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中,DNS進行域名解析的過程是什麼?

黄嘉波發表於2024-06-21

在Linux系統中,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統)進行域名解析的過程是一個分層次、遞迴與迭代相結合的查詢過程,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步驟:

  1. 檢查本地快取
    當系統需要解析一個域名時,首先會檢查本機的DNS快取。Linux系統維護了一個本地DNS快取,儲存了近期查詢過的域名及其對應的IP地址。如果所需的域名資訊在本地快取中存在且未過期,則直接使用該資訊,無需進行網路查詢。

  2. 查詢hosts檔案
    如果本地快取中沒有所需資訊,系統接下來會檢視/etc/hosts檔案。這個檔案中可以手動配置主機名與IP地址的對映關係。如果找到匹配項,則使用該對映。

  3. 查詢本地DNS伺服器
    當前兩步均未找到結果時,系統會向本地配置的首選DNS伺服器(通常在/etc/resolv.conf檔案中指定)發起查詢請求。這個過程可能涉及以下步驟:

    • 遞迴查詢:本地DNS伺服器嘗試為客戶端完整解析域名,如果必要,它會代表客戶端向其他DNS伺服器發起查詢,直到得到最終的IP地址或確定域名不存在,然後將結果返回給客戶端。

    • 迭代查詢:如果本地DNS伺服器不知道答案,但它知道哪個DNS伺服器可能知道(比如頂級域(TLD)伺服器或權威DNS伺服器),它會指引客戶端去詢問下一個DNS伺服器。客戶端或本地DNS伺服器會繼續這一過程,逐級向上查詢,直至找到負責該域名的權威DNS伺服器。

  4. 查詢根DNS伺服器
    如果在上述步驟中沒有找到答案,查詢會繼續到全球13組根DNS伺服器之一。根伺服器不會直接提供域名的具體IP地址,而是會指向負責該頂級域(如.com、.org)的DNS伺服器。

  5. 查詢頂級域(TLD)伺服器
    根據根DNS伺服器的指引,查詢會被轉發到相應的頂級域伺服器。頂級域伺服器會進一步指引查詢到負責特定域名的權威DNS伺服器。

  6. 查詢權威DNS伺服器
    最終,查詢到達負責儲存該域名記錄的權威DNS伺服器,這裡可以獲取到域名與IP地址的對映資訊。權威DNS伺服器將結果返回給本地DNS伺服器,本地DNS伺服器再將資訊返回給客戶端,同時,為了加快未來查詢速度,本地DNS伺服器和客戶端通常都會快取這個結果一段時間。

綜上所述,DNS還使用了TTL(Time To Live)值來決定域名記錄在各級快取中的有效時間,確保資料的新鮮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