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網際網路線上關注度為何難?各指標利弊一覽

 

如何衡量線上關注度,需要一個指標,例如點選量、訪客量、花費的時間、分享的次數等。但無論採用哪個指標,總有人會提出:(1)這個指標很有用,並指出原因;(2)這個指標一無是處,並指出原因;(3)數字媒體公司常常誤讀這些指標。

頁面瀏覽量(即點選量)過去曾是最重要的線上關注度指標,但後來被獨立訪問使用者(即讀者量)取代。但在虛擬時代,“讀者量”與過去的意義大不相同。在上世紀80年代,如果你是一位報紙讀者,讀者就意味著你訂閱了一份報紙,而且每天早上都會收到。但在網站上,讀者意味著網際網路訪問者,他們一個月充其量也就是有那麼幾天會登入訪問。在虛擬時代,讀者可以是看到某條爆炸訊息的100萬Facebook使用者,他們點選檢視訊息,然後匆匆離開,根本不注意自己訪問的是哪個網站,或許再也不會再來這個網站。

過去,讀者是一個人,而現在卻是一個頻段。一方面是忠實的讀者,另一方面是匆匆而來的Facebook使用者,而在他們中間則是專注的一次性讀者。對於尋求持續線上關注的廣告商來說,他們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這也是有些數字公司試圖減少網際網路性質,更接近電視性質的原因。現在視訊網站YouTube關注的是“觀看時間”,Medium關注的是“總閱讀時間”,Chartbeat追蹤關注“平均互動時間”,現在Upworthy又宣佈自己開發出一種新的指標“關注分鐘數”,通過研究“某瀏覽器標籤開啟的時間、視訊播放器執行的時間、滑鼠在螢幕上移動的時間”,用於衡量觀看或閱讀Upworthy頁面的時間。

但是新聞行業對於Upworthy這種指標的反饋總體呈負面,例如《連線》雜誌作者弗裡克斯·薩爾蒙(Felix Salmon)這樣評論“關注分鐘數”這個指標:“如果我坐在視訊前發呆4分鐘,而不是2分鐘,那麼我對這個話題投入的關注度就成為2倍。人們分享Upworthy視訊時,他們大多數從未發表任何與視訊或其問題相關的評論。”

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任何便捷的指標都有優點和缺點,還有一些數字媒體公司可能會誤讀這些指標。我們可以快速瀏覽一遍:

獨立訪客量:獨立訪問使用者是一個不錯的指標,因為它能夠衡量每個月的讀者數量,而不是毫無意義的點選量。但它也比較糟糕,因為它衡量的是人數,而非更有意義的互動。例如,Facebook佔據了很多網站的大多數流量,這裡既有一次性的讀者,也有忠實的使用者,而每月獨立訪問使用者這個指標並不能指出其中的區別。

頁面瀏覽量: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指標,它可以衡量點選次數,這是獨立訪客量無法考量到的互動性,例如一個擁有大量忠實使用者的部落格網站,每名訪客的點選量必定更高,因為這些使用者會頻繁訪問該網站。這個指標的不足之處也是同樣的原因,即它們可能被誤用。一個關於大學畢業生最適合的25座城市的25頁幻燈片,將產生至少25次瀏覽量,相當於承載相同資訊的一篇文章點選次數的25倍。如果廣告商再次在該幻燈片頁面上投放廣告,頁面瀏覽量會告訴它們,這個頁面的價值為25倍。實際上,這是一個荒謬的邏輯。

關注時間/關注分鐘數:頁面瀏覽量和獨立訪客量都可以呈現出一個重要,但不完整的事實:文章頁面被載入。但這些指標並不能反映頁面載入之後發生了什麼。讀者是否點選後立即離開?他是否在這個頁面停留了20分鐘?他是否開啟了瀏覽器標籤但從未閱讀內容?這都是需要知道的情況。關注分鐘數這樣的指標能夠反映一些情況,但是它仍然無法勾勒出完整的畫面。一個人觀看了5分鐘視訊,但認為它很愚蠢,另一個人僅觀看了1分鐘視訊,但與好友共享並給予讚揚。後者的價值顯然超過前者。頁面瀏覽量很重要,投入的時間也很重要,但是讀者的反應同樣重要。這就引出了另外兩個指標。

分享與提及:“分享”(Facebook、Twitter、LinkedIn和Google+等網站)顯然可以呈現出頁面瀏覽量、獨立訪客量、關注分鐘數無法呈現的資訊,它們可以告訴你訪客並不僅僅是訪問,他們還做出了行動。但是何種行動呢?一個糟糕的專欄可能會在Twitter上引起大量的嘲笑,一篇令人尷尬的文章也會在Facebook引起關注。分享和提及可以衡量文章關注程度的規模,但無法準確告訴你人們分享的初衷:人們的分享,是出於愛,抑或是出於恨?

從技術角度看,評估數字讀者比評估報紙讀者或電視觀眾更加容易。我們可以根據頁面和標籤的變化知道他們去了哪裡,可以追蹤到他們分享和關注的內容。理論上講,這使得數字發行商“瞭解”讀者更加容易。但隨著網站進入虛擬時代,文章吸引了大量來自Facebook使用者的關注,這就使人們質疑過去的指標是否價值依舊?無論我們依據哪個指標,總有值得懷疑的原因,編輯們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