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發刺破 vue 的心臟之——詳解 render function code的時候,承諾過會對 Vue 的核心過程的各個部分通過原始碼解析的方式進行抽絲剝繭的探索,今天就來進入第二部分響應式原理部分的原始碼解析,承諾兌現得有些晚,求輕拍
一、先分析工作原理
還是之前的套路,在讀原始碼之前,先分析原理
上圖來自 Vue 官網深入響應式原理,建議先看看,這裡主要說說我的理解:在初始化的時候,首先通過 Object.defineProperty
改寫 getter/setter 為 Data 注入觀察者能力,在資料被呼叫的時候,getter 函式觸發,呼叫方(會為呼叫方建立一個 Watcher)將會被加入到資料的訂閱者序列,當資料被改寫的時候,setter 函式觸發,變更將會通知到訂閱者(Watcher)序列中,並由 Watcher 觸發 re-render,後續的事情就是通過 render function code
生成虛擬 dom,進行 diff 比對,將不同反應到真實的 dom 中
二、原始碼分析
記住一個例項
讀原始碼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帶著問題去找答案,要更容易讀得進去
<template>
...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name: 'hello'
}
},
computed: {
cname: function () {
return this.name + 'world'
}
}
}
</script>
<style>
...
</style>複製程式碼
為了減少干擾,例子已經剝離得只剩下兩個關鍵的要素,資料屬性 name,以及呼叫了該屬性的計算屬性 cname,這其中 cname 跟 name 就是訂閱者跟被訂閱者的關係。我們現在需要帶著這樣的疑問去閱讀原始碼,cname 是如何成為 name 的訂閱者的,並且當 name 發生了變更的時候,如何通知到 cname 更新自己的資料
初始化資料,注入觀察者能力
響應式處理的原始碼在 src/core/observer 目錄下,見名之意,這使用了觀察者模式,先不用著急進入這個目錄,在 Vue 例項初始化的時候,會執行到 src/core/instance/state.js 中相關的狀態初始化邏輯,先到這個檔案來看看:
export function initState (vm: Component) {
...
if (opts.data) {
// 初始化資料
initData(vm)
} else {
observe(vm._data = {}, true /* asRootData */)
}
// 初始化計算屬性
if (opts.computed) initComputed(vm, opts.computed)
...
}複製程式碼
我們所關注的初始化資料和初始化計算屬性在這裡都會被執行到,先來分析下 initData, 沿著方法跟下去,發現最終 initData 要做的事情是:
// observe data
observe(data, true /* asRootData */)複製程式碼
呼叫 observe 方法為 data 注入觀察者能力,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正式進入 observer/index.js 檔案了,在這個檔案我們可以找到 observe 方法的定義,跟著方法讀下去,找到下一步的關鍵訊號:
ob = new Observer(value)複製程式碼
這一步通過傳入的 data,建立一個 Observer 例項,再跟到 Observer 的建構函式中會發現,建構函式會為 data 的各個元素(當 data 為陣列的時候)或者各個屬性(當 data 為物件的時候)遞迴的建立 Observer 物件,最終起作用的方法是 defineReactive
export function defineReactive (
obj: Object,
key: string,
val: any,
customSetter?: Function
) {
const dep = new Dep()
const property = 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obj, key)
if (property && property.configurable === false) {
return
}
// cater for pre-defined getter/setters
const getter = property && property.get
const setter = property && property.set
let childOb = observe(val)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function reactiveGetter () {
const value = getter ? getter.call(obj) : val
// 當前的 Watcher
if (Dep.target) {
// 將當前的 watcher 加入到該資料的訂閱者序列
dep.depend()
if (childOb) {
childOb.dep.depend()
}
if (Array.isArray(value)) {
dependArray(value)
}
}
return value
},
set: function reactiveSetter (newVal) {
const value = getter ? getter.call(obj) : val
/* eslint-disable no-self-compare */
if (newVal === value || (newVal !== newVal && value !== value)) {
return
}
/* eslint-enable no-self-compare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customSetter) {
customSetter()
}
if (setter) {
setter.call(obj, newVal)
} else {
val = newVal
}
childOb = observe(newVal)
// 當資料發生變更的時候,通知訂閱方進行資料變更
dep.notify()
}
})
}複製程式碼
程式碼貼得有點多,但著實不是為了湊字數,因為在這裡部分省略可能會帶來一些疑惑,就沒有進行縮減,見諒。這裡主要是通過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重寫資料的 set 和 get 方法,當資料被呼叫時,set 方法會將當前的 Watcher Dep.target 也就是當前的呼叫方加入到該資料的訂閱者序列中,當資料變更,set 方法發通知到所有訂閱者,讓大家重新計算。這其中定義在 observer/dep.js 檔案中的 Dep 定義了資料訂閱者的訂閱、取消訂閱等行為,在這裡就不貼程式碼了。
回憶一下我們例項中的 name 和計算屬性 cname,當 cname 的方法執行的時候,name 被呼叫,就會觸發它的 get 方法,這個時候 cname 所對應的 watcher (computed 初始化的時候會為每個計算屬性建立一個 watcher)。當 name 發生了變更,set 方法被觸發,cname 所對應的 watcher 作為訂閱者就會被通知到,從而重新計算 cname 的值
初始化計算屬性,建立 Watcher
回到 src/core/instance/state.js
檔案的計算屬性初始化邏輯 initComputed,這個方法不負眾望的為計算屬性建立了 Watcher 物件
// create internal watcher for the computed property.
watchers[key] = new Watcher(vm, getter, noop, computedWatcherOptions)複製程式碼
於是乎我們的視線需要轉移到 observer/watcher.js 中,Watcher 的建構函式中最為關鍵的是,this.get 方法的呼叫
this.value = this.lazy
? undefined
: this.get()複製程式碼
在 this.get 方法中有兩步尤為關鍵(對於計算屬性來說,會進行延遲計算,這就是 this.lazy 標誌的意義所在):
get () {
// 將當前的呼叫者 watcher 置為 Dep.target
pushTarget(this)
let value
const vm = this.vm
try {
// 呼叫方法,計算依賴方的值
value = this.getter.call(vm, vm)
} catch (e) {
...
} finally {
...
}
return value
}複製程式碼
- pushTarget(this) 將 watcher 置為 Dep.target,當所依賴的資料的 get 方法被呼叫的時候,就可以根據 Dep.target 把當前的 watcher 加入到訂閱者序列中。這麼做的目的是,當 watcher 依賴於多個資料的時候,可以共享 Dep.target
- 執行 this.getter.call(vm, vm) 方法計算值,例如計算屬性 cname 的 getter 就是它的定義函式
function(){this.name + 'world'}
。此時依賴方的 get 方法被觸發,整個流程就能串起來,說得通了
對於計算屬性,還有一個細節,需要將視線再轉移到 initComputed 中:
export function defineComputed (target: any, key: string, userDef: Object | Function) {
...
Object.defineProperty(target, key, sharedPropertyDefinition)
}複製程式碼
它所呼叫的 defineComputed 方法會為計算屬性在當前的元件例項中建立一個同名的屬性,這也就是為何計算屬性的定義上是方法,但是在實際的使用當中卻是屬性的原因。只有在它所依賴的資料更新的時候,資料通過 set 方法通知到它,它才會重新計算並把值賦給這個新建的代理屬性。計算屬性高效就高效在這裡
三、總結
寫原始碼分析難以覆蓋到方方面面,畢竟不能一直貼程式碼,如何在貼最少量程式碼的情況下把問題說清楚,這仍然還是努力的方向。在達到這個目標之前,只能通過提問的方式了,有問題歡迎評論,盡力解答
此文還在公眾號菲麥前端中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