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錄
- 前言
- 併發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
- 單執行緒VS多執行緒VS多程式
- 效能對比成果總結
. 前言
作為進階系列的一個分支「併發程式設計
」,我覺得這是每個程式設計師都應該會的。
併發程式設計
這個系列,我準備了將近一個星期,從知識點梳理,到思考要舉哪些例子才能更加讓人容易吃透這些知識點。希望呈現出來的效果真能如想象中的那樣,對小白也一樣的友好。
昨天大致整理了下,這個系列我大概會講如下內容(後期可能調整):
對於併發程式設計,Python的實現,總結了一下,大致有如下三種方法:
- 多執行緒
- 多程式
- 協程(生成器)
在之後的章節裡,將陸陸續續地給大家介紹到這三個知識點。
. 併發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
在開始講解理論知識之前,先過一下幾個基本概念。雖然我們是進階教程,但我也希望寫得更小白,更通俗易懂。
序列
:一個人在同一時間段只能幹一件事,譬如吃完飯才能看電視;並行
:一個人在同一時間段可以幹多件事,譬如可以邊吃飯邊看電視;
在Python中,多執行緒
和 協程
雖然是嚴格上來說是序列,但卻比一般的序列程式執行效率高得很。
一般的序列程式,在程式阻塞的時候,只能乾等著,不能去做其他事。就好像,電視上播完正劇,進入廣告時間,我們卻不能去趁廣告時間是吃個飯。對於程式來說,這樣做顯然是效率極低的,是不合理的。
當然,學完這個課程後,我們就懂得,利用廣告時間去做其他事,靈活安排時間。這也是我們多執行緒
和協程
要幫我們要完成的事情,內部合理排程任務,使得程式效率最大化。
雖然 多執行緒
和 協程
已經相當智慧了。但還是不夠高效,最高效的應該是一心多用,邊看電視邊吃飯邊聊天。這就是我們的 多程式
才能做的事了。
為了更幫助大家更加直觀的理解,在網上找到兩張圖,來生動形象的解釋了多執行緒和多程式的區別。(侵刪)
多執行緒
,交替執行,另一種意義上的序列。多程式
,並行執行,真正意義上的併發。
. 單執行緒VS多執行緒VS多程式
文字總是蒼白無力的,千言萬語不如幾行程式碼來得孔武有力。
首先,我的實驗環境配置如下
作業系統 | CPU核數 | 記憶體(G) | 硬碟 |
---|---|---|---|
CentOS 7.2 | 24核 | 32 | 機械硬碟 |
注意
以下程式碼,若要理解,對小白有如下知識點要求:
- 裝飾器的運用
- 多執行緒的基本使用
- 多程式的基本使用
當然,看不懂也沒關係,主要最後的結論,能讓大家對單執行緒、多執行緒、多程式在實現效果上有個大體清晰的認識,達到這個效果,本文的使命也就完成了,等到最後,學完整個系列,不妨再回頭來理解也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下面我們來看看,單執行緒,多執行緒和多程式,在執行中究竟孰強孰弱。
開始對比之前,首先定義四種型別的場景
- CPU計算密集型
- 磁碟IO密集型
- 網路IO密集型
- 【模擬】IO密集型
為什麼是這幾種場景,這和多執行緒
多程式
的適用場景有關。結論裡,我再說明。
# CPU計算密集型
def count(x=1, y=1):
# 使程式完成150萬計算
c = 0
while c < 500000:
c += 1
x += x
y += y
# 磁碟讀寫IO密集型
def io_disk():
with open("file.txt", "w") as f:
for x in range(5000000):
f.write("python-learning\n")
# 網路IO密集型
header =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66.0.3359.139 Safari/537.36'}
url = "https://www.tieba.com/"
def io_request():
try:
webPage = requests.get(url, headers=header)
html = webPage.text
return
except Exception as e:
return {"error": e}
# 【模擬】IO密集型
def io_simulation():
time.sleep(2)
複製程式碼
比拼的指標,我們用時間來考量。時間耗費得越少,說明效率越高。
為了方便,使得程式碼看起來,更加簡潔,我這裡先定義是一個簡單的 時間計時器
的裝飾器。
如果你對裝飾器還不是很瞭解,也沒關係,你只要知道它是用於 計算函式執行時間的東西就可以了。
def timer(mode):
def wrapper(func):
def deco(*args, **kw):
type = kw.setdefault('type', None)
t1=time.time()
func(*args, **kw)
t2=time.time()
cost_time = t2-t1
print("{}-{}花費時間:{}秒".format(mode, type,cost_time))
return deco
return wrapper
複製程式碼
第一步,先來看看單執行緒的
@timer("【單執行緒】")
def single_thread(func, type=""):
for i in range(10):
func()
# 單執行緒
single_thread(count, type="CPU計算密集型")
single_thread(io_disk, type="磁碟IO密集型")
single_thread(io_request,type="網路IO密集型")
single_thread(io_simulation,type="模擬IO密集型")
複製程式碼
看看結果
【單執行緒】-CPU計算密集型花費時間:83.42633867263794秒
【單執行緒】-磁碟IO密集型花費時間:15.641993284225464秒
【單執行緒】-網路IO密集型花費時間:1.1397218704223633秒
【單執行緒】-模擬IO密集型花費時間:20.020972728729248秒
複製程式碼
第二步,再來看看多執行緒的
@timer("【多執行緒】")
def multi_thread(func, type=""):
thread_list = []
for i in range(10):
t=Thread(target=func, args=())
thread_list.append(t)
t.start()
e = len(thread_list)
while True:
for th in thread_list:
if not th.is_alive():
e -= 1
if e <= 0:
break
# 多執行緒
multi_thread(count, type="CPU計算密集型")
multi_thread(io_disk, type="磁碟IO密集型")
multi_thread(io_request, type="網路IO密集型")
multi_thread(io_simulation, type="模擬IO密集型")
複製程式碼
看看結果
【多執行緒】-CPU計算密集型花費時間:93.82986998558044秒
【多執行緒】-磁碟IO密集型花費時間:13.270896911621094秒
【多執行緒】-網路IO密集型花費時間:0.1828296184539795秒
【多執行緒】-模擬IO密集型花費時間:2.0288875102996826秒
複製程式碼
第三步,最後來看看多程式
@timer("【多程式】")
def multi_process(func, type=""):
process_list = []
for x in range(10):
p = Process(target=func, args=())
process_list.append(p)
p.start()
e = process_list.__len__()
while True:
for pr in process_list:
if not pr.is_alive():
e -= 1
if e <= 0:
break
# 多程式
multi_process(count, type="CPU計算密集型")
multi_process(io_disk, type="磁碟IO密集型")
multi_process(io_request, type="網路IO密集型")
multi_process(io_simulation, type="模擬IO密集型")
複製程式碼
看看結果
【多程式】-CPU計算密集型花費時間:9.082211017608643秒
【多程式】-磁碟IO密集型花費時間:1.287339448928833秒
【多程式】-網路IO密集型花費時間:0.13074755668640137秒
【多程式】-模擬IO密集型花費時間:2.0076842308044434秒
複製程式碼
. 效能對比成果總結
將結果彙總一下,製成表格。
種類 | CPU計算密集型 | 磁碟IO密集型 | 網路IO密集型 | 模擬IO密集型 |
---|---|---|---|---|
單執行緒 | 83.42 | 15.64 | 1.13 | 20.02 |
多執行緒 | 93.82 | 13.27 | 0.18 | 2.02 |
多程式 | 9.08 | 1.28 | 0.13 | 2.01 |
我們來分析下這個表格。
首先是CPU密集型
,多執行緒以對比單執行緒,不僅沒有優勢,顯然還由於要不斷的加鎖釋放GIL全域性鎖,切換執行緒而耗費大量時間,效率低下,而多程式,由於是多個CPU同時進行計算工作,相當於十個人做一個人的作業,顯然效率是成倍增長的。
然後是IO密集型,IO密集型
可以是磁碟IO
,網路IO
,資料庫IO
等,都屬於同一類,計算量很小,主要是IO等待時間的浪費。通過觀察,可以發現,我們磁碟IO,網路IO的資料,多執行緒對比單執行緒也沒體現出很大的優勢來。這是由於我們程式的的IO任務不夠繁重,所以優勢不夠明顯。
所以我還加了一個「模擬IO密集型
」,用sleep
來模擬IO等待時間,就是為了體現出多執行緒的優勢,也能讓大家更加直觀的理解多執行緒的工作過程。單執行緒需要每個執行緒都要sleep(2)
,10個執行緒就是20s
,而多執行緒,在sleep(2)
的時候,會切換到其他執行緒,使得10個執行緒同時sleep(2)
,最終10個執行緒也就只有2s
.
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 單執行緒總是最慢的,多程式總是最快的。
- 多執行緒適合在IO密集場景下使用,譬如爬蟲,網站開發等
- 多程式適合在對CPU計算運算要求較高的場景下使用,譬如大資料分析,機器學習等
- 多程式雖然總是最快的,但是不一定是最優的選擇,因為它需要CPU資源支援下才能體現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