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新基建、信創,資料庫不能少!
今年上半年,“新基建”“信創”頻頻刷屏,並迅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但真正看懂的人可能並不多,為什麼資料庫不能少且更值得一提?我說下自己的看法。
01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也可稱之為科技基建。新基建是國家戰略,已經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隨著更多的省份公佈資料,有預測,總投資或達到60萬億。
60萬億是什麼概念?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是990865億,接近100萬億,也就是說,約為2019年全國GDP的6成,投資額極大。因此,“新基建”毫無疑問是2020年中國經濟最大的紅利之一。
那麼,國家到底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來搞新基建?
新基建並不是一個倉促、被動的計劃,而是一個早就規劃好,且主動的大規模建設計劃。早在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
根本原因有2個方面,首先,新基建符合國家經濟轉型的主方向“數字經濟”,而另一層用意是基於國家當前面臨的國際形勢,遭遇美國各種圍追堵截,需要藉助這次基建來衝破一些藩籬,開啟一個新的局面,為未來幾十年的經貿和政治提供更安全可控的環境。
30年前,美國也搞過“新基建”類似的計劃,1993年,克林頓政府推出“國家資訊基礎設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acture,NII)工程計劃”。
美國為什麼由政府出面來提出建設資訊高速公路?正如美國前副總統戈爾所反覆強調的:建設資訊高速公路是美國掌握未來世界競爭先機的樞紐。實際上,美國政府是在發動一場資訊革命,希望綜合不同企業的長處,共同建造資訊高速公路,完成美國從工業時代向資訊時代的過渡,開發更大的潛在市場,把美國從經濟緩慢復甦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再次刺激美國經濟的繁榮和和發展,就象在工業時代美國高速公路網所起的作用一樣,促進美國成為世界之首的經濟強國。
而事實上,這一計劃的確造就了美國資訊經濟在隨後的20多年裡,一直走在世界各國的前面,並誕生了無數資訊通訊產業上下游相關的巨無霸企業。
02
關於信創,官方沒有給出明確解釋,據媒體描述,信創是資訊科技應用創新的簡稱。
過去,我們國家IT底層標準、架構、生態等多是由美國IT巨頭制定,因此,存在著諸多安全風險,現在,我們需要逐步建立基於自己的IT底層架構和標準,形成自有開放生態。基於自有架構和標準搭建開放生態,就是信創的內涵,簡單的說,就是國產化替代。
信創背後的推動力,主要是美國“XX門”事件和中興、華為事件。2013年美國“XX門”事件暴露出網路安全的隱患,促使去“IOE”。2018-2019年中興、華為事件,敲醒國內企業對晶片的警鐘,也促使國內開啟第二期的試點。
因此,要做好“新基建”,一定是以“信創”為基礎。因為,“信創”為“新基建”的底層安全提供了保障,從本質上解決了安全問題。
信創產業市場規模也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信創標誌性事件有幾個:
4月27日,12部門聯合釋出《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今年6月1日期實施。今後涉及國家安全的資訊基礎設施都需要審查,這意味著國外產品進來的難度加大。
5月7日,中國電信釋出20年伺服器採集招標,國產伺服器(華為鯤鵬CPU+中科曙光海光CPU)首次中標,份額佔比19.9%。
7月15日,中國移動釋出資料庫集採招標公示,南大通用、人大金倉、阿里雲、中興通訊、萬里開源中標,這是中國移動首次將資料庫相關服務純國產化列為採購要求。
這些都透露出一個訊號,國產替代已經進入到實質性階段。
03
晶片、作業系統、資料庫是現代資訊科技領域的三大核心和靈魂,也是信創產業鏈中最重要的產業環節,任何一個領域取得突破性成就,都將會帶動整個國力的大幅度提升。
相比晶片、作業系統,資料庫是公認最有希望實現彎道超車的,無論是從技術還是市場維度看,都是如此。
從技術目標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國產資料庫已經走過了追逐模仿階段,進入到了創新乃至引領的全新階段,並取得了不少令人矚目的世界級突破。
2018年5月3日,星環TDH首破 TPC-DS世界紀錄。2019年10月, OceanBase打破了由 Oracle 保持了9年的TPC-C世界紀錄。2020年5月,OceanBase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並把成績大幅提升11倍。同樣在5月,阿里雲AnalyticDB 再破TPC-DS世界紀錄,將效能提升了29%。
論文方面,國內資料庫企業已經在最前沿的資料庫頂級國際性學術會議(SIGMOD、VLDB、ICDE)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等國內企業均有發表,被收錄的論文也非常可觀。如阿里雲《《X-Engine: An Optimized Storage Engine for Large-scale E-Commerce Transaction Processing》。騰訊雲《An End-to-End Automatic Cloud Database Tuning System Using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華為雲《Taurus Database: How to be Fast, Available, and Frugal in the Cloud》等。
在資料庫國際標準制定上,國內資料庫企業也在積極參與,如柏睿資料,雖然遭遇霸凌,但背後支撐的是技術實力。
從市場目標看,國產資料庫不僅產業已初具規模,其市場份額也在不斷增長。資料顯示,在2009年,國內資料庫企業市場份額僅為 4.03%,而在2017年,國內資料庫企業市場份額已經增長到 14.27%,增長超過3倍。
2017年,Gartner釋出的資料庫系列報告中,出現了3家國產資料庫的身影,阿里雲、南大通用和巨杉資料庫入選,2018年,入選的國產資料庫達到5家,分別是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星環科技、巨杉資料庫。而阿里雲更是連續2年進入到Gartner資料庫魔力象限。這意味著,國際市場對於中國力量的認可,國產資料庫進入世界一流。
不僅是雲資料庫廠商,國產資料庫“四朵金花”和新興資料庫廠商也加快了步伐。
2019年底2020年初,武漢達夢資料庫完成了億元級融資。2019年底到2020年上半年,星環完成D2輪融資,融資金額約5億元人民幣。2020年6月,柏睿資料完成2億元C輪融資。2020年7月,人大金倉宣佈完成近億元融資。
無論是達夢、人大金倉、星環還是柏睿的成功融資,都標誌著國產資料庫產業化、行業化、規模化正式拉開帷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國內最具人氣廠商PingCAP,憑藉開源TiDB獲取全球使用者的信任。據瞭解,從疫情啟動到6月底左右,TiDB在國內外新增了超過 40 家行業客戶並順利完成上線投產。
總的來說,儘管國內資料庫市場份額,大頭依然是國外品牌的資料庫,儘管國產資料庫相比國外品牌依然還有那麼些差距,但就發展趨勢看,超過是必然的。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1310314/viewspace-270665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信創」風口,國產資料庫的新機遇資料庫
- 亞信安慧AntDB資料庫:引領向量資料庫標準化,助力大資料技術創新資料庫大資料
- 雲原生資料庫夯實企業數字新基建資料庫
- 聊一聊時序資料庫和TimescaleDB資料庫
- EF Core助力信創國產資料庫資料庫
- 金融業資料庫自主創新之路資料庫
- 方案|美創科技資料庫國產信創改造方案資料庫
- 亞信安慧AntDB資料庫:引領資料庫標準與效能規範,推動行業創新資料庫行業
- 國產資料庫廠商如何掘金50萬億新基建市場?資料庫
- 亞信安慧AntDB資料庫引領數字時代通訊創新資料庫
- 創新創新創新,手遊行業不能再等了行業
- 超融合之道:亞信安慧AntDB 8.0版本引領資料庫創新資料庫
- 聊一聊圖資料庫的發展現狀資料庫
- 聊一聊資料庫基準測試那些事資料庫
- [貝聊科技]理解資料庫索引資料庫索引
- 微眾銀行憑資料新基建底層創新獲2023全球數字貿易創新大賽一等獎
- 專業成就信賴-南大通用在分散式資料庫的創新實踐分散式資料庫
- 新基建時代,騰訊雲資料庫沿主賽道加速演進資料庫
- TapData 信創資料來源 | 國產信創資料庫達夢(Dameng)資料遷移指南,加速國產化程序,推進自主創新建設資料庫
- 天雲資料:Hubble資料庫系統自主研發率99.62%,是真正的信創資料庫資料庫
- 亞信科技AntDB資料庫榮獲“2021金融科技應用創新突出貢獻獎”資料庫
- 優炫資料庫入圍中海油信創資料庫軟體採購專案資料庫
- 安信證券資管清算重要業務在原生分散式資料庫的創新實踐分散式資料庫
- OceanBase 資料庫成功入選 2021 網信自主創新優秀產品及解決方案資料庫
- 華雲資料攜"信創雲基座"亮相2021資訊科技應用創新論壇
- 如何走好資料庫信創落地“最後一公里”?資料庫
- 資料庫不能直連怎麼造資料呢資料庫
- 亞信科技AntDB資料庫攜手浪潮K1 Power賦能關鍵行業數字化轉型,助力新基建資料庫行業
- 聊一聊 SQLSERVER 的行不能跨頁SQLServer
- 亞信安慧AntDB 資料庫:超融合資料庫引領實時計算新時代資料庫
- DTC2024,華為雲資料庫創新融合大發展,打造世界級資料庫!資料庫
- 華為雲資料庫創新發展論壇,打造行業更優資料庫底座!資料庫行業
- 不能連線資料庫如何解決資料庫
- 自主創新、助力信創,華雲資料為政企使用者上雲鋪路
- 美創科技出席世界資訊保安大會:多維資料安全框架體系,護航新基建發展框架
- 華雲資料"信創+"生態釋出 :賦能信創生態,成就信創夥伴
- 聊一聊資料應用中的資料集市
- 核心創新,這才是國產資料庫該有的樣子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