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高階特性(4)- 生成器

小菠蘿測試筆記發表於2021-04-16

列表生成式

通過上一篇介紹 列表生成式文章可以知道,它可以快速建立我們需要的列表

 

侷限性

  • 受記憶體限制,列表生成式建立的列表的容量肯定有限的
  • 不僅佔用很大的儲存空間,如果我們僅僅需要訪問前幾個元素,那後面絕大多數元素佔用的空間都白白浪費了

 

什麼是生成器

  • 若列表元素可以按照某種演算法算出來,就可以在迴圈的過程中不斷推算出後續需要用的元素,而不必建立完整的 list,從而節省大量的空間
  • 邊迴圈邊計算的機制,叫生成器(generator)

 

最簡單的生成器

L = [x * x for x in range(10)]
print(L)
print(type(L))

L = (x * x for x in range(10))
print(L)
print(type(L))

# 輸出結果
[0,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class 'list'>
<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000001D607541EB8>
<class 'generator'>

只要把一個列表生成式的 [] 改成 () ,就建立了一個 generator

 

如何列印生成器每個元素

直接簡單 for 迴圈

L2 = (x * x for x in range(10))

for i in L2:
    print(i)

 

next() 方法

可以獲取 generator 的下一個元素

基本不會使用這個

L2 = (x for x in range(10))
print(next(L2))
print(next(L2))
print(next(L2))
print(next(L2))
print(next(L2))
print(next(L2))

# 輸出結果
0
1
2
3
4
5

 

還有另一個方法 .__next()__

L2 = (x for x in range(10))
print(L2.__next__())
print(L2.__next__())
print(L2.__next__())
print(L2.__next__())
print(L2.__next__())
print(L2.__next__())

# 輸出結果
0
1
2
3
4
5

 

生成器的迭代原理

generator 能夠迭代的關鍵就是 next() 方法,通過重複呼叫 next() 方法,直到捕獲一個異常

 

yield 函式

  • 帶有 yield 的函式不再是一個普通函式,而是一個生成器 generator
  • yield 相當於 return 返回一個值,並且記住這個返回值的位置,下次迭代時,程式碼會從 yield 的下一條語句開始執行,直到函式結束或遇到下一個 yield 

 

普通的斐波拉契數列

1, 1, 2, 3, 5, 8, 13, 21, 34, ...,除第一個和第二個數外,任意一個數都可由前兩個數相加得到

# 斐波拉契數列
def fib(max):
    n, a, b = 0, 0, 1
    while n < max:
        print(b)
        a, b = b, a + b
        n = n + 1

fib(8)

# 輸出結果
1
1
2
3
5
8
13
21

它和生成器很像,知道第一個元素值,就可以推算後面的任意個元素了

 

是用 yield 的斐波拉契數列

def fib(max):
    n, a, b = 0, 0, 1
    while n < max:
        yield b
        a, b = b, a + b
        n = n + 1

fib(8)
print(fib(8))

# 輸出結果
1
1
2
3
5
8
13
21
<generator object fib at 0x00000246A5001EB8>

 

生成器的執行流程

函式是順序執行,遇到 return 或者最後一行執行完就返回

 

而生成器的執行流程是

  • 每次呼叫 next() 或 for 迴圈的時候執行,遇到 yield 就返回
  • 一個生成器裡面可以有多個 yield
  • 再次執行時從上次返回的 yield 語句處繼續執行
# 執行流程
def odd():
    print('step 1')
    yield 1
    print('step 2')
    yield 3
    print('step 3')
    yield 5

L = odd()
for i in L:
    print(i)

# 輸出結果
step 1
1
step 2
3
step 3
5

 

生成器的工作原理

  • 它是在 for 迴圈過程中不斷計算下一個元素,並在適當的條件結束 for 迴圈
  • 對於函式改成的 generator 來說,,遇到 return 語句或者執行到函式最後一行時,就是結束 generator 的指令,for 迴圈隨之結束

 

生成器的優點

在不犧牲過多速度情況下,釋放了記憶體,支援大資料量的操作

 

不使用生成器下的程式碼

from tqdm import tqdm

a = []
for i in tqdm(range(10000000)):
    temp = ['你好'] * 2000
    a.append(temp)

for ele in a:
    continue

 

執行結果

可以看到開始執行大資料量迴圈程式碼後,記憶體暴增,並且佔滿了電腦所有記憶體,很明顯這是不合理且不可接受的!

 

使用生成器的程式碼

def test():
    for i in tqdm(range(10000000)):
        temp = ['你好'] * 2000
        yield temp

a = test()
for ele in a:
    continue

 

執行結果

 記憶體絲滑的很,奈斯!

 

生成器的應用場景

當然就是需要處理大資料量的場景了,比如一個檔案有幾百萬行資料,或者有幾百萬個檔案需要分別讀取處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