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tianxiaoxu發表於2018-06-11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劉超的通俗雲端計算】
在Kubernetes稱為容器編排的標準之後,Service Mesh開始火了起來,但是很多文章講概念的多,講技術細節的少,所以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解析Service Mesh背後的技術細節。

  一、Service Mesh是Kubernetes支撐微服務能力拼圖的最後一塊

  在上一篇文章為什麼 kubernetes 天然適合微服務中我們提到,Kubernetes是一個奇葩所在,他的元件複雜,概念複雜,在沒有實施微服務之前,你可能會覺得為什麼Kubernetes要設計的這麼複雜,但是一旦你要實施微服務,你會發現Kubernetes中的所有概念,都是有用的。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在我們微服務設計的是個要點中,我們會發現Kubernetes都能夠有相應的元件和概念,提供相應的支援。

  其中最後的一塊拼圖就是服務發現,與熔斷限流降級。

  眾所周知,Kubernetes的服務發現是通過Service來實現的,服務之間的轉發是通過kube-proxy下發iptables規則來實現的,這個只能實現最基本的服務發現和轉發能力,不能滿足高併發應用下的高階的服務特性,比較SpringCloud和Dubbo有一定的差距,於是Service Mesh誕生了,他期望講熔斷,限流,降級等特性,從應用層,下沉到基礎設施層去實現,從而使得Kubernetes和容器全面接管微服務。

  二、以Istio為例講述Service Mesh中的技術關鍵點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就如SDN一樣,Service Mesh將服務請求的轉發分為控制面和資料面,因而分析他,也是從資料面先分析轉發的能力,然後再分析控制面如何下發命令。今天這篇文章重點講述兩個元件Envoy和Pilot

  一切從Envoy開始

  我們首先來看,如果沒有融入Service Mesh,Envoy本身能夠做什麼事情呢?

  Envoy是一個高效能的C++寫的proxy轉發器,那Envoy如何轉發請求呢?需要定一些規則,然後按照這些規則進行轉發。

  規則可以是靜態的,放在配置檔案中的,啟動的時候載入,要想重新載入,一般需要重新啟動,但是Envoy支援熱載入和熱重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個問題。

  當然最好的方式是規則設定為動態的,放在統一的地方維護,這個統一的地方在Envoy眼中看來稱為Discovery Service,過一段時間去這裡拿一下配置,就修改了轉發策略。

  無論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在配置裡面往往會配置四個東西。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一是listener,也即envoy既然是proxy,專門做轉發,就得監聽一個埠,接入請求,然後才能夠根據策略轉發,這個監聽的埠稱為listener

  二是endpoint,是目標的ip地址和埠,這個是proxy最終將請求轉發到的地方。

  三是cluster,一個cluster是具有完全相同行為的多個endpoint,也即如果有三個容器在執行,就會有三個IP和埠,但是部署的是完全相同的三個服務,他們組成一個Cluster,從cluster到endpoint的過程稱為負載均衡,可以輪詢等。

  四是route,有時候多個cluster具有類似的功能,但是是不同的版本號,可以通過route規則,選擇將請求路由到某一個版本號,也即某一個cluster。

  這四個的靜態配置的例子如下: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如圖所示,listener被配置為監聽本地127.0.0.1的10000介面,route配置為某個url的字首轉發到哪個cluster,cluster裡面配置負載均衡策略,hosts裡面是所有的endpoint。

  如果你想簡單的將envoy使用起來,不用什麼service mesh,一個程式,加上這個配置檔案,就可以了,就能夠轉發請求了。

  對於動態配置,也應該配置發現中心,也即Discovery Service,對於上述四種配置,各對應相應的DS,所以有LDS, RDS, CDS, EDS。

  動態配置的例子如下: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控制面Pilot的工作模式

  資料面envoy可以通過加裝靜態配置檔案的方式執行,而動態資訊,需要從Discovery Service去拿。

  Discovery Service就是部署在控制面的,在istio中,是Pilot。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如圖為Pilot的架構,最下面一層是envoy的API,就是提供Discovery Service的API,這個API的規則由envoy定,但是不是Pilot呼叫Envoy,而是Envoy去主動呼叫Pilot的這個API。

  Pilot最上面一層稱為Platform Adapter,這一層是幹什麼的呢?這一層不是Kubernetes, Mesos呼叫Pilot,而是Pilot通過呼叫Kubernetes來發現服務之間的關係。

  這是理解Istio比較繞的一個點。也即pilot使用Kubernetes的Service,僅僅使用它的服務發現功能,而不使用它的轉發功能,pilot通過在kubernetes裡面註冊一個controller來監聽事件,從而獲取Service和Kubernetes的Endpoint以及Pod的關係,但是在轉發層面,就不會再使用kube-proxy根據service下發的iptables規則進行轉發了,而是將這些對映關係轉換成為pilot自己的轉發模型,下發到envoy進行轉發,envoy不會使用kube-proxy的那些iptables規則。這樣就把控制面和資料面徹底分離開來,服務之間的相互關係是管理面的事情,不要和真正的轉發繫結在一起,而是繞到pilot後方。

  Pilot另外一個對外的介面是Rules API,這是給管理員的介面,管理員通過這個介面設定一些規則,這些規則往往是應用於Routes, Clusters, Endpoints的,而都有哪些Clusters和Endpoints,是由Platform Adapter這面通過服務發現得到的。

  自動發現的這些Clusters和Endpoints,外加管理員設定的規則,形成了Pilot的資料模型,其實就是他自己定義的一系列資料結構,然後通過envoy API暴露出去,等待envoy去拉取這些規則。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常見的一種人工規則是Routes,通過服務發現,Pilot可以從Kubernetes那裡知道Service B有兩個版本,一般是兩個Deployment,屬於同一個Service,管理員通過呼叫Pilot的Rules API,來設定兩個版本之間的Route規則,一個佔99%的流量,一個佔1%的流量,這兩方面資訊形成Pilot的資料結構模型,然後通過Envoy API下發,Envoy就會根據這個規則設定轉發策略了。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另一個常用的場景就是負載均衡,Pilot通過Kubernetes的Service發現Service B包含一個Deployment,但是有三個副本,於是通過Envoy API下發規則,使得Envoy在這三個副本之間進行負載均衡,而非通過Kubernetes本身Service的負載均衡機制。

  三、以Istio為例解析Service Mesh的技術細節

  瞭解了Service Mesh的大概原理,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解析其中的技術細節。

  凡是試驗過Istio的同學都應該嘗試過下面這個BookInfo的例子,不很複雜,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重點關注ProductPage這個服務,對Reviews服務的呼叫,這裡涉及到路由策略和負載均衡。

  Productpage就是個Python程式

  productpage是一個簡單的用python寫的提供restful API的程式。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在裡面定義了很多的route,來接收API請求,並做相應的操作。

  在需要請求其他服務,例如reviews, ratings的時候,則需要向後方發起restful呼叫。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從程式碼可以看出,productpage對於後端的呼叫,都是通過域名來的。

  對於productpage這個程式來講,他覺得很簡單,通過這個域名就可以呼叫了,既不需要通過服務發現系統獲取這個域名,也不需要關心轉發,更意識不到自己是部署在kubernetes上的,是否用了service mesh,所以服務之間的通訊完全交給了基礎設施層。

  通過Kubernetes編排productpage

  有了productpage程式,接下來就是將他部署到kubernetes上,這裡沒有什麼特殊的,用的就是kubernetes預設的編排檔案。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首先定義了一個Deployment,使用bookinfo的容器映象,然後定義一個Service,用於這個Deployment的服務發現。

  通過Kubernetes編排reviews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這個稍微有些複雜,定義了三個Deployment,但是版本號分別為V1, V2, V3,但是label都是app: reviews。

  最後定義了一個Service,對應的label是app: reviews,作為這三個Deployment的服務發現。

  istioctl對productpage進行定製化之一:嵌入proxy_init作為InitContainer到目前為止,一切正常,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也即istio有個工具istioctl可以對於yaml檔案進行定製化

  定製化的第一項就是新增了一個initContainer,這種型別的container可以做一些初始化的工作後,成功退出,kubernetes不會保持他長期執行。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在這個InitContainer裡面做什麼事情呢?

  我們登入進去發現,在這個InitContainer裡面執行了一個shell指令碼。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就是這個shell指令碼在容器裡面寫入了大量的iptables規則。

  首先定義的一條規則是ISTIO_REDIRECT轉發鏈,這條鏈不分三七二十一,都將網路包轉發給envoy的15000埠。

  但是一開始這條鏈沒有被掛到iptables預設的幾條鏈中,所以不起作用。

  接下來就是在PREROUTING規則中,使用這個轉發鏈,從而進入容器的所有流量,都被先轉發到envoy的15000埠。

  envoy作為一個代理,已經被配置好了,將請求轉發給productpage程式。

  productpage程式接受到請求,會轉向呼叫外部的reviews或者ratings,從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productpage只是做普通的域名呼叫。

  當productpage往後端進行呼叫的時候,就碰到了output鏈,這個鏈會使用轉發鏈,將所有出容器的請求都轉發到envoy的15000埠。

  這樣無論是入口的流量,還是出口的流量,全部用envoy做成了漢堡包。

  envoy根據服務發現的配置,知道reviews或者ratings如何訪問,於是做最終的對外呼叫。

  這個時候iptables規則會對從envoy出去的流量做一個特殊處理,允許他發出去,不再使用上面的output規則。

  istioctl對productpage進行定製化之二:嵌入proxy容器作為sidecar

  istioctl做的第二項定製化是,嵌入proxy容器作為sidecar。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這個似乎看起來更加複雜,但是進入容器我們可以看到,啟動了兩個程式。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一個是我們熟悉的envoy,他有一個配置檔案是/etc/istio/proxy/envoy-rev0.json

  我們再前面講述envoy的時候說過,有了配置檔案,envoy就能夠轉發了,我們先來看看配置檔案裡面都有啥。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在這裡面配置了envoy的管理埠,等一下我們會通過這個埠檢視envoy被pilot下發了哪些轉發策略。

  然後就是動態資源,也即從各種discovery service去拿轉發策略。

  還有就是靜態資源,也即靜態配置的,需要重啟才能載入的。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這就是pilot-agent的作用,他是envoy的一個簡單的管理器,因為有些靜態資源,如果TLS的證照,envoy還不支援動態下發,因而需要重新靜態配置,然後pilot-agent負責將envoy進行熱重啟載入。

  好在envoy有良好的熱重啟機制,重啟的時候,會先啟動一個備用程式,將轉發的統計資料通過shared memory在兩個程式間共享。

  深入解析pilot的工作機制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Pilot的工作機制展開後如圖所示。

  istio config是管理員通過管理介面下發的轉發規則。

  Service Discovery模組對於Kubernetes來講,就是建立了一個controller來監聽Service建立和刪除的事件,當service有變化時,會通知pilot,pilot會根據變化更新下發給envoy的規則。

  pilot將管理員輸入的轉發策略配置和服務發現的當前狀態,變成pilot自己的資料結構模型,然後暴露成envoy的api,由於是envoy來呼叫,因而要實現一個服務端,這裡有lds, rds, cds, eds。

  接下來我們看,在pilot上配置route之後會發生什麼?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如圖,我們將所有的流量都發給版本1。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我們檢視envoy的管理埠,可以看到只配置了reviews的v1。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當我們修改路由為v1和v3比例是五十比五十。

深入解讀Service Mesh 背後的技術細節

  可以看到envoy的管理埠,路由有了兩個版本的配置,也對應後端的兩個ip地址。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137683/viewspace-215596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