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與例項在系統中的應用

wxwall發表於2024-05-25

模板與例項在系統中的應用

模板是什麼

模板定義了通用的結構和行為,包含了一系列方法和屬性,這些方法和屬性為系統提供了參考。

例項是什麼

例項是模板的具體實現,繼承了模板的結構和行為,併為模板中的抽象和屬性提供了實現。

模板是定義系統有什麼功能,例項就是這些功能的具體實現。在系統設計上,如何識別出產品描述的需要什麼功能和如何實現功能這點上,如果有理論支撐,將規避不少系統設計的坑。

例如

產品需要設計一個會員系統,使用者在系統下單購買了年卡商品就會開通會員。
需求如何轉化成系統設計
我們需要設計一個後端操作介面,讓運營能夠配置對應的年卡商品。

使用者在下單時,訂單裡有年卡商品,就要給使用者生成一個會員。

在這個描述中,運營建立的每一條記錄為模板,使用者按模板生成的每一條記錄為例項。

那麼開通會員是我們的例項,而建立例項需要使用者下單購買了年卡商品,那麼購買動作是發起建立例項的開始,購買年卡商品是建立例項的條件

後續,如果會員系統要指定使用者購買指定商品就開通會員。
那麼模板上就是指定使用者和指定商品。
例項化會員的時候,判斷條件就多了指定使用者和指定商品的判斷。

總結出4個要素

  1. 模板

  2. 例項

  3. 動作

  4. 條件

線下門店做會員日活動,要求每個門店能夠自主決定做會員日的日期和選擇什麼樣的禮品,系統怎麼設計?

例項:會員日活動
條件:選擇日期、選擇禮品
動作:門店建立
模板:日期選擇區間,可供選擇的禮品列表

這幾個條件就能設計出一個系統雛形,現實場景中,功能特別多,當功能多了以後,就會有各種分類、組合等組成一個龐大且複雜的系統。
對於這種功能越來越多,組合方式也越來越多的情況,類似於設計模式中的factory,建立複雜例項不是簡單的new出來,而是需要各種資料協調,有些例項建立只需要簡單幾個引數,有得需要藉助其他平臺的資料才能完成。對於使用者來說,不需關心繫統是如何建立的,只需要關心自己關心的業務即可。

當業務再複雜點,還是每個門店能自主建立會員日活動,但每個會員日活動又不一樣。比如有些需要送禮品,有些不需要送禮品,這時候的解法如下。

例項:會員日活動
條件:選擇日期、選擇禮品
動作:門店建立
模板:日期選擇區間,活動A可選禮品,活動B不可選禮品

來到這一步,就發現,業務變化的條件不是建立例項上,而是建立例項的源頭,模板的變化導致例項化也要跟著變,那麼我們的解決辦法是什麼了,參考抽象工廠模式。

首先,工廠模式是模板+資料生成例項,那麼抽象工廠模式就是不同條件的模板 + 資料生成不同型別例項。關鍵點是要生成功能相似物件,只是抽象工廠多了變數,建立者本身是不同型別的,在建立工廠時,需要將變數作為條件。

模板與例項是一種建立型設計,是設計模式中的工廠模式,業務的變化無限,但設計有限。將業務語言翻譯成系統語言,一套成熟的方法論能保證系統非常強大且容易維護。

這套理論,延展到領域模型、資料表設計、程式碼實現也同樣適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