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我的blog,歡迎STAR。
首先安利一波福利,有沒有用vscode的小夥伴?推薦一個神奇的字型,自從用了這個字型,敲程式碼效率簡直上天了。先上圖看看效果:
還有其他許多,就不一一列舉出來了。
有沒有看上了的?
沒有我等下再來問。
這次推薦的一篇文章來自這,閱讀這篇文章有利於加深對Vue程式結構的瞭解,雖然是 1.0版本,不過好在 2.0 版本保留了絕大部分 1.0 的API。
在這篇文章裡我將是這幾個月來對 Vue 學習的一個小結。
思路
Vue 和其他的 MVVM 思路是類似的:
主要是為了實現三個過程:
Observer: 通過Observer對data進行監聽,並且提供訂閱某個資料項的變化的能力。利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 將data裡的每個屬性全部轉化為getter/setter,已遍攔截物件賦值與取值操作;Compiler: 將template 解析為 render()方法;
watcher: Compiler 的解析結果與 Observer 結合起來,在 Observer 監聽到資料發生改變時,接受通知,進而觸發 re-render, 重新渲染DOM。
new Vue
我們從 new Vue
開始,
上圖即是官網給出的一張生命週期圖,主要是四個過程:
- create: 在 new Vue() 時會執行,建立出 Vue 物件。
- mount: 會根據 el, template, render 等,生成 Vnode, 完成 diff 演算法後掛載到 DOM 上。
- updata: 當資料發生改變時,會重新渲染 DOM。
- destory: Vue 銷燬時會執行。
現在,我們進入原始碼,分析具體的實現:
- Create: 首先執行
new vue()
的時候,會進入_init,
其中關鍵部分的程式碼如下:
可以看出在 beforeCreate
與 created
只有initState
, initState
是用於實現data observer
和 event/watcher
。
- Mount: 在
_init
最後,會執行vm.$mount
方法:
具體 vm.$mount
的分析,請看上篇。最後進行了 render()
, 從而會有Vnode
, 經過 DIFF 演算法後會有真實 DOM ;
Update: DOM 之後,會進行update方法:
vm._watcher = new Watcher(vm, () => { vm._update(vm._render(), hydrating) }, noop)複製程式碼
將以上用一張序列圖表示也就是:
深入響應式原理 (Observer, watcher)
MVVM 框架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當資料放生變化後,會自動更新對應的DOM節點。 Vue 是怎麼實現的?
以上是來自官網的一張圖。
前面提到在 beforeCreate
與 created
兩個生命週期鉤子函式之間會執行 initState()
方法。
initState() 原始碼裡:
在這個方法裡,會對props, data, computed
等屬性利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將這些屬性全部轉化為 getter/setter
。
我們以 initData()
為例子進行分析:
這裡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proxy(vm, "_data", keys[i])
, 設定vm._data
為代理,具體作用是實現vm.a === vm._data.a
。
在 initData()
最後 會進行 observe(data, this)
。
在observe()裡,既是轉化為 getter/setter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function reactiveGetter () {
const value = getter ? getter.call(obj) : val
// 只有在有Dep.target時才說明是Vue內部依賴收集過程觸發的getter
// 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執行dep.depend(),將watcher(Dep.target的實際值)新增到dep的subs陣列中
// 對於其他時候,比如dom事件回撥函式中訪問這個變數導致觸發的getter並不需要執行依賴收集,直接返回value即可
if (Dep.target) {
dep.depend()
if (childOb) {
// 如果value在observe過程中生成了ob例項,那麼就讓ob的dep也收集依賴
childOb.dep.depend()
}
if (isArray(value)) {
//如果陣列元素也是物件,那麼他們observe過程也生成了ob例項
dependArray(value)
}
}
return value
},
set: function reactiveSetter (newVal) {
var value = getter ? getter.call(obj) : val
if (newVal === value) {
return
}
if (setter) {
setter.call(obj, newVal)
} else {
val = newVal
}
// observe 這個新資料
childOb = observe(newVal)
// 通知到dep 進行資料更新。
dep.notify()
}
})複製程式碼
到這個時候,Observer 監聽已經完成,如果資料更新,我們會進行 dep.notify()
方法:
dep.notify() , 方法裡會執行update()
:
update() , 中會進行queueWatcher()
方法:
queueWatcher()
, 目的是通過 nextTicker
來執行 run()
:
在 run()
裡,其實就是執行 this.get()
方法:
在 get()
方法裡,會執行 this.getter()
, 方法來更新 DOM 。
this.getter()
方法是啥?
再就是上文中所提到的new Watcher(), 的第二個引數。
vm._watcher = new Watcher(vm, () => {
vm._update(vm._render(), hydrating)
}, noop)複製程式碼
而在 new Watcher
構造完成後,會呼叫 this.get()
,觸發 this.getter()
,方法觸發 DOM 更新。
具體可以看watcher.js:
截一個關鍵程式碼部分的圖:
以上,用一張序列圖來表示,既就是:
對以上總結:
- 首先
_init
,對屬性利用Object.defineProperty
,將屬性轉為getter/setter
,在setter
方法裡,會呼叫dep.notify()
。 - 對
vm
設定new Watcher
。 data
變化時,進行資料跟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