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檔案,有望成為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第一股。接近港交所的知情人士透露,最快將於6月獲批上市。

小米計劃將IPO募集資金30%用於研發及開發智慧手機、電視等核心產品;30%用於擴大投資及強化生活消費品與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鏈;30%用於全球擴充套件;10%用作一般營運用途。

商業模式方面,主要分為“硬體”、“新零售”和“網際網路服務”三大塊,當前階段主要營收來自於硬體產品。

2015、2016和2017三個年度,小米以智慧手機為代表的硬體營收逐年上升,2017年達到805.6億元,網際網路業務和IoT業務的營收規模同樣也在上升,到2017年,分別達到99億元和234.5億元。

小米上市的主體是“小米集團”,也就是說是小米的全部整體上市,包括了小米科技、小米金融等按業務劃分的子公司,以及小米香港、小米印度等按地域劃分的子公司。

雷軍釋出公開信,稱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網際網路公司,並且強調,永遠堅持硬體綜合淨利率不超過5%。

“從2018年開始,每年小米整體硬體業務(包括智慧手機、IoT及生活消費產品)的綜合淨利率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部分,我們都將回饋給使用者。”公開資訊顯示,2017年蘋果整體業務淨利率為21.1%,華為整體業務淨利率為7.9%。即便是公認淨利率較低的家電行業,海爾為6.6%,美的為7.7%,都高於5%。

招股書披露,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別為668.11億元、684.34.億元和1146.25億元,海外市場收入分別為40.5億元、91.5億元、320.8億元。

經營利潤方面,小米2015年至2017年分別為13.73億元、37.85億元和122.15億元;利潤方面,2015年至2017年,分別為-76億元、4.9億元和-439億元。

核心智慧手機產品銷量方面,2015年至2017年,小米先後分別銷售了6654.6萬部、5541.9萬部和9141萬部,對應的平均價格分別為807.2元、879.9元和881.3元。

股權結構方面,雷軍持股31.4124%,總裁林斌持股13.3286%,品牌戰略官黎萬強持股3.2375%,高階副總裁洪鋒持股3.2207%,高階副總裁劉德1.5494%,高階副總裁王川持股1.1149%,順為資本CEO許達來持股2.9312%,小米上市前離職的原戰略副總裁黃江吉持股3.2375%,原首席科學家周光平持股1.43%。

小米多輪投資方晨興資本持股17.1931%,其他投資者持有21.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