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D 2018 圓滿結束,總結一下我在GDD之旅中兩天的所見所聞。
行程安排
GDD 這次時間安排的相對緊湊。主會場和分會場不少時間段都同時開展演講,因此有意識的安排好自己的行程,對參加演講十分有幫助,另外也可以也會根據現場情況臨時調整安排。會前我根據GDD 官方的日程表,選擇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topic,從機器學習的TensorFlow、Flutter、Web,從技術性講演和商業講演,都有所涉及,突出一個廣字。事實證明,這種選擇並非正確,很多高大上的標題,不一定有實質性的幹活。反而是分會場的一些場次,技術性內容比較強。

總體概要
GDD本次主要設計的主題如下,總體來說和Google IO保持一致。自從Google的重心從 『Mobile First』轉移到『AI First』後,Android的日子可謂一天不如一天。從整個會議安排可以發現,TensorFlow的場次和重心都遠大於Android,做為一個Android 開發者,可謂是唏噓不已。

- TensorFlow 很NB 你們快來用
- ARCore 很NB 你們快來用
- Firebase 很NB 你們用不了
- Flutter 很NB 你看這麼多大廠都在用
TensorFlow Lite
相比於TensorFlow,我對TensorFlow Lite更為感興趣。可能和從事客戶端開發有關,對於AI在客戶端的應用場景的探索,我認為非常的有價值。特別是現在客戶端的計算能力越來越強,和AI的結合可謂是如虎添翼,實際上,2018年不少手機廠商都在新裝置上搭載了智慧技術,不管是AI排程、場景識別,或許還有AI跑分?
GDD上,關於TensorFlow Lite的部分,有阿里的閒魚、網易的有道和騰訊的騰訊視訊參與。總的來說,對閒魚和網易有道印象比較深刻。



Flutter
Flutter做為Google的一套多端UI框架,感覺在這次GDD上也很熱門。演講者提到,Flutter已經成為Github上活躍排名前Top 50.


PS: 現場和閒魚Flutter大佬聊天瞭解到,在Android端,Flutter想做熱更新很簡單,可以通過替換Flutter編譯的產物來實現,但是ios部分由於系統限制則不行。
另外一個讓我覺得很驚豔的是Flutter的除錯工具和方法:

Web技術
Web技術應該有不少場次,不過一開始沒有把這個主題做為重點,只聽了一場關於『event loop in web』,但是效果出奇的好。甚至覺得這場次是兩天GDD中綜合性最好的,不僅僅是指技術性,還有通俗性。做為非前端開發,對於瀏覽器中的event loop知識瞭解的不多,所以聽起來感覺很奇妙,可能對於前端同學來說,是比較基礎的知識。 這部分內容用gif來展示是最好的,但是條件有限:

黑科技之ui2Code -- 閒魚
沒錯,又是閒魚帶來的黑科技。號稱可以將視覺稿或者ui截圖,直接轉化成程式碼的神奇能力!簡直是客戶端開發者失業的訊號!前段時間還有微軟的Sketch2Code。不過閒魚的這個黑科技,是真的具備一定的可用性,他們在官方微訊號中,也提到,已經在一些頁面中開始使用,希望早日開源造化大眾(失業flag) 演示視訊如下: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