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模式——從介面的角度切入靜態工廠模式

糖拌蕃茄發表於2021-03-25

面向介面程式設計

  介面的定義及功能

這裡從java介入吧,在java中,介面是一種特殊的類,介面裡面的量都是常量,介面的方法只有定義而沒有實現,換句話說,介面就像一個選單,它只會告知你我有什麼菜,而並不會有實際的菜品,所以通常用介面來定義實現類的外觀,根據外部應用所需要的功能,約定實現類的能力(類的功能不僅限於介面約束)。通過介面,可以實現不相關類的相同功能,而不考慮這些類之間的層次關係,介面就是實現類對外的外觀。

上面那樣說,可能顯得很裝13,那千言萬語化成一句人話就是:1、定義功能,對外暴露   2、對內約束實現類的行為

面向介面程式設計的意義

所謂面向介面去程式設計的核心含義就是為了——“封裝隔離

通常的封裝,是指對資料結構的封裝,將幾種資料型別整到一塊,組成一個新的資料型別;而java中的封裝,包含對資料和行為進行抽象,然後定義出一個類,這個類即封裝了資料和行為,但介面這裡的封裝,更多的是指對於行為(能力、方法)的封裝,是一種“對被隔離體能力的封裝”,而隔離對應的就是,外部的呼叫以及內部的實現,外部只根據介面來呼叫方法(根據選單來點菜,具體填飽肚子的菜是內部去做),外部呼叫是不知道內部你是用什麼方式實現的,舉個例子,就像我有一個計算器,計算器的加減乘除按鍵就是我提供給使用者的介面,使用者只知道我有加減乘除的能力,但當他用乘法按鍵去運算的時候,後臺具體是用二進位制運算,還是逐個數累加或者其他什麼方式來完成這個乘法功能,使用者是不知道的。也就是外部呼叫和內部實現是被隔離開的。

既然外部呼叫和內部實現被隔離開了,那麼只要介面不變,內部實現怎麼變化都不會影響外部應用對這個介面的呼叫,從而讓系統更加的靈活,更便於擴充套件和維護,也就是傳說中的“介面是系統可插拔的保證”。

說到這裡插一段題外話,emmm……個人感覺程式設計是一個人的事,很多時候1+1<2,因為人這個不可控因素,每個程式設計師的思想深度,技術水平,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往往會出現 “ 一個程式設計師A費勁心力,設計了物件導向的模組化程式碼結構,並完成了一部分功能,而後面有別的需求介入,另一個的程式設計師B加入了研發過程,基於這個程式碼進行改動的時候,並讀不懂A的結構和A事先預留的擴充套件方式,直接用他的方式去硬編碼,強行破壞了整個結構”。以上這種情況往往很令人崩潰,所以對於水平參差不齊的團隊來說,集體勞作的質量(單指程式碼)並不那麼友好

總之,在開發中,優先選擇使用介面,在即要定義子類的行為,又要為子類提供公共方法的時候選擇抽象類。

從設計上來體會介面的意義

這裡我們們從我個人比較熟悉的java入手,在java的設計中,經常出現的層的概念和模組的概念,個人經常做java Web的程式,我們以此為例,最經典的MVC結構,抽象一點理解,也就是控制、邏輯、資料三層,它們之間全部通過介面來通訊。

在每一層裡,又包含很多模組,每個模組對外則是一個整體,所以一個模組應該對外提供介面,其他地方需要某個功能時,可根據介面直接呼叫模組,也就是上面的 “ 介面是被其隔離部分的外觀”。

設計中經常會提到元件模組,其實不論是元件還是模組,都可以理解為 封裝了一定功能的集合體, 一個類,一個功能塊,一個外掛,一個系統,都可以理解成元件、模組,因為,一個類可能是一個功能塊的一部分,一個功能塊可能是一個外掛的一部分,一個外掛可能是一個系統的一部分,小系統放到大系統中,也就是個元件罷了,就是組合的關係,從設計的角度,系統,子系統,外掛、模組、元件等,其實說的就是一個東西,就是完成一定功能的封裝體。

 

簡單工廠

前面咧咧了那麼多,看官們肯定看煩了,差評差評!這裡我上面說了那麼多介面的東西,總得用來看看吧,我們用一個例子來切入主題,這裡我打算寫一個功能,就是比對兩個字串相似的程度,肯定會有人說了,你這真廢話,直接 equals() 它不香麼!香是香,可是它不能展示(讓我裝13啊)呀,我們以java的方式來搞個相似度計算。

上面說了介面,那我們先定義介面:

public interface MatcherAlg {

    /**
     * 計算兩個串的相似度
     * @param srcStr
     * @param dstStr
     * @return Float 相似值
     */
   public Float CalculateSimilarityRatioValue(String srcStr,String dstStr);



}

介面已經約束了我們這個功能只有一個方法,那麼我們來內部實現一下:

public class JaccardMatcher implements MatcherAlg {

    @Override
    public Float CalculateSimilarityRatioValue(String srcStr, String dstStr) {
        if(srcStr == null && dstStr ==null){
            return 1f;
        }
        if(srcStr == null || dstStr == null){
            return 0f;
        }
        Set<Integer> aChar = srcStr.chars().boxed().collect(Collectors.toSet());
        Set<Integer> bChar = dstStr.chars().boxed().collect(Collectors.toSet());

        int intersection = SetUtils.intersection(aChar,bChar).size();
        if(intersection == 0){
            return 0f;
        }
        int union =  SetUtils.union(aChar,bChar).size();
        return ((float)intersection/(float)union);
    }
}

這時候我們要用它了,來比較兩個字串相似程度: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str= "sdfsf";
        String dst= "1234d";
        MatcherAlg matcher = new JaccardMatcher();
        Float result = matcher.CalculateSimilarityRatioValue(str,dst);
    }

}

  執行一下,也十分正常,完美落地,可是仔細看下來,這樣我定義那個 MatcherAlg 介面,後面又 

  MatcherAlg matcher = new JaccardMatcher();

好像是在 “脫了褲子放p”,沒事找事。幹嘛不直接定義JaccardMatcher類,然後:

JaccardMatcher matcher = new JaccardMatcher();

但是上面說過了,我們應該面向介面程式設計,介面的核心就為了 “封裝隔離”,實現類JaccardMatcher應該是被介面 MatcherAlg封裝並同客戶端隔離開來。

客戶端根本不應該知道 JaccardMatcher的存在,更不用說 new JaccardMatcher()這種“脫褲放p”操作了。但是問題又來了,如果客戶端沒有new JaccardMatcher(),只有MatcherAlg介面的定義,那麼後面的程式碼是無法使用的。

於是糾結的地方出現了,上面花了那麼大篇幅說怎麼怎麼面向介面,純面向介面了你又不能執行了,能執行又違反了“隔離封裝”了, 問題進入死環了。

 所以“脫褲放p”的操作是對應這個死環一種蹩腳的寫法(它可以執行,但專業的我們不認)。

這個死環如何解決,我們先看一下設計模式中的一段話,它是這樣說的 :提供一個建立物件例項的功能,而無需關係其具體的實現。被建立例項的型別可以是介面、抽象類、也可以是具體的類。

受到那句話的啟發,我們嘗試得出一個解開上面那個死環的方案:我們在模組內部建一個類,這個類的功能就是建立可使用的介面,並且把建立的介面提供給客戶端,這一客戶只需要根據這個類來獲取相應的介面物件,於此同時,介面具體使用哪個實現,我們就可以抽離到這個類裡面,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控制 使用哪個類的 隔離擴充套件區,客戶端也不需要關心他用的這個類是對應哪種實現,如何實現的。

上面這套思想,設計模式中稱之為 “工廠”

簡單工廠的模式結構

樣例程式碼:

//客戶端類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duct p = SimpleFactory.makeProduct(Const.PRODUCT_A);
        p.show();
    }
}
//抽象產品
    public interface Product {
        void show();
    }
    //具體產品:ProductA
    public class ConcreteProduct1 implements Product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具體產品1顯示...");
        }
    }
    //具體產品:ProductB
    public class ConcreteProduct2 implements Product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具體產品2顯示...");
        }
    }
   //列舉
   public final class Const {
        static final int PRODUCT_A = 0;
        static final int PRODUCT_B = 1;
        static final int PRODUCT_C = 2;
    }
  //工廠
    public class SimpleFactory {
        public static Product makeProduct(int kind) {
            switch (kind) {
                case Const.PRODUCT_A:
                    return new ConcreteProduct1();
                case Const.PRODUCT_B:
                    return new ConcreteProduct2();
            }
            return null;
        }
    }

對簡單工廠的理解

簡單工廠的意義

首先看上面簡單工廠的樣例程式碼,有人會困惑,不就是把new操作從客戶端移動到了額外的類裡去了麼,本質還是new 了一個實現類,這裡我們再次回到原點,我們前面提到的介面,介面是用來封裝隔離的,目的就是讓客戶端不要知道封裝體內的具體實現,簡單工廠的位置是處於封裝體內的,簡單工廠跟介面的具體實現在一起,算是封裝體內部的一個類,所以簡單工廠知道具體的實現類是沒有關係的,我們再來看一下簡單工廠的類圖:

圖中淺藍色的虛線框即為一個封裝的邊界,表示介面、工廠、實現類組合成了一個元件,在這個元件中,只有介面和工廠是對外的,也只有這倆,外界可以使用和訪問到,但是具體的實現類,完全是內部的,對外透明的,不可見的,所以它被全包裹進藍框,對於客戶端而言,它只知道這個Alg介面和生產含有Alg功能例項的工廠,通過Factory就能獲取Alg的能力了,所以,new操作劃在工廠內,在設計和隔離的意義上,有了質的變化。

簡單工廠的別稱

靜態工廠

所謂靜態工廠,就是我們使用工廠的時候,不需要例項化工廠了,直接將生產的方法設為靜態方法,通過類名即可呼叫,或者做成單例的模式,也就是說簡單工廠的方法通常都是靜態的,所以稱之為靜態工廠。

萬能工廠

一個簡單工廠可以包含很多用來構建東西的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建立不同的介面、實力類,一個簡單的工廠理論上可以構造任何東西,所以又稱之為“萬能工廠”

簡單工廠的本質

簡單工廠的本質是:選擇實現

選擇實現,重點在於選擇,實現是已經做好了的,就算實現再簡單(哪怕是new例項)也要由具體的實現類來實現,而不是在簡單工廠裡面來實現,簡單工廠的目的在為客戶端提供一個選擇,選擇哪種實現,從而使客戶端和具體的實現之間解耦。這樣具體實現無論如何變動,都不需要客戶端隨之變動,這個變動會在工廠這一層裡被吸收和隔斷。

實現簡單工廠的難點在於“選擇”的實現,可以通過傳參,也可以通過動態的引數,比如在執行期間去讀取配置檔案或資料庫、記憶體中的某個值,根據這個值來進行具體的實現。

擴充套件簡單工廠:提供可配置的簡單工廠

基本的實現套路,已經有較為明確的模板了,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MatcherAlg的實現類不止一個,我們可以通過在工廠的方法中傳入引數來處理

public Class Factory{

  public static MatcherAlg createAlg(String type){

        if( type.equals("a") ){
            return new aAlg();
        }else if ( type.equals("b") ){
            return new bAlg();
        }else{
               ……
        }

}
}

可是,當我們又又擴充套件了新的實現類的時候,if else 又需要擴充套件一句,同時對客戶端也要告知,這樣對於Factory這個類來說,嚴重違反了開閉原則。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配置檔案的形式來解決,當有了新的實現類或者需要預設指定用哪一個實現的時候,只需要通過配置檔案的配置項即可,通過配置檔案的方式,多需要使用java的反射來支援動態建立物件。這裡摘取自己的一個程式碼來作為一個樣例:

/**
 * 基礎工廠,其他元件工廠的實現可用基於該類進行擴充套件
 * 功能:根據配置檔案動態生成物件
 * @author GCC
 */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Factory {

    private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ger.getLogger(AbstractFactory.class);

    //預設自帶的類控制配置檔案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DEFAULTCONFIG_FILE_URL = "factoryconfig.ini";

    //預設的配置檔案
    static URL defaultConfigFileUrl = AbstractFactory.class.getClassLoader().getResource(DEFAULTCONFIG_FILE_URL);

    /**
     * 根據配置檔案以及key值,獲取物件的類路徑
     * @param url   配置檔案路徑
     * @param key   關鍵字
     * @return  String 類路徑
     */
    static String getClassUrl(String url,String key){
        ConfigUtil config = new ConfigUtil(url);
        return config.getValueByConfigkey(key);
    }

    /**
     * 根據指定配置檔案及指定關鍵字生成物件
     * @param url   配置檔案路徑
     * @param key   關鍵字
     * @return  Object 具體物件
     */
    static Object getObject(String url,String key){
        String classurl = getClassUrl(url,key);
        try{
            Class oneclass = Class.forName(classurl);
            return oneclass.newInstance();
        }catch (Exception e){
            logger.error(e.getMessage() +" plase check"+ DEFAULTCONFIG_FILE_URL );
        }
        return null;
    }



}

  配置檔案(.ini檔案)內容:

#matcher.algclassurl:演算法類地址
matcher.algclassurl=org.gds.matcher.impl.LevenshteinMacther

簡單工廠的缺陷

簡單工廠實現簡單,非常友好的提供了一套實現元件封裝的功能,同時也解決了客戶端何內部實現類的強耦合,實現瞭解耦。這是簡單工廠的優點,但世事都是兩面的,它也有不可避免地缺點:

首先,它增加了客戶端的複雜程度,如果通過客戶端的引數來選擇具體的實現類,那客戶端必須額外需要一份列舉表或者字典,並且知道每個列舉的意義,這樣會增加客戶端的複雜程度,同時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內部的實現(雖然可配置方案一定程度上可以對衝這一問題)。

其次,簡單工廠使用靜態方法(又叫靜態工廠)來建立介面,當面臨一些複雜的元件建立,靜態方法會非常龐大,無法通過繼承來擴充套件建立介面的方法的行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