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軟體生命週期是軟體開始研製到最終被廢棄不用所經歷的各個階段。
-
瀑布型模型:自上而下 有順序性 缺點:測試介入比較晚,回溯成本比較高,測試周期比較長(企業基本不用這個模型)
-
V模型:開發和測試同時進行
-
敏捷開發模型:以人為核心,弱化文件,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實現需求分析 特點:快
2.軟體生命週期的各階段:問題的定義及規劃,需求分析(會輸出需求規格說明書SRS--原型圖),設計(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軟體測試,執行維護
3.軟體測試工作流程 -
測試計劃:測試工作統籌安排(測試內容,任務分配,測試環境,工具,時間安排)
-
編寫測試用例:具體怎麼來進行測試的文件
-
用例評審
-
部署測試環境:硬體軟體環境提前準備好
-
冒煙,正式測試
-
提交bug並跟蹤
-
測試透過
-
釋出上線:剩餘bug數量很少+用例執行覆蓋率(測試用例覆蓋率和測試用例執行率)
4.軟體測試基本流程
5.測試的需求分析:根據需求規格說明說明確測試的內容,去細分需求(提取提示點)。
目的:
- 測試需求分析是編寫測試用例的依據
- 有助於保證測試的質量與進度
- 是衡量測試覆蓋率的重要指標
6.測試需求分析具體怎麼來進行分析:
查閱需求規格說明書(原型圖)--初步熟悉被測軟體的核心的業務流程,針對某個功能,細化需求,列出測試點
7.一個頁面如何進行測試需求分析:
- 進行介面檢查---參考原型圖,檢視介面是否一致
- 依次分析每個輸入項,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來進行分析---約束限制(長度,格式),是否必填(不能為空,*),是否重複,隱形需求
- 按鈕--根據業務邏輯的先後順序來進行依次分析---透過驗證互動功能驗證操作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