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邊緣化的“卓越亞馬遜”
巨集毅
據傳,卓越亞馬遜公共關係總監高超已於日前正式離職。這樣一個訊息讓我對這家B2C網站重新關注了一下,我發現,對於卓越亞馬遜中高層變動來說,這是第二次,之前走的是分管圖書業務的副總裁石濤(6月份)。另外據說不久前,卓越亞馬遜公關部的一名公關經理也被騰訊挖走了。
曾經作為B2C模式代表的卓越網,自從被亞馬遜收購後似乎一直表現不佳,反而像噹噹、Vancl,甚至樂淘網、走秀網等都表現得可圈可點。收購後成為跨國公司的身份改變,讓它也沾染了諸多IT跨國企業的通病—水土不服。業內有目共睹的是,被亞馬遜收購及改名以來,卓越亞馬遜在市場份額的擴充、品牌影響力的提升、使用者體驗的改善等方面,並未有較大改觀。卓越亞馬遜的現狀讓人一下子想到的是曾經的“易趣”。
1、跨國公司的流弊
據聞,“卓越”變成“卓越亞馬遜”,採用的是跨國公司玩法,好“大”而無“功”。試想一下,凡事都採用最好的後臺系統,最豪華的團隊,管理和運營成本都成倍激增了,而在本土的採購上卻並無明顯優勢,又要跟進噹噹網等的價格戰,所以導致卓越亞馬遜一度夾在噹噹跟淘寶之間疲於應付,迄今一直處於虧損之中。
流弊之深能到什麼程度呢?一個小事例足以說明一切。例如“卓越的圖書排行榜已經很久沒有更新。據悉這是因為相關資料需要首先傳到美國,那邊稽核通過後再傳回來,才能開始更新。”因此媒體評價說,隔海遙控給卓越帶來了決策鏈沉長、執行力欠靈活等流弊。這點跟當年的易趣相似,據報導,易趣當年就曾為了辦公桌椅的購置問題而向美國總部請示。
2、“卓越亞馬遜”帶來了什麼?
曾經MySpace進軍中國的時候,我們以為其會再現在國外的無限風光。結果呢?1年的時間,其掌舵人去了139,成了移動旗下的大將,而國內是kaixin001與kaixin打得熱鬧。對於“卓越亞馬遜”,我們問“它帶來了什麼?”。
其實這些跨國公司無一例外並沒有帶來什麼。他們引以為傲的創新,早在他們還沒有進入中國的時候,就已經被中國的同行模仿、複製過來了,當他們大張旗鼓地來到中國的時候,其本土的同行早已經把根深植入中國的網際網路土壤裡。精髓被人家學去了,優勢不如人家,在浪費金錢和缺乏執行力上等方面又無一例外地沾染通病,最後,被邊緣化成為必然。就卓越來說,有分析稱,卓越的百貨品類很多集中在毛利低、佔庫存且運輸成本高的3C數碼,與京東商城比起來,並不佔優勢,反而成為了其虧損源。
3、我們是否還需要新的“卓越亞馬遜”?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的國內網際網路,似乎不再需要早期的那種跨國公司複製照搬成功國外模式的做法。簡單地地說,國外有的,我們基本都有了,誰讓網際網路的世界是平的呢!
但是,換一個角度思考,國內的網際網路並非是拒絕這種跨國公司式的發展,而是拒絕低執行力和缺乏變通、創新的團隊,也就是說,它拒絕的並非是“外國公司”,而是落後的競爭者。這是我們國內網際網路的進步。
附錄:卓越亞馬遜
卓越網創立於2000年,為客戶提供各類圖書、音像、軟體、玩具禮品、百貨等商品。2004年8月亞馬遜全資收購之,此後新公司稱“卓越亞馬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