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維護常用命令之sar
linux(redhat5.5) 系統維護常用命令之sar
sar 命令列的常用格式: sar [options] [-A] [-o file] t [n]
n和t 兩個引數組合起來定義取樣間隔和次數,t為取樣間隔,是必須有的引數,n為取樣次數,是可選的,預設值是1
-o file表示將命令結果以存放在檔案中,file是檔名
-A:所有報告的總和。
-u:CPU利用率
-v:程式、I節點、檔案和鎖表狀態。
-d:硬碟使用報告。
-r:沒有使用的記憶體頁面和硬碟塊。
-g:串列埠I/O的情況。
-b:緩衝區使用情況。
-a:檔案讀寫情況。
-c:系統呼叫情況。
-R:程式的活動情況。
-y:終端裝置活動情況。
-w:系統交換活動。
Eg1:CPU統計資料:使用命令列 sar -u t n
每10秒取樣一次,連續取樣5次,觀察CPU的使用情況,並將取樣結果以不同格式的檔案形式存入當前目錄下的檔案cpu.txt中:
[root@primary ~]# sar -u 10 5 -o cpu.txt
Linux 2.6.18-92.el5 (primary) 02/10/2011
05:12:04 AM 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05:12:14 AM all 0.19 0.00 0.75 0.00 0.00 99.06
05:12:24 AM all 6.38 0.00 4.32 0.19 0.00 89.12
05:12:34 AM all 0.19 0.00 0.47 0.09 0.00 99.25
05:12:44 AM all 0.19 0.00 0.56 0.00 0.00 99.25
05:12:54 AM all 0.28 0.00 1.03 0.09 0.00 98.60
Average: all 1.44 0.00 1.42 0.07 0.00 97.06
顯示內容包括:
%usr:CPU處在使用者模式下的時間百分比。
%nice:執行正常程式所花的時間
%system:在核心模式(系統)中執行程式所花的時間
%iowait:沒有程式在該CPU上執行時,處理器等待I/O完成的時間
%idle:沒有程式在該CPU上執行的時間(CPU空閒時間百分比)
在顯示中:%idle值高,表示CPU較空閒,如果%idle值高但系統響應慢時,有可能是CPU等待分配記憶體,此時應加大記憶體容量。%idle值如果持續低於10,那麼系統的CPU處理能力相對較低,表明系統中最需要解決的資源是CPU。
如果要檢視檔案cpu.txt中的內容,則需鍵入如下sar命令:[root@primary ~]# sar -u -f cpu.txt .sar命令即可以實時取樣,又可以對以往的取樣結果進行查詢。
Eg2:程式和檔案鎖的狀態:使用命行sar -v t n
每10秒取樣一次,連續取樣5次,觀察核心表的狀態,需鍵入如下命令:
[root@primary ~]# sar -v 10 5
Linux 2.6.18-92.el5 (primary) 02/10/2011
05:18:32 AM dentunusd file-sz inode-sz super-sz %super-sz dquot-sz %dquot-sz rtsig-sz %rtsig-sz
05:18:42 AM 12663 5610 9667 0 0.00 0 0.00 0 0.00
05:18:52 AM 12659 5610 9659 0 0.00 0 0.00 0 0.00
05:19:02 AM 12659 5610 9659 0 0.00 0 0.00 0 0.00
05:19:12 AM 12659 5610 9659 0 0.00 0 0.00 0 0.00
05:19:22 AM 12663 5610 9667 0 0.00 0 0.00 0 0.00
Average: 12661 5610 9662 0 0.00 0 0.00 0 0.00
顯示內容包括:
file-sz: 目前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檔案表的表項數,由核心引數MAX-FILE控制。
inod-sz:目前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i節點表的表項數,由核心引數 MAX-INODE控制。
Eg3:磁碟I/O統計資料:
a 使用命行sar -d t n
每10秒取樣一次,連續取樣5次,報告裝置使用情況,需鍵入如下命令:
[root@primary ~]# sar -d 10 5
Linux 2.6.18-92.el5 (primary) 02/10/2011
05:20:31 AM DEV tps rd_sec/s wr_sec/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05:20:41 AM dev8-0 1.59 15.72 32.18 30.12 0.00 1.94 1.71 0.27
05:20:41 AM dev22-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5:20:41 AM DEV tps rd_sec/s wr_sec/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05:20:51 AM dev8-0 1.31 0.00 51.78 39.43 0.00 1.00 1.00 0.13
05:20:51 AM dev22-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5:20:51 AM DEV tps rd_sec/s wr_sec/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05:21:01 AM dev8-0 6.65 0.75 114.61 17.35 0.03 5.03 0.99 0.66
05:21:01 AM dev22-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5:21:01 AM DEV tps rd_sec/s wr_sec/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05:21:11 AM dev8-0 0.94 0.00 23.20 24.80 0.00 1.00 1.00 0.09
05:21:11 AM dev22-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5:21:11 AM DEV tps rd_sec/s wr_sec/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05:21:21 AM dev8-0 2.34 1.50 58.48 25.60 0.00 1.24 1.20 0.28
05:21:21 AM dev22-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Average: DEV tps rd_sec/s wr_sec/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Average: dev8-0 2.57 3.60 56.04 23.24 0.01 3.25 1.12 0.29
Average: dev22-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顯示內容包括:
DEV: sar命令正在監視的塊裝置的名字。
tps:每秒傳輸數(或者每秒IO數)
rd_sec/s:每秒512位元組讀取數
wr_sec/s:每秒512位元組寫入數
512只是一個測量單位,不表示所有磁碟I/O均使用512位元組塊。DEV列是dev#-#格式的磁碟裝置,其中第一個#是裝置主編號,第二個#是次編號或者連續編號。對於大於2.5的核心,sar使用次編號。例如,在sar -d輸出中看到的dev3-0和dev3-1。它們對應於/dev/hda和/dev/hdal。請看/dev中的以下各項:
b 使用命行sar -b t n
每30秒取樣一次,連續取樣5次,報告緩衝區的使用情況,需鍵入如下命令:
[root@primary ~]# sar -b 10 5
Linux 2.6.18-92.el5 (primary) 02/10/2011
05:24:14 AM tps rtps wtps bread/s bwrtn/s
05:24:24 AM 3.00 0.09 2.91 0.75 90.81
05:24:34 AM 2.90 0.00 2.90 0.00 38.91
05:24:44 AM 2.62 0.09 2.53 0.75 38.99
05:24:54 AM 1.31 0.00 1.31 0.00 31.49
05:25:04 AM 0.75 0.00 0.75 0.00 20.22
Average: 2.12 0.04 2.08 0.30 44.07
顯示內容包括:
bread/s: 每秒從硬碟讀入系統緩衝區buffer的物理塊數。
Eg4: 網路統計資料:sar提供四種不同的語法選項來顯示網路資訊。-n選項使用常用的開關:DEV、EDEV、SOCK和ALL。
DEV顯示網路介面資訊,EDEV顯示關於網路錯誤的統計資料,SOCK顯示套接字資訊,ALL顯示所有開關。
它們可以單獨或者一起使用。
a 使用命行sar -n DEV
[root@primary ~]# sar -n DEV
Linux 2.6.18-92.el5 (primary) 02/10/2011
04:59:59 AM LINUX RESTART
05:10:01 AM IFACE rxpck/s txpck/s rxbyt/s txbyt/s rxcmp/s txcmp/s rxmcst/s
05:20:01 AM lo 0.41 0.41 31.20 31.20 0.00 0.00 0.00
05:20:01 AM eth0 15.41 0.30 1287.54 56.27 0.00 0.00 0.00
05:20:01 AM sit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5:30:01 AM lo 0.44 0.44 39.88 39.88 0.00 0.00 0.00
05:30:01 AM eth0 21.99 0.28 1594.55 48.00 0.00 0.00 0.00
05:30:01 AM sit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5:40:01 AM lo 0.44 0.44 39.78 39.78 0.00 0.00 0.00
05:40:01 AM eth0 20.16 0.12 1541.92 27.89 0.00 0.00 0.00
05:40:01 AM sit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Average: lo 0.43 0.43 36.95 36.95 0.00 0.00 0.00
Average: eth0 19.18 0.23 1474.67 44.05 0.00 0.00 0.00
Average: sit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IFACE:LAN介面
rxpck/s:每秒鐘接收的資料包
txpck/s:每秒鐘傳送的資料包
rxbyt/s:每秒鐘接收的位元組數
txbyt/s:每秒鐘傳送的位元組數
rxcmp/s:每秒鐘接收的壓縮資料包
txcmp/s:每秒鐘傳送的壓縮資料包
rxmcst/s:每秒鐘接收的多播資料包
b 使用命行sar -n EDEV
顯示系統中所有網路介面的統計資訊。網路卡的吞吐量是否過載以及網路是否穩定,是否出現丟包情況
[root@primary ~]# sar -n EDEV
Linux 2.6.18-92.el5 (primary) 02/10/2011
04:59:59 AM LINUX RESTART
05:10:01 AM IFACE rxerr/s txerr/s coll/s rxdrop/s txdrop/s txcarr/s rxfram/s rxfifo/s txfifo/s
05:20:01 AM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5:20:01 AM eth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5:20:01 AM sit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5:30:01 AM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5:30:01 AM eth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5:30:01 AM sit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Average: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Average: eth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Average: sit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顯示內容包括:
IFACE:LAN介面
rxerr/s:每秒鐘接收的壞資料包
txerr/s:每秒鐘傳送的壞資料包
coll/s:每秒衝突數
rxdrop/s:因為緩衝充滿,每秒鐘丟棄的已接收資料包數
txdrop/s:因為緩衝充滿,每秒鐘丟棄的已傳送資料包數
txcarr/s:傳送資料包時,每秒載波錯誤數
rxfram/s:每秒接收資料包的幀對齊錯誤數
rxfifo/s:接收的資料包每秒FIFO過速的錯誤數
txfifo/s:傳送的資料包每秒FIFO過速的錯誤數
C 使用命行sar -n SOCK
[root@primary ~]# sar -n SOCK
Linux 2.6.18-92.el5 (primary) 02/10/2011
04:59:59 AM LINUX RESTART
05:10:01 AM totsck tcpsck udpsck rawsck ip-frag
05:20:01 AM 133 11 6 0 0
05:30:01 AM 133 11 6 0 0
05:40:01 AM 122 11 4 0 0
Average: 129 11 5 0 0
totsck:使用的套接字總數量
tcpsck:使用的TCP套接字數量
udpsck:使用的UDP套接字數量
rawsck:使用的raw套接字數量
ip-frag:使用的IP段數量
sar命令的用法頗多,需要幾個sar命令結合起來使用,當CPU存在瓶頸,可用sar -u 和sar -q來看,當I/O存在瓶頸,可用sar -b、sar -u和 sar-d來看.
同時還可以結合vmstat和iostat來檢視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0976446/viewspace-68713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管理與維護Linux系統Linux
- Linux之sar命令Linux
- Linux(六):系統運維常用命令Linux運維
- 專案二 管理與維護Linux系統Linux
- 專案二 管理與維護Linux系統Linux
- Linux系統常用命令Linux
- UPS系統維護方法
- Linux基礎命令---sar顯示系統活動資訊Linux
- Linux系統管理-常用命令Linux
- Linux 運維常用命令Linux運維
- 系統維護工具:TinkerTool System for MacMac
- System Toolkit Mac系統維護工具Mac
- Linux系統常用命令速查手冊Linux
- win10怎麼關閉系統維護_win10系統維護的關閉方法Win10
- System Toolkit Mac(Mac系統維護工具)Mac
- TinkerTool System for mac(系統深度維護工具)Mac
- System Toolkit for mac(系統維護軟體)Mac
- System Toolkit for Mac(Mac系統維護工具)Mac
- 系統清理維護工具MacBooster 8 macMac
- Solaris系統與Linux系統常用命令的區別介紹Linux
- FREQUENTIS3020X 內話系統維護S3
- System Toolkit for Mac(mac系統維護軟體)Mac
- mac系統清理維護工具MacBooster Mac版Mac
- nginx 重定向到系統維護頁面Nginx
- 物聯網教程Linux系統程式設計——特殊程式之守護程式Linux程式設計
- AirNet備用ATC系統維護筆記(二)AI筆記
- mac系統設定維護工具:TinkerTool System for MacMac
- AirNet備用ATC系統維護筆記(四)AI筆記
- AirNet備用ATC系統維護筆記(三)AI筆記
- System Toolkit for Mac(系統維護工具)中文版Mac
- 系統維護工具;System Toolkit 中文啟用版
- Fortinet運用前沿IT思維,保護OT系統
- linux常用命令解析三(常用系統工作命令cal)Linux
- linux系統基礎的優化以及常用命令Linux優化
- 如何檢視Linux系統版本?常用命令有哪些?Linux
- Windows 10系統運維之OpenSSHWindows運維
- Linux系統的安全設定有什麼?Linux運維Linux運維
- Linux運維常用命令有哪些?Linux學習教程(三)Linux運維
- Linux運維常用命令有哪些?Linux基礎入門Linux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