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通識問題(四)

Itachi186發表於2020-12-30

一、資料交易

1. 資料作為資產交易的難點

資料的不守恆性,可以隨意的複製,具有可擴散性。

資料的使用權和實際控制權是很難分離的。

2. 資料使用權交易比裸資料交易的優勢?

資料使用權交易:不交易資料本身,而是交易資料的使用權。

例如:通過資料必須通過API來使用。所有交易記錄都在API上留痕,根據記錄來對資料的使用權進行收費。

3. 區塊鏈如何助力資料使用權交易?

區塊鏈可以通過記錄API上的留痕,並通過智慧合約來完成自動化的資料交易。

4. 資料交易的未來挑戰?

  1. 隱私保護問題
  2. 再授權問題
  3. 資料銷燬問題

二、一切皆挖礦

1. 算力挖礦的啟示?

貢獻-檢驗-激勵。

2. “XX即挖礦”的前提條件?

求解難度與驗證難度的不對等性。

3. 儲存挖礦?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際檔案系統)。IPFS是一個將現有的成功系統分散式雜湊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s (DHTs))、BitTorrent、版本控制系統Git、自認證檔案系統(Self-Certified Filesystems - SFS)與區塊鏈相結合的檔案儲存和內容分發網路協議。

4. 快取挖礦?

CDN(內容分發網路)。CDN是構建在現有網路基礎之上的智慧虛擬網路,依靠部署在各地的邊緣伺服器,通過中心平臺的負載均衡、內容分發、排程等功能模組,使使用者就近獲取所需內容,降低網路擁塞,提高使用者訪問響應速度和命中率。(沒有用到區塊鏈,但是確實“貢獻-檢驗-激勵”模型的體現)

5. 挖礦的標的如何選擇?

  1. 貢獻和驗證難度的不對等性
  2. 貢獻必須是剛需,才能使激勵良好的流通

三、區塊鏈與開源資料庫

1. 為什麼說區塊鏈不能當資料庫使用?

一般資料庫的屬性有:CRUD(create, read, update, delete)。

區塊鏈的屬性只有:CR(create, read)。

因此區塊鏈不能與資料庫相比。實際上,區塊鏈儲存的只是儲存操縱資料的指令,而不是操縱資料的結果(例如UTXO)。

2. 開源資料庫與商業資料庫對比的優劣?

優勢:效能、容量、可擴充套件性與商業資料庫相當;成本低於商業資料庫

弱勢:魯棒性不如商業資料庫。商業資料庫在原子事務、回滾、高可用同步有著較強的優勢

3. 區塊鏈+開源資料庫?

通過區塊鏈可追溯性、不可篡改特性,來支撐資料庫的日誌功能,從而使開源資料庫滿足原子事務、回滾等特性

4. 區塊鏈如何助力打造去中心化的、聯盟化的平臺?

IT架構中:後臺(資料與共性技術服務)——中臺(基礎業務能力)——前臺(業務應用)。

通過區塊鏈打造具有業務共性的基礎設施群(中臺),來滿足多方共同參與、共同治理的需求。


四、隱私保護

1. 比特幣的隱私保護?

賬戶有隱私保護(匿名),賬目完全公開在區塊鏈中。

2. 區塊鏈的隱私保護的難點?

區塊鏈上的個人使用者需要自己的資料不被洩露。但是,由於共識機制的存在。共識節點需要使用者的資料才能進行共識驗證。

3. 需要區塊鏈上做隱私保護的場景?

背靠背比對:比如共同使用者推薦(我的資訊和你的資訊是否一致)

背靠背查詢:比如徵信(我的這條資訊你有沒有)

背靠背評分:比如匿名考評

背靠背聚合:比如聯邦學習

4. 區塊鏈上實現隱私保護的技術途徑?

提供基本的匿名性服務->提供有限的、區域性的隱私保護功能->實現徹底的隱私保護功能。(現在正在從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

5. 隱私保護的技術方案?

常規範疇:狀態通道、組合簽名簽名、tear-off(選擇性遮蔽)、CCP(中央對手方);可以高效率實現,但是去中心化、隱私保護有所取捨。

多方安全計算範疇(MPC):環簽名、零知識證明、同態加密、聯邦學習;實現效率較低,但是去中心化、隱私保護較強

6. 隱私保護的不可能三角?

去中心化、隱私保護、實現效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