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物由學”是網易易盾打造的一個品牌欄目,詞語出自漢·王充《論衡·實知》。人,能力有高下之分,學習才知道事物的道理,而後才有智慧,不去求問就不會知道。“知物由學”希望透過一篇篇技術乾貨、趨勢解讀、人物思考和沉澱給你帶來收穫的同時,也希望開啟你的眼界,成就不一樣的你。當然,如果你有不錯的認知或分享,也歡迎在“網易易盾”公眾號後臺投稿。
越來越多產品被注入社交屬性
使用者社交場景,並不僅僅存在於QQ、微信等傳統型社交類產品,影音、娛樂類等越來越多行業的APP也都被注入社交屬性。隨著使用者量,使用者活躍進一步提升,這些平臺的一系列業務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
不過,使用者社交場景的風控卻和我們熟知的電商、支付類場景不同,雖然不涉及直接資損,但使用者社交行為所產生的內容、熱度,卻對產品口碑、聲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典型的例子就是網易雲音樂的優質熱評,呈現在廣大使用者面前往往深入人心,對於產品口碑來說有莫大的幫助。
其實使用者社交場景可以這樣分
我認為,使用者社交可以分為以下兩大類:UGC 和非UGC。比較典型的UGC類使用者場景有社群評論、私信、留言、直播產品彈幕等;而非UGC類使用者社交場景有社群評論、文章、內容點贊、收藏、投票,使用者粉絲關注等。
上述業務場景由於使用者參與度高,所以也非常容易被黑灰產用來獲利。當有使用者需要漲粉、給平臺裡的使用者發廣告等需求時,就會藉助各類營銷助手工具進行批次群發、刷量、引流等操作。
刷量、引流、群發的軟體往往也很便宜,價格基本從600到1000元不等。由此,我們可以想象到平臺使用者社交UGC 和非UGC 型別場景都逃不開被刷的命運。
刷量、引流、群發軟體都幹了什麼
1、使用者私信-騷擾問題
騷擾內容,從廣告,到撩騷應有盡有,絕大部分都是引流到站外,一旦使用者被引流到站外後極易發生使用者被欺詐,被騙的情況。當使用者遭受資金損失,來向平臺投訴時,由於欺詐環節不是發身在本平臺,平臺除了建議使用者報警,並針對相關私信內容進行敏感詞過濾,能做的實在有限,並且也是相對滯後的。
以及我們對此類內容聚合之後看到的:
2、評論-與主題無關
使用者評論由於對外展示,平臺會針對違規內容進行比較嚴格管控所以,涉黃、涉政、廣告等違發違規資訊比較難有可乘之機。
但一些無意義灌水,與所評論主題無關的評論內容過度氾濫,很難引起使用者共鳴,不利於優質內容的呈現,埋沒了真正走心,高質量的評論。想要透過優質評論等內容提升產品品質,就變的困難。
3、關注-垃圾粉絲
垃圾小號批次關注使用者,目前已知的動機可能有兩個,一是部分使用者,為佔有更多平臺資源進行刷粉,提升影響力;另外,垃圾小號關注也是騷擾的前期準備,為後期傳送垃圾內容做鋪墊。前者,虛假粉絲必然會造成平臺資源分配過度不公平,以及資源浪費。後者,造成使用者騷擾,相關危害大家肯定清楚,這裡不做贅述。
我們看到——平臺各類使用者社交相關資料被刷,以及平臺刷量工具的流通。我們看不到——下游黑灰產資源豐富,比如各類改機/群控工具,各類一鍵新機等工具被用來篡改裝置資訊,以規避平臺操作限制。
群控工具用來進行低成本多裝置,批次操作。在比如各類接碼平臺,專業接收平臺註冊用的手機簡訊驗證碼,使用者無需使用自己本人手機號,透過平臺,就能完成手機號和簡訊驗證碼的校驗。打碼平臺,幫助使用者搞定各種文字,圖形驗證碼。再有各類秒撥、代理IP,每一次斷線重連就會獲取一個新的IP,此類IP池巨大,並且難以與正常使用者區分。
如何解決?
目前UGC類的使用者社交場景,比如評論,私信等。常規操作是以內容檢測為主,根據內容違規程度再進行不同梯度的賬號處罰,然後再提煉相關違規關鍵詞,進行風控策略查補。
但不論是刪除內容,還是處罰賬號都屬於事後風控。不良內容對於使用者、平臺都已經產生影響,很難挽回。並且,目前違規內容,不會一成不變,我們始終在違規內容出現之後才會進行策略升級,相對被動。再比如像上面提到評論場景,與主題無關,屬於明顯灌水的內容,難度就更大,並且很難與正常使用者發表內容進行區分,單純採用內容識別的方法,容易誤傷正常使用者。
然而像點贊、投票這類使用者社交場景,沒有UGC內容,所以想從內容上進行防控就更難發揮效果。
我個人認為,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手段進行“圍追堵截”:
1、UGC類的使用者社交場景,可以在內容識別的基礎上,對使用者裝置、行為進行分析、判斷,不僅能對機器灌水,發騷擾私信等不良社交行為進行有效識別,也能規避內容相關關鍵詞策略更新的滯後性;
2、點贊、投票等場景更加依賴於對使用者裝置、行為的判斷。需要保證裝置識別的精準、高穩定性,這樣才能檢測出使用篡改裝置,各類工具操作的刷票、刷熱度的使用者,避免影響活動公平性,社會輿情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3、對平臺使用者進行使用者畫像。使用者畫像可依據一段週期內,釋出違規內容的型別,違規次數,被處罰次數等維度建立。同時也可以建立正向使用者畫像,比如使用者一段週期內,高熱度內容情況,以及高質量粉絲數,釋出內容情況等方面來進行評分。以上資料,需要保持動態更新。
4、在對使用者操作行為進行分析,提取特徵的同時,需要緊密貼合業務場景的特徵,不能簡單粗暴的針對使用者賬號、裝置、IP等維度的高頻操作一刀切,一旦誤報也是極其影響使用者體驗。
5、對惡意使用者名稱單維護也需要,進行定期,抽檢,清洗,保證惡意使用者名稱單有效。除非和高敏感內容有關使用者,其餘型別建議根據實際情況處理,不建議永久加黑。
6、業務側需要建立持續、有效的資料監控,不論是單純從業務資料量,還是內容上,甚至外部輿情監控也十分必要,只有這樣才能與黑灰產進行持久對抗。
7、任何風控手段不可能完全清退刷量行為,以及不良內容,我們需要做的只是不斷提升識別手段,並對類使用者和資料保持嚴密監控,把相關影響控制在可控範圍(文/易盾實驗室)。
歡迎點選免費體驗網易易盾安全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