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如何與深度學習框架協作,處理非結構化資料

華為雲開發者社群發表於2020-06-18

隨著大資料和AI業務的不斷融合,大資料分析和處理過程中,通過深度學習技術對非結構化資料(如圖片、音訊、文字)進行大資料處理的業務場景越來越多。本文會介紹Spark如何與深度學習框架進行協同工作,在大資料的處理過程利用深度學習框架對非結構化資料進行處理。

Spark介紹

Spark是大規模資料處理的事實標準,包括機器學習的操作,希望把大資料處理和機器學習管道整合。

Spark使用函數語言程式設計正規化擴充套件了MapReduce模型以支援更多計算型別,可以涵蓋廣泛的工作流。Spark使用記憶體快取來提升效能,因此進行互動式分析也足夠快速(如同使用Python直譯器,與叢集進行互動一樣)。快取同時提升了迭代演算法的效能,這使得Spark非常適合機器學習。

由於Spark庫提供了Python、Scale、Java編寫的API,以及內建的機器學習、流資料、圖演算法、類SQL查詢等模組;Spark迅速成為當今最重要的分散式計算框架之一。與YARN結合,Spark提供了增量,而不是替代已存在的Hadoop叢集。在最近的Spark版本中,Spark加入了對於K8s的支援,為Spark與AI能力的融合提供了更好的支援。

深度學習框架介紹

TensorFlow

TensorFlow最初是由Google機器智慧研究部門的Google Brain團隊開發,基於Google 2011年開發的深度學習基礎架構DistBelief構建起來的。由於Google在深度學習領域的巨大影響力和強大的推廣能力,TensorFlow一經推出就獲得了極大的關注,並迅速成為如今使用者最多的深度學習框架。

TensorFlow是一個非常基礎的系統,因此也可以應用於眾多領域。但由於過於複雜的系統設計,對讀者來說,學習TensorFlow底層執行機制更是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TensorFlow的介面一直處於快速迭代之中,並且沒有很好地考慮向後相容性,這導致現在許多開原始碼已經無法在新版的TensorFlow上執行,同時也間接導致了許多基於TensorFlow的第三方框架出現BUG。

Keras

Keras 於2015年3月首次釋出,擁有“為人類而不是機器設計的API”,得到Google的支援。它是一個用於快速構建深度學習原型的高層神經網路庫,由純Python編寫而成,以TensorFlow、CNTK、Theano和MXNet為底層引擎,提供簡單易用的API介面,能夠極大地減少一般應用下使用者的工作量。

嚴格意義上講,Keras並不能稱為一個深度學習框架,它更像一個深度學習介面,它構建於第三方框架之上。Keras的缺點很明顯:過度封裝導致喪失靈活性。Keras最初作為Theano的高階API而誕生,後來增加了TensorFlow和CNTK作為後端。學習Keras十分容易,但是很快就會遇到瓶頸,因為它缺少靈活性。另外,在使用Keras的大多數時間裡,使用者主要是在呼叫介面,很難真正學習到深度學習的內容。

PyTorch

PyTorch於2016年10月釋出,是一款專注於直接處理陣列表示式的低階API。 前身是Torch(一個基於Lua語言的深度學習庫)。Facebook人工智慧研究院對PyTorch提供了強力支援。PyTorch支援動態計算圖,為更具數學傾向的使用者提供了更低層次的方法和更多的靈活性,目前許多新發表的論文都採用PyTorch作為論文實現的工具,成為學術研究的首選解決方案。

Caffe/Caffe2.0

Caffe的全稱是Convolutional Architecture for Fast Feature Embedding,它是一個清晰、高效的深度學習框架,於2013年底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發,核心語言是C++。它支援命令列、Python和MATLAB介面。Caffe的一個重要特色是可以在不編寫程式碼的情況下訓練和部署模型。如果您是C++熟練使用者,並對CUDA計算遊刃有餘,你可以考慮選擇Caffe。

在Spark大資料處理中使用深度學習框架

在Spark程式中使用一個預訓練過的模型,將其並行應用於大型資料集的資料處理。比如,給定一個可以識別圖片的分類模型,其通過一個標準資料集(如ImageNet)訓練過。可以在一個Spark程式中呼叫一個框架(如TensorFlow或Keras)進行分散式預測。通過在大資料處理過程中呼叫預訓練模型可以直接對非結構化資料進行直接處理。

我們重點介紹在Spark程式中使用Keras+TensorFlow來進行模型推理。

使用深度學習處理圖片的第一步,就是載入圖片。Spark 2.3中新增的ImageSchema包含了載入數百萬張影像到Spark DataFrame的實用函式,並且以分散式方式自動解碼,容許可擴充套件地操作。

使用Spark's ImageSchema:

from pyspark.ml.image import ImageSchema
image_df = ImageSchema.readImages("/data/myimages")
image_df.show()

也可以利用Keras的圖片處理庫:

from keras.preprocessing import image
img = image.load_img("/data/myimages/daisy.jpg", target_size=(299, 299))

可以通過圖片路徑來構造Spark DataFrame:

def get_image_paths_df(sqlContext, dirpath, colName):
    files = [os.path.abspath(os.path.join(dirpath, f)) for f in os.listdir(dirpath) if f.endswith('.jpg')]
    return sqlContext.createDataFrame(files, StringType()).toDF(colName)

使用Keras介面載入預訓練模型:

from keras.applications import InceptionV3
model = InceptionV3(weights="imagenet")
model.save('/tmp/model-full.h5')
model = load_model('/tmp/model-full.h5')

定義圖片識別推理方法:

def iv3_predict(fpath):
            model = load_model('/tmp/model-full.h5')
            img = image.load_img(fpath, target_size=(299, 299))
            x = image.img_to_array(img)
            x = np.expand_dims(x, axis=0)
            x = preprocess_input(x)
 
            preds = model.predict(x)
            preds_decode_list = decode_predictions(preds, top=3)
            tmp = preds_decode_list[0]
            res_list = []
            for x in tmp:
                res = [x[0], x[1], float(x[2])]
                res_list.append(res)
            return res_list

定義推理輸入結果Schema:

def get_labels_type():    
    ele_type = StructType()    
    ele_type.add("class", data_type=StringType())    
    ele_type.add("description", data_type=StringType())    
    ele_type.add("probability", data_type=FloatType())    
    return ArrayType(ele_type)

將推理方法定義成Spark UDF:

spark.udf.register("iv3_predict", iv3_predict, returnType=get_labels_type())

載入圖片定義為資料表:

df = get_image_paths_df(self.sql)
df.createOrReplaceTempView("_test_image_paths_df")

使用SQL語句對接圖片進行處理:

df_images = spark.sql("select fpath, iv3_predict(fpath) as predicted_labels from _test_image_paths_df")
df_images.printSchema()
df_images.show(truncate=False)

結語

在大資料Spark引擎中使用深度學習框架載入預處理模型,來進行非結構資料處理有非常多的應用場景。但是由於深度學習框架目前比較多,模型與框架本身是深度耦合,在大資料環境中安裝和部署深度學習框架軟體及其依賴軟體會非常複雜,同時不利於大資料叢集的管理和維護,增加人力成本。

華為雲DLI服務,採用大資料Serverless架構,使用者不需要感知實際物理叢集,同時DLI服務已經在大資料叢集中內建了AI計算框架和底層依賴庫(Keras/tensorflow/scikit-learn/pandas/numpy等)。DLI最新版本中已經支援k8s+Docker生態,並開放使用者自定義Docker映象能力,提供給使用者來擴充套件自己的AI框架、模型、演算法包。在Serverless基礎上,為使用者提供更加開放的自定義擴充套件能力。

 

點選關注,第一時間瞭解華為雲新鮮技術~

Spark如何與深度學習框架協作,處理非結構化資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