快遞服務支出費用約為 860 億美元,同比增長速度驚人。沃爾瑪也曾寄希望於與 Uber 和 Lyft 的合作,通過出行領域的按需分配完成其線下貨物的運輸。不過可惜的是,最後卻以「分手」告終。

在國內,試圖以支線任務通關物流配送的玩家同樣不在少數。 

上週,京東配送機器人開啟了全球首次全場景常態化配送運營。載有貨物的京東配送機器人根據排程平臺的指令駛向目的地。在送貨的過程中,機器人會對周圍環境進行感知,並據此作出相應決策。即將到達目的地時,後臺系統會把取貨資訊傳送給使用者,使用者可自行選擇人臉識別、輸入驗證碼、點選手機 APP 連結這三種方式取貨。

3 個月前,蘇寧自家的送貨機器人「臥龍一號」還亮相南京。

現在看來,各家在智慧配送無人車上都稱得上是重金投入,而且無人車的外觀形態和具體場景都不盡相同。而想讓使用者真的接受從機器人「快遞員」手中取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當我們談起深度學習晶片時,我們在談哪些趨勢?

計算機體系結構頂級會議 ISSCC 2018,「Digital Systems: Digital Architectures and Systems」分論壇主席 Byeong-GyuNam 對深度學習晶片的發展趨勢做了概括——

如果說去年的焦點是卷積神經網路的實現問題,那麼,如何更高效地實現卷積神經網路,特別是針對手持終端等裝置成為今年關注的重點。

這一點並不是沒有切實跡象。

全球先進半導體與積體電路領域的頂級會議——2018 國際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研討會上,清華大學 Thinker 團隊發表了兩款極低功耗 AI 晶片(Thinker-II 和 Thinker-S)的相關論文,其中,Thinker-S 晶片受邀在大會的 DEMO Session 進行了現場演示。

產業方面,絕大多數公司尤其是初創公司也紛紛看好晶片在終端應用上的商機。

繼雲知聲 5 月推出國內首枚針對 AIoT 的 AI 晶片後,思必馳也透露,與國內晶片廠商合作研發的一款 ASIC 語音晶片將於下半年流片上市。

低價、功耗以及快速推向市場,可以說是這類創業公司自研晶片最重要的因素。

另外,為了自己的演算法可以在新硬體上落地,中間也必須加上符合自己需求的陣列和晶片,否則技術優勢也很容易被突破。

鑑於語音技術可能成為下一代互動介面,語音技術起家公司的自研晶片也會考慮面向物聯網智慧終端裝置的可能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演算法,思必馳的這枚晶片甚至集合了聲學訊號的處理能力。公司 CEO 高始興將這枚晶片的特點概括為「超低功耗,聲學訊號處理能力比較強,擴充套件力也比較強」。OS 是否可以整合到晶片中,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除了語音 AI 公司,一些智慧硬體創業公司也步入自研晶片的行列。

5 月,出門問問推出了自己的 AI 語音晶片模組。本週,前三星半導體研究所長周軍博士加盟 Rokid 也與杭州國芯合作推出 KAMINO18,一款 AI 語音專用的 SoC。

晶片整合度比較高,整體成本比市場主流通用晶片低 30% 以上。據透露,Rokid 掌握了從指令集到系統體系結構設計的流程,具備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

智慧硬體創業公司的產品通常沒有多大規模,晶片需求量也很少,然而,不足千萬級別的市場很難支撐傳統晶片廠商的一條產品線,晶片廠商更願意以通用方案替代。因此,一些創業公司進而走向合作、自研的路子。

智慧手機領域也是如此。

本週,美圖在正式釋出美圖 T9 標準版的同時,宣佈下一步將進軍晶片領域,推出自研的 MT-AI 影象處理晶片。

場景還是場景,配送服務正變天?AI晶片也要走向終端應用的競爭? | AI Weekly

雖然外界對於這一訊息流露出的更多是質疑,但公司有自己的邏輯:手機影像處理技術開發遇到了硬體的效能掣肘,現有的手機硬體無法及時地支援某些需要龐大計算量的尖端影像技術,比如夜景相機的降噪處理。因此,美圖希望自研的 MT-AI 晶片能夠實現很多之前無法實現的暢想。

對於 AI 晶片的下一個突破口在哪裡的問題,深鑑科技 CEO 姚頌於本週在接受機器之能採訪時表示,「如果說未來可能會有一個突破,那一定會是 In-Memory Computing。」

目前在學術研究上,對資料存取具有較高要求的全連線網路比如 RNN 和 LSTM,也是研究熱點之一,而資料搬運方式,而非單純的處理速度提升,會是接下來 AI 晶片的突破點。

其中,憶阻器這樣的器件可能成為下一階段 AI 晶片的投資點。如果憶阻器先驅們獲得成功,那麼,未來計算機可能會由那些四十年來、我們一度認為不存在的材料打造而成。

四、最後再來看看國內外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交易發生

在 AI 時代,你永遠都不能忽視語音互動。

亞馬遜的 Alexa 掀起了全球範圍內的個人語音助理熱潮。現在,它又瞄上了企業語音助理。

近日,CRM 初創企業 Tact.AI 剛剛獲得了 2700 萬美元的 C 輪融資,亞馬遜、微軟和 Salesforce 三家巨頭同時成為了它的投資方。Tact 總計已經獲得超過 5300 萬美元融資。


場景還是場景,配送服務正變天?AI晶片也要走向終端應用的競爭? | AI Weekly

CRM (客戶關係管理)系統是企業用來儲存和管理和客戶資料的工具,然而長久以來,進入和檢索資料對於忙碌的銷售人員來說都很費時費力。以簡化 CRM 操作為出發點,Salesforce 產品部門的前高階副總裁 Chuck Ganapathi 建立了 Tact.AI。

Chuck 在 CRM 領域有超過 20 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對 CRM 的侷限性有著非常深刻的瞭解。他在 2012 年推出了 Tact,通過語音助手幫助銷售人員與 CRM 工具進行互動,使他們能夠更輕鬆的獲得需要的資訊,從而提高銷售額。

此外,Tact 還對外發布了一項產品改進,它是一個基於汽車環境的虛擬助手,被稱作「語音智慧」。一般來說,銷售人員不是在見客戶就是在見客戶的路上,所以他們在汽車上花費了大量時間。有了這個助手,銷售人員可以提前知道會議內容,管理日程,使他們能專心開車。

「我們希望在行駛過程中的銷售專業人士,能夠注意前方道路,所以我們正在向他們推送資訊併發起對話,這正是人類助理的職責所在。」Chuck 說。

亞馬遜此前在語音助理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它發現 Tact 在企業環境中所做的語音互動介面具有巨大潛力。事實上,Tact 也是去年秋季推出的 Alexa for Business 的首批服務商之一。

「就像人們很快會在家裡採用語音技術一樣,我們看到了企業語音服務的巨大機遇,」Amazon Alexa Fund 總監 Paul Bernard 說。

幾乎在同一時間,中國領先的語音廠商 AISpeech(思必馳)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金額 5 億元人民幣,由元禾控股、中民投領投,深創投、富士康、聯發科跟投。

思必馳成立於 2007 年,成立以來一直關注自然語言互動技術和智慧終端領域,為智慧車載、智慧家居、智慧玩具、機器人、可穿戴裝置、智慧手機等打造自然語言互動產品方案,目前已接入上億智慧終端。

目前思必馳已經有比較明確的上市計劃,首選中國資本市場。

在中國的出行江湖,滴滴一家獨大。而在大洋彼岸,Uber 和 Lyft 還在龍爭虎鬥。

6 月 27 日,Lyft 獲得富達領投的 8 億美金,估值達到 151 億美元。此前,Lyft 已佔據美國網約車市場 35% 的市場份額。

過去兩年,估值 620 億美元的 Uber 諸事不順,不斷髮生出行安全、文化歧視、女權等一系列醜聞,陷入公眾信任危機,導致其在出行市場的優勢地位逐漸鬆動。

此次融資過後,Lyft 有望利用更多的彈藥蠶食 Uber 的地盤。比如,招募對 Uber 失望的司機,提供更安全更便利的 APP,探索自動駕駛領域,進軍全球市場,還有就是為乘客和司機帶來實實在在的補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