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演算法與C++實現
1、遺傳演算法,核心是達爾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進化理論的思想。一個種群,通過長時間的繁衍,種群的基因會向著更適應環境的趨勢進化,適應性強的個體基因被保留,後代越來越多,適應能力低個體的基因被淘汰,後代越來越少。經過幾代的繁衍進化,留下來的少數個體,就是相對能力最強的個體了。
那麼在解決一些問題的時候,我們所學習的便是這樣的思想。比如先隨機創造很多很多的解,然後找一個靠譜的評價體系,去篩選適應性高的解,再用這些適應性高的解衍生出更好的解,然後再篩選,再衍生。反覆迭代一定次數,可以得到近似最優解。
2、首先,我們先看看一個經典組合問題:“揹包問題”
“揹包問題(Knapsack problem)是一種組合優化的NP完全問題。問題可以描述為:給定一組物品,每種物品都有自己的重量和價格,在限定的總重量內,我們如何選擇,才能使得物品的總價格最高。問題的名稱來源於如何選擇最合適的物品放置於給定揹包中。”
這個問題的衍生簡化問題“0-1揹包問題” 增加了限制條件:每件物品只有一件,可以選擇放或者不放,更適合我們來舉例這樣的問題如果數量少,當然最好選擇窮舉法
比如一共3件商品,用0表示不取,1表示取,那麼就一共有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這樣8種方案,然後讓計算機去累加和,與重量上限比較,留下來的解裡取最大即可。
但如果商品數有300,3000,甚至3w種呢,計算量太大窮舉法可能就不適用了,這時如果遺傳演算法使用得當,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幫我們找到近似的最優解,我們繼續往下看:
新的問題是12件商品的0-1揹包問題
我們先讓計算機隨機產生1000個12位的二進位制數。把總重量超過揹包上限的解篩掉,剩下的兩兩一對隨機交換“基因片段”產生下一代
交換前:
0000 1100 1101
0011 0101 0101
交換後:
0000 0101 1101
0011 1100 0101
再篩選,再交配,如此反覆幾代,留下的“基因型“差不多就是最好的了,如此這般與生物進化規律是一樣的。
同時,在生物繁殖過程中,新產生的基因是有一定機率突變的,這是很多優良性狀的重要來源,遺傳演算法中可也不能忽略它
比如:
變異前:
000101100101
變異後:
000101110101
產生突變的位置,就是一個概率問題。在設計演算法的時候,會給每個基因位設定一個突變概率(當然是非常了)同樣的在基因交換階段交換哪些基因呢,也是一個演算法設定問題。
3、總結一下,遺傳演算法應該有
三個基本操作:選擇,交叉,變異
一.適度函式
適度函式其實就是指解的篩選標準,比如上文所說的把所有超過上限重量的解篩選掉,但是不是有更好的篩選標準呢?這將直接影響最後結果的接近程度以及求解所耗費的時間,所以設定一個好的適度函式很重要
二.選擇
在遺傳演算法中選擇也是個概率問題,在解的範圍中適應度更高的基因型有更高的概率被選擇到。所以,在選擇一些解來產生下一代時,一種常用的選擇策略是“比例選擇”,也就是個體被選中的概率與其適應度函式值成正比。假設群體的個體總數是M,那麼那麼一個體Xi被選中的概率為f(Xi)/( f(X1) + f(X2) + …….. + f(Xn) )。常用的選擇方法――輪盤賭(Roulette Wheel Selection)選擇法。
三.交叉
在均等概率下基因位點的交叉,衍生出新的基因型。上述例子中是通過交換兩個基因型的部分”基因”,來構造兩個子代的基因型。
四.變異
在衍生子代的過程中,新產生的解中的“基因型”會以一定的概率出錯,稱為變異。變異發生的概率設定為Pm,記住該概率是很小的一個值。因為變異是小概率事件!
五.基本遺傳演算法優化
為了防止進化過程中產生的最優解被變異和交叉所破壞。《遺傳演算法原理及應用》介紹的最優儲存策略是:即當前種群中適應度最高的個體不參與交叉運算和變異運算,而是用它來替換掉本代群體中經過交叉、變異等遺傳操作後所產生的適應度最低的個體。
遺傳演算法的優點:
1、 與問題領域無關且快速隨機的全域性搜尋能力。傳統優化演算法是從單個初始值迭代求最優解的;容易誤入區域性最優解。遺傳演算法從串集開始搜尋,覆蓋面大,利於全域性擇優。
2、 搜尋從群體出發,具有潛在的並行性,可以進行多個個體的同時比較,魯棒性高!
3、 搜尋使用評價函式啟發,過程簡單。
4、使用概率機制進行迭代,具有隨機性。遺傳演算法中的選擇、交叉和變異都是隨機操作,而不是確定的精確規則。這說明遺傳演算法是採用隨機方法進行最優解搜尋,選擇體現了向最優解迫近,交叉體現了最優解的產生,變異體現了全域性最優解的覆蓋。
5、具有可擴充套件性,容易與其他演算法結合。遺傳演算法求解時使用特定問題的資訊極少,僅僅使用適應值這一資訊進行搜尋,並不需要問題導數等與問題直接相關的資訊。遺傳演算法只需適應值和串編碼等通用資訊,故幾乎可處理任何問題,容易形成通用演算法程式。
6、具有極強的容錯能力。遺傳演算法的初始串集本身就帶有大量與最優解甚遠的資訊;通過選擇、交叉、變異操作能迅速排除與最優解相差極大的串;這是一個強烈的濾波過程;並且是一個並行濾波機制。故而,遺傳演算法有很高的容錯能力。
遺傳演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域性搜尋能力,可以快速地將解空間中的全體解搜尋出,而不會陷入區域性最優解的快速下降陷阱;並且利用它的內在並行性,可以方便地進行分散式計算,加快求解速度。
遺傳演算法的缺點:
1、遺傳演算法的程式設計實現比較複雜,首先需要對問題進行編碼,找到最優解之後還需要對問題進行解碼
2、三個運算元的實現也有許多引數,如交叉率和變異率,並且這些引數的選擇嚴重影響解的品質,而目前這些引數的選擇大部分是依靠經驗
3、沒有能夠及時利用網路的反饋資訊,故演算法的搜尋速度比較慢,要得要較精確的解需要較多的訓練時間
4、演算法對初始種群的選擇有一定的依賴性(下圖所示),能夠結合一些啟發演算法進行改進
5、演算法的並行機制的潛在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這也是當前遺傳演算法的一個研究熱點方向。
同時,遺傳演算法的區域性搜尋能力較差,導致單純的遺傳演算法比較費時,在進化後期搜尋效率較低。在實際應用中,遺傳演算法容易產生過早收斂的問題。採用何種選擇方法既要使優良個體得以保留,又要維持群體的多樣性,一直是遺傳演算法中較難解決的問題。-------------------------我------是------分------割--------線------------------------------------------------------------
下面舉例來說明遺傳演算法用以求函式最大值
函式為y = -x2+ 5的最大值,-32<=x<=31
一、編碼以及初始種群的產生
編碼採用二進位制編碼,初始種群採用矩陣的形式,每一行表示一個染色體,每一個染色體由若干個基因位組成。關於染色體的長度(即基因位的個數)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比如說根據要求極值的函式的情況,本文-32<=X<=31,該範圍內的整數有64個,所以可以取染色體長度為6,(26=64)。綜上所述,取染色體長度為6,前5個二進位制構成該染色體的值(十進位制),第6個表示該染色體的適應度值。若是所取得染色體長度越長,表示解空間搜尋範圍越大,對應的是待搜尋的X範圍越大。關於如何將二進位制轉換為十進位制,文後的C程式碼中函式x即為轉換函式。
初始種群結構如下圖所示:
該初始種群共有4個染色體,第1列表示各個染色體的編號,第2列表示該染色體值的正負號,0表示正,1表示負。第3列到第7列為二進位制編碼,第8列表示各個染色體的適應度值。第2列到第7列的0-1值都是隨機產生的。
二、適應度函式
一般情況下,染色體(也叫個體,或一個解)的適應度函式為目標函式的線性組合。本文直接以目標函式作為適應度函式。即每個染色體的適應度值就是它的目標函式值,f(x)=-x^2+ 5。
三、選擇運算元
初始種群產生後,要從種群中選出若干個體進行交叉、變異,那麼如何選擇這些個體呢?選擇方法就叫做選擇運算元。一般有輪盤賭選擇法、錦標賽選擇法、排序法等。本文采用排序法來選擇,即每次選擇都選出適應度最高的兩個個體。那麼執行一次選擇操作後,得到的新種群的一部分為下圖所示:
四、交叉運算元
那麼接下來就要對新種群中選出的兩個個體進行交叉操作,一般的交叉方法有單點交叉、兩點交叉、多點交叉、均勻交叉、融合交叉。方法不同,效果不同。本文采用最簡單的單點交叉。交叉點隨機產生。但是交叉操作要在一定的概率下進行,這個概率稱為交叉率,一般設定為0.5到0.95之間。通過交叉操作,衍生出子代,以補充被淘汰掉的個體。交叉後產生的新個體組成的新種群如下:
黑體字表示子代染色體繼承父代個體的基因。
五、變異
變異就是對染色體的基因進行變異,使其改變原來的結構(適應值也就改變),達到突變進化的目的。變異操作也要遵從一定的概率來進行,一般設定為0到0.5之間,即以小概率進行基因突變。這符合自然規律。本文的變異方法直接採取基因位反轉變異法,即0變為1,1變為0。要進行變異的基因位的選取也是隨機的。
六、終止規則
遺傳演算法是要一代一代更替的,那麼什麼時候停止迭代呢?這個規則就叫終止規則。一般常用的終止規則有:若干代後終止,得到的解達到一定目標後終止,計算時間達到一定限度後終止等方法。本文采用迭代數來限制。
程式碼如下所示: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include <iostream>
typedef struct Chrom // 結構體型別,為單個染色體的結構;
{
short int bit[6];//一共6bit來對染色體進行編碼,其中1位為符號位。取值範圍-64~+64
int fit ;//適應值
double rfit;//相對的fit值,即所佔的百分比
double cfit;//積累概率
}chrom;
//定義將會用到的幾個函式;
void *evpop (chrom popcurrent[4]);//進行種群的初始化
int x (chrom popcurrent);
int y (int x);
void *pickchroms (chrom popcurrent[4]);//選擇操作
void *pickchroms_new (chrom popcurrent[4]); // 基於概率分佈
void *crossover (chrom popnext[4]);//交叉操作
void *mutation (chrom popnext[4]);//突變
double r8_uniform_ab ( double a, double b, int &seed );//生成a~b之間均勻分佈的數字
chrom popcurrent [4]; // 初始種群規模為;
chrom popnext [4]; // 更新後種群規模仍為;
void main () // 主函式;
{
int num ; // 迭代次數;
int i ,j, l,Max ,k;
Max=0; // 函式最大值
printf("\nWelcome to the Genetic Algorithm!\n"); //
printf("The Algorithm is based on the function y = -x^2 + 5 to find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function.\n");
enter:printf ("\nPlease enter the no. of iterations\n請輸入您要設定的迭代數 : ");
scanf("%d" ,&num); // 輸入迭代次數,傳送給引數 num;
if(num <1)
goto enter ; // 判斷輸入的迭代次數是否為負或零,是的話重新輸入;
//不同的隨機數可能結果不同??那是當所設定的迭代次數過少時,染色體的基因型過早地陷入區域性最優
srand(time(0));
evpop(popcurrent ); // 隨機產生初始種群;
//是否需要指定x的取值範圍呢?6bit來表示數字,第一位為符號位,5bit表示數字大小。所以,取值範圍為-32~+31
Max = popcurrent[0].fit;//對Max值進行初始化
for(i =0;i< num;i ++) // 開始迭代;
{
printf("\ni = %d\n" ,i); // 輸出當前迭代次數;
for(j =0;j<4; j++)
{
popnext[j ]=popcurrent[ j]; // 更新種群;
}
pickchroms(popnext ); // 挑選優秀個體;
crossover(popnext ); // 交叉得到新個體;
mutation(popnext ); // 變異得到新個體;
for(j =0;j<4; j++)
{
popcurrent[j ]=popnext[ j]; // 種群更替;
}
} // 等待迭代終止;
//對於真正隨機數是需要注意取較大的迭代次數
for(l =0;l<3; l++)
{
if(popcurrent [l]. fit > Max )
{
Max=popcurrent [l]. fit;
k=x(popcurrent [l]);//此時的value即為所求的x值
}
}
printf("\n 當x等於 %d時,函式得到最大值為: %d ",k ,Max);
printf("\nPress any key to end ! " );
flushall(); // 清除所有緩衝區;
getche(); // 從控制檯取字元,不以回車為結束;
}
void *evpop (chrom popcurrent[4]) // 函式:隨機生成初始種群;
{
int i ,j, value1;
int random ;
double sum=0;
for(j =0;j<4; j++) // 從種群中的第1個染色體到第4個染色體
{
for(i =0;i<6; i++) // 從染色體的第1個基因位到第6個基因位
{
random=rand (); // 產生一個隨機值
random=(random %2); // 隨機產生0或者1
popcurrent[j ].bit[ i]=random ; // 隨機產生染色體上每一個基因位的值,或;
}
value1=x (popcurrent[ j]); // 將二進位制換算為十進位制,得到一個整數值;
popcurrent[j ].fit= y(value1); // 計算染色體的適應度值
sum = sum + popcurrent[j ].fit;
printf("\n popcurrent[%d]=%d%d%d%d%d%d value=%d fitness = %d",j, popcurrent[j ].bit[5], popcurrent[j ].bit[4], popcurrent[j ].bit[3], popcurrent[j ].bit[2], popcurrent[j ].bit[1], popcurrent[j ].bit[0], value1,popcurrent [j]. fit);
// 輸出整條染色體的編碼情況,
}
//計算適應值得百分比,該引數是在用輪盤賭選擇法時需要用到的
for (j = 0; j < 4; j++)
{
popcurrent[j].rfit = popcurrent[j].fit/sum;
popcurrent[j].cfit = 0;//將其初始化為0
}
return(0);
}
int x (chrom popcurrent) // 函式:將二進位制換算為十進位制;
{//此處的染色體長度為,其中個表示符號位
int z ;
z=(popcurrent .bit[0]*1)+( popcurrent.bit [1]*2)+(popcurrent. bit[2]*4)+(popcurrent .bit[3]*8)+( popcurrent.bit [4]*16);
if(popcurrent .bit[5]==1) // 考慮到符號;
{
z=z *(-1);
}
return(z );
}
//需要能能夠從外部直接傳輸函式,加強魯棒性
int y (int x)// 函式:求個體的適應度;
{
int y ;
y=-(x *x)+5; // 目標函式:y= - ( x^ 2 ) +5;
return(y );
}
//基於輪盤賭選擇方法,進行基因型的選擇
void *pickchroms_new (chrom popnext[4])//計算概率
{
int men;
int i;int j;
double p;
double sum=0.0;
//find the total fitness of the population
for (men = 0; men < 4; men++ )
{
sum = sum + popnext[men].fit;
}
//calculate the relative fitness of each member
for (men = 0; men < 4; men++ )
{
popnext[men].rfit = popnext[men].fit / sum;
}
//calculate the cumulative fitness,即計算積累概率
popcurrent[0].cfit = popcurrent[0].rfit;
for ( men = 1; men < 4; men++)
{
popnext[men].cfit = popnext[men-1].cfit + popnext[men].rfit;
}
for ( i = 0; i < 4; i++ )
{//產生0~1之間的隨機數
//p = r8_uniform_ab ( 0, 1, seed );//通過函式生成0~1之間均勻分佈的數字
p =rand()%10;//
p = p/10;
if ( p < popnext[0].cfit )
{
popcurrent[i] = popnext[0];
}
else
{
for ( j = 0; j < 4; j++ )
{
if ( popnext[j].cfit <= p && p < popnext[j+1].cfit )
{
popcurrent[i] = popcurrent[j+1];
}
}
}
}
// Overwrite the old population with the new one.
//
for ( i = 0; i < 4; i++ )
{
popnext[i] = popcurrent[i];
}
return(0);
}
void *pickchroms (chrom popnext[4]) // 函式:選擇個體;
{
int i ,j;
chrom temp ; // 中間變數
//因此此處設計的是個個體,所以引數是
for(i =0;i<3; i++) // 根據個體適應度來排序;(冒泡法)
{
for(j =0;j<3-i; j++)
{
if(popnext [j+1]. fit>popnext [j]. fit)
{
temp=popnext [j+1];
popnext[j +1]=popnext[ j];
popnext[j ]=temp;
}
}
}
for(i =0;i<4; i++)
{
printf("\nSorting:popnext[%d] fitness=%d" ,i, popnext[i ].fit);
printf("\n" );
}
flushall();/* 清除所有緩衝區 */
return(0);
}
double r8_uniform_ab( double a, double b, int &seed )
{
{
int i4_huge = 2147483647;
int k;
double value;
if ( seed == 0 )
{
std::cerr << "\n";
std::cerr << "R8_UNIFORM_AB - Fatal error!\n";
std::cerr << " Input value of SEED = 0.\n";
exit ( 1 );
}
k = seed / 127773;
seed = 16807 * ( seed - k * 127773 ) - k * 2836;
if ( seed < 0 )
{
seed = seed + i4_huge;
}
value = ( double ) ( seed ) * 4.656612875E-10;
value = a + ( b - a ) * value;
return value;
}
}
void *crossover (chrom popnext[4]) // 函式:交叉操作;
{
int random ;
int i ;
//srand(time(0));
random=rand (); // 隨機產生交叉點;
random=((random %5)+1); // 交叉點控制在0到5之間;
for(i =0;i< random;i ++)
{
popnext[2].bit [i]= popnext[0].bit [i]; // child 1 cross over
popnext[3].bit [i]= popnext[1].bit [i]; // child 2 cross over
}
for(i =random; i<6;i ++) // crossing the bits beyond the cross point index
{
popnext[2].bit [i]= popnext[1].bit [i]; // child 1 cross over
popnext[3].bit [i]= popnext[0].bit [i]; // chlid 2 cross over
}
for(i =0;i<4; i++)
{
popnext[i ].fit= y(x (popnext[ i])); // 為新個體計算適應度值;
}
for(i =0;i<4; i++)
{
printf("\nCrossOver popnext[%d]=%d%d%d%d%d%d value=%d fitness = %d",i, popnext[i ].bit[5], popnext[i ].bit[4], popnext[i ].bit[3], popnext[i ].bit[2], popnext[i ].bit[1], popnext[i ].bit[0], x(popnext [i]), popnext[i ].fit);
// 輸出新個體;
}
return(0);
}
void *mutation (chrom popnext[4]) // 函式:變異操作;
{
int random ;
int row ,col, value;
//srand(time(0));
random=rand ()%50; // 隨機產生到之間的數;
//變異操作也要遵從一定的概率來進行,一般設定為0到0.5之間
//
if(random ==25) // random==25的概率只有2%,即變異率為,所以是以小概率進行變異!!
{
col=rand ()%6; // 隨機產生要變異的基因位號;
row=rand ()%4; // 隨機產生要變異的染色體號;
if(popnext [row]. bit[col ]==0) // 1變為;
{
popnext[row ].bit[ col]=1 ;
}
else if (popnext[ row].bit [col]==1) // 0變為;
{
popnext[row ].bit[ col]=0;
}
popnext[row ].fit= y(x (popnext[ row])); // 計算變異後的適應度值;
value=x (popnext[ row]);
printf("\nMutation occured in popnext[%d] bit[%d]:=%d%d%d%d%d%d value=%d fitness=%d", row,col ,popnext[ row].bit [5],popnext[ row].bit [4],popnext[ row].bit [3],popnext[ row].bit [2],popnext[ row].bit [1],popnext[ row].bit [0],value, popnext[row ].fit);
// 輸出變異後的新個體;
}
return(0);
}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遺傳演算法過程中需要較大的種群數量或者設定較高的迭代次數,否則容易過早地到達穩態。
如在計算方程y=-x^2+5的最大值時,所選擇的是以6bit來對個體進行編碼,其中1bit為符號位。所以,基因型的範圍為-32~+31。
而且選擇的個體數量為4個,易於過早到達平衡。如下圖所示,所設定的迭代次數為20,但是在迭代兩次就已經使得個體無差異,無法再繼續以交叉組合出更高適應性的基因型。唯一可以期望的是基因突變,但是突變所設定的是小概率事件,本文所設定的約為2%。那麼需要增大迭代次數,以增大基因突變的次數,以避免過早陷入最優。
本文參考:
http://www.codeproject.com/Articles/10417/Genetic-Algorithm
http://blog.csdn.net/xujinpeng99/article/details/6211597
相關文章
- 遺傳演算法詳解與實驗演算法
- Python-遺傳演算法君主交叉程式碼實現Python演算法
- 遺傳演算法演算法
- 智慧優化演算法——python實現免疫遺傳演算法的影像擬合優化演算法Python
- NDT演算法詳解與C++實現演算法C++
- 遺傳演算法的基本框架演算法框架
- python遺傳演算法(詳解)Python演算法
- 遺傳演算法(一):Basic GA演算法
- 10分鐘搞懂遺傳演算法演算法
- 人工智慧 (13) 遺傳演算法人工智慧演算法
- 如何學習python遺傳演算法?Python演算法
- C++實現Prim演算法C++演算法
- 多目標遺傳演算法NSGA-Ⅱ與其Python實現多目標投資組合優化問題演算法Python優化
- 遺傳演算法組卷使用心得演算法
- 遺傳演算法解決TSP問題演算法
- 快速排序演算法C++實現排序演算法C++
- 粒子群演算法和遺傳演算法的比較演算法
- 用遺傳演算法進行特徵選擇演算法特徵
- 遺傳演算法求解TSP問題(python版)演算法Python
- Unity中利用遺傳演算法訓練MLPUnity演算法
- 透過MATLAB分別對比二進位制編碼遺傳最佳化演算法和實數編碼遺傳最佳化演算法Matlab演算法
- 最小生成樹的性質與prim演算法(C++實現)演算法C++
- 利用遺傳演算法庫DEAP優化交易策略演算法優化
- 使用MPI並行化遺傳演算法框架GAFT並行演算法框架
- 利用遺傳學演算法求解工作分配問題演算法
- 遺傳演算法解決旅行商問題(TSP)演算法
- c++實現的模擬退火演算法C++演算法
- C++實現蠻力最近對演算法C++演算法
- C++筆記——C++基本思想與實現(一)C++筆記
- QT:用QWebSocket實現webchannel,實現C++與HTML通訊QTWebC++HTML
- 遺傳演算法解決函式最佳化問題演算法函式
- 【演算法】遺傳演算法GA中幾種交叉運算元小結演算法
- c++語法拾遺,一些細節與特性C++
- RSA演算法與Python實現演算法Python
- KNN演算法推理與實現KNN演算法
- c++指標傳遞與引用傳遞C++指標
- 【生物筆記】遺傳筆記
- MATLAB實戰系列(十一)-多種群遺傳演算法的函式優化演算法(附MATLAB程式碼)Matlab演算法函式優化
- 設計模式——原型模式(C++)——演算法實現設計模式原型C++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