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疑惑:C語言中,函式反覆呼叫會有什麼問題?

Hsuesh發表於2020-11-05

函式開銷困惑

在現代的開發工作中,相信絕大部分的同學手頭的專案都不是從第零行程式碼開始搭建的。各個語言都有自己流行的程式碼框架,如PHP的有Laravel、CodeIgniter、ThinkPHP等等。大家都是在自己的框架的基礎上新增自己的業務程式碼邏輯,開啟開發工作。還記得我們團隊有位開發同學當時問過我一個問題,我們用xx框架這麼重,一個使用者請求過來即使什麼也不幹,都已經進行了那麼多次的函式呼叫了,適合用來做介面開發嗎?

我當時給她的回答是,沒問題放心吧,函式呼叫的開銷很小的,不必擔心。但回答完她的問題之後,我回頭一想,我只知道函式呼叫的開銷很小,但是具體是多大,我心裡並吃不準,這就在我心裡又種下了草。後來終於抽空進行了一次實踐研究,把草拔掉了。

C語言測試

測試程式碼很簡單,這就是一個for迴圈的函式呼叫。程式碼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func(int p){ 

    return 1;

int main() 

    int i; 

    for(i=0; i<100000000; i++){ 

        func(2); 

    } 

    return 0; 

}

函式呼叫耗時測試

我們用 time命令來進行耗時測試

# gcc main.c -o main 

# time ./main 

real    0m0.335s 

user    0m0.334s 

sys    0m0.000s 

#perf stat ./main 

...... 

1,100,989,673 instructions              #    1.37  insns per cycle 

......

不過上面的實驗中有個多餘的開銷,那就是for迴圈。我們單獨計算一下這個for的開銷,把func()呼叫那行註釋掉,單獨保留1億次的for迴圈,再重新編譯執行一遍。結果是

time ./main 

real    0m0.293s 

user    0m0.292s 

sys    0m0.000s 

perf stat ./main 

...... 

301,252,997 instructions  #    0.43  insns per cycle

......

通過上面兩步測試的資料,(0.335-0.293)/100000000=0.4ns。我們可以得出 結論1:每個c函式呼叫耗時大約是0.4ns左右。

函式呼叫CPU指令數分析

我們用 perf命令可以統計到程式執行的底層CPU指令個數。1億次的函式呼叫統計結果如下:

# perf stat ./main 

...... 

1,100,989,673 instructions              #    1.37  insns per cycle 

......

去掉for迴圈後,單獨1億次的for迴圈統計如下:

# perf stat ./main 

...... 

301,252,997 instructions  #    0.43  insns per cycle

......

通過這兩個資料,(1,100,989,673-301,252,997)/100000000=8個。所以我們得出 結論2:每個c函式需要的CPU指令數是8個! 。

函式呼叫CPU指令剖析

如果有同學和我一樣好奇結論2中的每個c函式的CPU指令到底幹了些啥,請和我一起來,否則請開啟3倍速快進。還是上述的實驗程式碼,我們通過gdb的disassemble來檢視一下其內部彙編執行過程,編譯之。

gcc -g main.c -o main

再用gdb命令除錯:

gdb ./main

start

disassemble

mov    $0x2,%edi

看到函式到了main函式處,並列印出了main函式的彙編程式碼

......

=> 0x0000000000400486 <+4>:    mov    $0x2,%edi

  0x000000000040048b <+9>:    callq  0x400474 <func>

......

這是 進入函式呼叫的兩個CPU指令 ,每個指令大概含義如下:

mov $0x2,%edi

callq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到func函式內部看一下:

break func

run

這時函式停在了func函式的入口處, 繼續使用gdb的disassemble命令檢視彙編指令:

(gdb) disassemble

Dump of assembler code for function func:

  0x0000000000400474 <+0>:    push  %rbp

  0x0000000000400475 <+1>:    mov    %rsp,%rbp

  0x0000000000400478 <+4>:    mov    %edi,-0x4(%rbp)

=> 0x000000000040047b <+7>:    mov    $0x1,%eax

  0x0000000000400480 <+12>:    leaveq

  0x0000000000400481 <+13>:    retq 

End of assembler dump.

這6個指令是對應在函式內部執行,以及函式返回的操作。加上前面2個,這樣在結論2中的每個函式8個CPU指令就都水落石出了。

指令3: push %rbpbp暫存器的值壓入呼叫棧,即將main函式棧幀的棧底地址入棧(對應一次壓棧操作,記憶體IO)

指令4: mov %rsp,%rbp被調函式的棧幀棧底地址放入bp暫存器,建立func函式的棧幀(一次暫存器操作)。

指令5: mov %edi,-0x4(%rbp)是從暫存器的地址-4的記憶體中取出,即獲取輸入引數(記憶體IO)

指令6: mov $0x1,%eax對應return 0,即是將返回引數寫到暫存器中(記憶體讀IO)

再接下來的兩個執行令是進行呼叫棧的退棧,以便於返回到main函式繼續執行。是指令3和指令4的逆操作。

指令7: leave q等價於mov %rbp, %rsp,暫存器操作

指令8: retq等價於pop %rbp(記憶體IO)

總結:8次CPU指令中大部分都是暫存器的操作,即使有“記憶體IO”,也是在棧上進行。而棧操作密集,符合區域性性原理,早就被L1快取住了,其實都是L1的IO,所以耗時很低。前面實驗結果表明1次函式呼叫的開銷是0.4ns, 耗時竟然小於1次真正實體記憶體IO的耗時(40ns左右)。

指令並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人注意到,前面兩次perf stat的結果中分別有如下兩個提示

0.43 insns per cycle

1.37 insns per cycle

這是說現代的CPU可以通過流水線的方式對CPU指令進行並行處理,當指令符合並行規則的時候,每個CPU週期內執行的指令數可能會大於1。這就是 CPU指令並行 的功勞。 所以增加函式呼叫後耗時並沒有增加太多,除了函式呼叫本身開銷不大的原因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函式呼叫讓CPU的流水線並行技術得以施展,每秒處理的CPU指令數更多了。

PHP語言測試

很多同學又會問題,你用的是C語言進行測試,效能當然高了。

“我用的可是PHP,這可是指令碼語言”

“我用的可是Java,中間可還有一層虛擬機器”

“我用的可是...”

好了,不抬槓,我們繼續試一試不就完了麼。就用php來繼續實驗一把。

<?php 

function func(){ 

    return true; 

for($i=0;$i<10000000;$i++){ 

    func(); 

}

實驗結果:

php7: 1000W次耗時0.667s,減去0.140s的for迴圈耗時,平均每次函式呼叫耗時52ns

php53:1000W次耗時2.1s,減去0.5s的for迴圈耗時,平均每次耗時160ns

結論

php的函式呼叫確實比c的要慢很多,從不到1ns升高到了50ns左右。因為php又用c虛擬了一層指令集,這層指令集還需要變成CPU的指令集後才可以真正執行。但是要知道的是ns這個時間單位太小了,假如你用的框架特別變態,一個使用者請求來了直接就搞了1000次的函式呼叫,那麼消耗在函式呼叫上的時間會是50ns*1000=50us。這和程式碼框架化後給團隊專案帶來的便利性來對比的話,這點時間開銷,我覺得仍然是可以忽略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對“C語言”又有了一點新的認知呢~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動動小指,加個關注哦~

最後,如果你也想成為程式設計師,想要快速掌握程式設計,這裡為你分享一個學習企鵝圈子!

裡面有資深專業軟體開發工程師,線上解答你的所有疑惑~C語言入門“so easy”

資料包含:程式設計入門、遊戲程式設計、課程設計、黑客等。

程式設計學習書籍:

程式設計學習視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