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索引:HBase介紹和架構

情情說發表於2018-06-07

最近有個需求,要修改現有儲存結構,涉及查詢條件和查詢效率的考量,看了幾篇索引和HBase相關的文章,回憶了相關知識,結合專案需求,說說自己的理解和總結。

前幾篇文章重點介紹MySQL索引相關的知識,從索引優點、索引結構演化過程,到SQL查詢過程、執行計劃,再到最後的索引優化,錯過的朋友可以回顧下前幾篇文章:

  1. 索引結構和資料定位過程
  2. 查詢過程和高階查詢
  3. 執行計劃詳細介紹
  4. 索引優化

後面會開始介紹HBase索引相關的,和MySQL對比下,以加深對索引的理解,本篇先介紹下HBase,它的一些特性和整體架構,為後面介紹索引做準備,通過介紹,你會了解到:

  • 為什麼會出現HBase
  • HBase的特性
  • HBase的整體架構

部分內容摘錄了幾個博友的文章,最後會給出文章連結,感謝他們的精彩分析。

為什麼會出現HBase

任何一個技術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瞭解它為什麼出現,以及它解決了什麼問題,更有助於理解它的特性和設計思想。

MySQL瓶頸

MySQL是一個關係型資料庫,有很高的資料一致性和永續性保證,當訪問量特別高時,特別是寫入操作,會有很大的O效能瓶頸。

雖然可以通過主從讀寫分離、分庫分表的方式解決,但隨著資料量不斷增大、併發不斷增高,MySQL應用開發越來越複雜,也越來越具有技術挑戰性。

另外,分表分庫的規則的設定都是需要經驗的,雖然有Cobar、MyCat、Sharding-JDBC、TDDL、DBProxy中介軟體層來遮蔽開發者的複雜性,但是避免不了整個架構的複雜性。

分庫分表的子庫到一定階段又面臨擴充套件問題,需求的變更可能又需要一種新的sharding。

MySQL的擴充套件性差、大資料下IO壓力大、表結構更改困難,正是MySQL開發人員面臨的問題,也是MySQL的瓶頸。

雖然有這些瓶頸,但對資料一致性要求特別高的業務,還是要使用它,但是有的應用場景不需要太高的一致性,在大資料量、高併發的業務中,可以選擇其他儲存方案。

NOSQL的出現

NoSQL資料庫種類繁多,但是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去掉關聯式資料庫的關係型特性,資料之間無關係,這樣就非常容易擴充套件。

NOSQL有如下特點:

  • 模式自由:不像傳統的關係型資料庫需要定義資料庫、資料表等結構才可以存取資料,資料表中的每一條記錄都可能有不同的屬性和格式;
  • 逆正規化:去除約束,降低事務要求,更利於資料的分散式儲存,與MySQL正規化相反;
  • 多分割槽儲存:儲存在多個節點上,很好地進行水平擴充套件,提高資料的讀、寫效能;
  • 多副本非同步複製:為了保證資料的安全性,會儲存資料的多個副本;
  • 彈性可擴充套件:可以在系統執行過程中動態的增刪節點,資料自動平衡移動,不需要人工的干預操作;
  • 軟事務:事務是關係型資料庫的一個特點,NoSQL資料庫不能完全滿足事務的ACID特性,但是能保證事務的最終一致性;

NOSQL有一些理論支援:

  • CAP理論:就是平衡一致性、可用性、分割槽容錯性,因為最多隻能同時實現2個,需要做平衡取捨;
  • BASE模型:Basically Availble 基本可用,Soft state 狀態可以有一段時間不同步,Eventual Consistency 最終一致性,不保證在任意時刻任意節點上的同一份資料都是相同的,但是隨著時間的遷移,不同節點上的同一份資料總是在向趨同的方向變化;

放上網上的一張圖,可以看到不同資料庫測試點不同:

CAP

上圖也根據顏色區分了不同的資料模型,這裡簡單總結下。

關係型資料庫:一直在介紹的MySQL,就不說了;

鍵值:內容快取,主要用於處理大量資料的高訪問負載,查詢速度快,但資料無結構化,通常只被當作字串或者二進位制資料,比如Redis、MemcacheDB;

列儲存資料庫:分散式的檔案系統,按列儲存,針對某一列或者某幾列的查詢有非常大的IO優勢,以列簇式儲存,將同一列資料存在一起,查詢速度快,可擴充套件性強,更容易進行分散式擴充套件,但功能相對侷限,比如BigTable、HBase、Cassandra;

文件型資料庫:儲存類似JSON格式的內容,可對某些欄位建立索引功能,是最像關係型的資料庫,Key-Value對應的鍵值對,Value為結構化資料,資料結構要求不嚴格,表結構可變,但查詢效能不高,而且缺乏統一的查詢語法,比如MongoDB、CouchDB;

HBase產生背景

上面提到,隨著資料規模越來越大,大量業務場景開始考慮資料儲存的水平擴充套件,海量資料量儲存成為提升應用效能的瓶頸,單臺機器無法負載海量的資料處理,隨之而來的出現了很多的分散式儲存解決方案,HBase就是其中之一。

HBase--DataBase on Hadoop,基於分散式檔案系統上面建立的資料庫,HBase是面向列的開源資料庫。

開源團隊根據2008年Google釋出了一篇關於Google搜尋引擎BigTable的核心思想的論文,實現了基於分散式檔案系統的列資料庫。

隨後加入Apache基金會,成為Hadoop生態圈中的頂級專案被大家熟知。

HBase的特性

高效能

HBase中儲存了一套HDFS的索引,通過表名->行健->列族->列限定符->時間版本這一套索引來定位資料的位置,HBase為每一列資料維護了一套索引規則,對於具體某一具體條資料的查詢可以非常快速的通過B+樹定位資料儲存位置並將其取出。

另外,HBase通常以叢集部署,資料被分散到多個節點儲存,當客戶端發起查詢請求的時候,叢集裡面多個節點並行執行查詢操作,最後將不同節點的查詢結果進行合併返回給客戶端,提高IO效能。

高可用

HBase叢集中任意一個節點當機都不會導致叢集癱瘓。這取決於兩方面原因:

第一方面,ZooKeeper解決了HBase中心化問題;

另一方面,HBase將資料存放在HDFS上面,HDFS的資料冗餘存放在不同節點,一個節點癱瘓可從其他節點取得資料,保證了HBase的高可用。

易擴充套件

Hbase的擴充套件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基於上層處理能RegionServer的擴充套件,一個是基於儲存的擴充套件HDFS。

無模式

使用HBase不需要預先定義表中有多少列,也不需要定義每一列儲存的資料型別,HBase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動態增加列和指定儲存資料型別。

HBase的整體架構

Hbase在整個Hadoop生態圈的地位如下圖:

HBase在生態圈的地位

瞭解幾個概念

rowkey:Rowkey的概念和mysql中的主鍵相似,Hbase使用Rowkey來唯一的區分某一行的資料;

region:和MySQL的分割槽或者分片差不多,Hbase會將一個大表的資料基於Rowkey的不同範圍分配到不通的Region中,每個Region負責一定範圍的資料訪問和儲存;

timestamp:timestamp對Hbase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是實現Hbase多版本的關鍵,在寫入資料的時候,如果使用者沒有指定對應的timestamp,Hbase會自動新增一個timestamp,timestamp和伺服器時間保持一致。相同rowkey的資料按照timestamp倒序排列,預設查詢的是最新的版本,可以指定timestamp的值來讀取舊版本的資料。

內部基本組成

Hbase的整體主要由zookeeper,Hmaster,HRegionServer,Hdfs檔案系統組成,由這四部分共同完成資料的讀取與寫入。

不同範圍的資料被劃分到不同地方,稱為HRegion,不同的HRegion被放在不同的主機上,當查詢資料的時候,只要根據rowkey先找到資料在那個範圍的HRegion中,就可以直接到那個HRegion中找到資料,查詢效率比傳統的資料庫快很多。

整體結構

整體結構

1.HMater

  • 在Region Split後,負責新Region的分配;
  • 新機器加入時,管理HRegion Server的負載均衡,調整Region分佈;
  • 在HRegion Server當機後,負責失效HRegion Server 上的Regions遷移;

2.Region Server

  • Region server維護Master分配給它的region,處理對這些region的IO請求;
  • HRegion Server管理了很多table的分割槽,也就是region;

3.Zookeeper

  • ZooKeeper為HBase叢集提供協調服務,它管理著HMaster和HRegionServer的狀態(available/alive等),並且會在它們當機時通知給HMaster;
  • zookeeper中管理著hbase的後設資料,例如-root-的位置所在;

4.HDFS

  • 資料檔案的存放處,由於其本身的分散式儲存機制,所以資料檔案很安全;
  • hadoop的datanode最好和region在同一主機上,方便讀取資料,儘量避免網路資料傳輸;

這篇主要是個引子,下一篇重點介紹下HBase中的索引,以及設計rowkey的一些原則和技巧。

參考文章:

  1. 大併發大數量中的MYSQL瓶頸與NOSQL介紹
  2. NoSQL你知多少?
  3. 大資料Hadoop之HBase認識
  4. Hbase技術詳細學習筆記
  5. Hbase的架構簡單解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檢視更多文章 ~

情情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