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命令參考之INFO命令詳解

chenfeng發表於2018-04-13
INFO [section]
以一種易於解釋(parse)且易於閱讀的格式,返回關於 Redis 伺服器的各種資訊和統計數值。

透過給定可選的引數 section ,可以讓命令只返回某一部分的資訊:

server 部分記錄了 Redis 伺服器的資訊,它包含以下域:

redis_version : Redis 伺服器版本
redis_git_sha1 : Git SHA1
redis_git_dirty : Git dirty flag
os : Redis 伺服器的宿主作業系統
arch_bits : 架構(32 或 64 位)
multiplexing_api : Redis 所使用的事件處理機制
gcc_version : 編譯 Redis 時所使用的 GCC 版本
process_id : 伺服器程式的 PID
run_id : Redis 伺服器的隨機識別符號(用於 Sentinel 和叢集)
tcp_port : TCP/IP 監聽埠
uptime_in_seconds : 自 Redis 伺服器啟動以來,經過的秒數
uptime_in_days : 自 Redis 伺服器啟動以來,經過的天數
lru_clock : 以分鐘為單位進行自增的時鐘,用於 LRU 管理
clients 部分記錄了已連線客戶端的資訊,它包含以下域:


connected_clients : 已連線客戶端的數量(不包括透過從屬伺服器連線的客戶端)
client_longest_output_list : 當前連線的客戶端當中,最長的輸出列表
client_longest_input_buf : 當前連線的客戶端當中,最大輸入快取
blocked_clients : 正在等待阻塞命令(BLPOP、BRPOP、BRPOPLPUSH)的客戶端的數量
memory 部分記錄了伺服器的記憶體資訊,它包含以下域:


used_memory : 由 Redis 分配器分配的記憶體總量,以位元組(byte)為單位
used_memory_human : 以人類可讀的格式返回 Redis 分配的記憶體總量
used_memory_rss : 從作業系統的角度,返回 Redis 已分配的記憶體總量(俗稱常駐集大小)。這個值和 top 、 ps 等命令的輸出一致。
used_memory_peak : Redis 的記憶體消耗峰值(以位元組為單位)
used_memory_peak_human : 以人類可讀的格式返回 Redis 的記憶體消耗峰值
used_memory_lua : Lua 引擎所使用的記憶體大小(以位元組為單位)
mem_fragmentation_ratio : used_memory_rss 和 used_memory 之間的比率
mem_allocator : 在編譯時指定的, Redis 所使用的記憶體分配器。可以是 libc 、 jemalloc 或者 tcmalloc 。
在理想情況下, used_memory_rss 的值應該只比 used_memory 稍微高一點兒。
當 rss > used ,且兩者的值相差較大時,表示存在(內部或外部的)記憶體碎片。
記憶體碎片的比率可以透過 mem_fragmentation_ratio 的值看出。
當 used > rss 時,表示 Redis 的部分記憶體被作業系統換出到交換空間了,在這種情況下,操作可能會產生明顯的延遲。
Because Redis does not have control over how its allocations are mapped to memory pages, high used_memory_rss is often the result of a spike in memory usage.


當 Redis 釋放記憶體時,分配器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將記憶體返還給作業系統。
如果 Redis 釋放了記憶體,卻沒有將記憶體返還給作業系統,那麼 used_memory 的值可能和作業系統顯示的 Redis 記憶體佔用並不一致。
檢視 used_memory_peak 的值可以驗證這種情況是否發生。
persistence 部分記錄了跟 RDB 持久化和 AOF 持久化有關的資訊,它包含以下域:


loading : 一個標誌值,記錄了伺服器是否正在載入持久化檔案。
rdb_changes_since_last_save : 距離最近一次成功建立持久化檔案之後,經過了多少秒。
rdb_bgsave_in_progress : 一個標誌值,記錄了伺服器是否正在建立 RDB 檔案。
rdb_last_save_time : 最近一次成功建立 RDB 檔案的 UNIX 時間戳。
rdb_last_bgsave_status : 一個標誌值,記錄了最近一次建立 RDB 檔案的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
rdb_last_bgsave_time_sec : 記錄了最近一次建立 RDB 檔案耗費的秒數。
rdb_current_bgsave_time_sec : 如果伺服器正在建立 RDB 檔案,那麼這個域記錄的就是當前的建立操作已經耗費的秒數。
aof_enabled : 一個標誌值,記錄了 AOF 是否處於開啟狀態。
aof_rewrite_in_progress : 一個標誌值,記錄了伺服器是否正在建立 AOF 檔案。
aof_rewrite_scheduled : 一個標誌值,記錄了在 RDB 檔案建立完畢之後,是否需要執行預約的 AOF 重寫操作。
aof_last_rewrite_time_sec : 最近一次建立 AOF 檔案耗費的時長。
aof_current_rewrite_time_sec : 如果伺服器正在建立 AOF 檔案,那麼這個域記錄的就是當前的建立操作已經耗費的秒數。
aof_last_bgrewrite_status : 一個標誌值,記錄了最近一次建立 AOF 檔案的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
如果 AOF 持久化功能處於開啟狀態,那麼這個部分還會加上以下域:


aof_current_size : AOF 檔案目前的大小。
aof_base_size : 伺服器啟動時或者 AOF 重寫最近一次執行之後,AOF 檔案的大小。
aof_pending_rewrite : 一個標誌值,記錄了是否有 AOF 重寫操作在等待 RDB 檔案建立完畢之後執行。
aof_buffer_length : AOF 緩衝區的大小。
aof_rewrite_buffer_length : AOF 重寫緩衝區的大小。
aof_pending_bio_fsync : 後臺 I/O 佇列裡面,等待執行的 fsync 呼叫數量。
aof_delayed_fsync : 被延遲的 fsync 呼叫數量。
stats 部分記錄了一般統計資訊,它包含以下域:


total_connections_received : 伺服器已接受的連線請求數量。
total_commands_processed : 伺服器已執行的命令數量。
instantaneous_ops_per_sec : 伺服器每秒鐘執行的命令數量。
rejected_connections : 因為最大客戶端數量限制而被拒絕的連線請求數量。
expired_keys : 因為過期而被自動刪除的資料庫鍵數量。
evicted_keys : 因為最大記憶體容量限制而被驅逐(evict)的鍵數量。
keyspace_hits : 查詢資料庫鍵成功的次數。
keyspace_misses : 查詢資料庫鍵失敗的次數。
pubsub_channels : 目前被訂閱的頻道數量。
pubsub_patterns : 目前被訂閱的模式數量。
latest_fork_usec : 最近一次 fork() 操作耗費的毫秒數。
replication : 主/從複製資訊


role : 如果當前伺服器沒有在複製任何其他伺服器,那麼這個域的值就是 master ;否則的話,這個域的值就是 slave 。注意,在建立複製鏈的時候,一個從伺服器也可能是另一個伺服器的主伺服器。
如果當前伺服器是一個從伺服器的話,那麼這個部分還會加上以下域:


master_host : 主伺服器的 IP 地址。
master_port : 主伺服器的 TCP 監聽埠號。
master_link_status : 複製連線當前的狀態, up 表示連線正常, down 表示連線斷開。
master_last_io_seconds_ago : 距離最近一次與主伺服器進行通訊已經過去了多少秒鐘。
master_sync_in_progress : 一個標誌值,記錄了主伺服器是否正在與這個從伺服器進行同步。
如果同步操作正在進行,那麼這個部分還會加上以下域:


master_sync_left_bytes : 距離同步完成還缺少多少位元組資料。
master_sync_last_io_seconds_ago : 距離最近一次因為 SYNC 操作而進行 I/O 已經過去了多少秒。
如果主從伺服器之間的連線處於斷線狀態,那麼這個部分還會加上以下域:


master_link_down_since_seconds : 主從伺服器連線斷開了多少秒。
以下是一些總會出現的域:


connected_slaves : 已連線的從伺服器數量。
對於每個從伺服器,都會新增以下一行資訊:


slaveXXX : ID、IP 地址、埠號、連線狀態
cpu 部分記錄了 CPU 的計算量統計資訊,它包含以下域:


used_cpu_sys : Redis 伺服器耗費的系統 CPU 。
used_cpu_user : Redis 伺服器耗費的使用者 CPU 。
used_cpu_sys_children : 後臺程式耗費的系統 CPU 。
used_cpu_user_children : 後臺程式耗費的使用者 CPU 。
commandstats 部分記錄了各種不同型別的命令的執行統計資訊,比如命令執行的次數、命令耗費的 CPU 時間、執行每個命令耗費的平均 CPU 時間等等。對於每種型別的命令,這個部分都會新增一行以下格式的資訊:


cmdstat_XXX:calls=XXX,usec=XXX,usecpercall=XXX
cluster 部分記錄了和叢集有關的資訊,它包含以下域:


cluster_enabled : 一個標誌值,記錄叢集功能是否已經開啟。
keyspace 部分記錄了資料庫相關的統計資訊,比如資料庫的鍵數量、資料庫已經被刪除的過期鍵數量等。對於每個資料庫,這個部分都會新增一行以下格式的資訊:


dbXXX:keys=XXX,expires=XXX
除上面給出的這些值以外, section 引數的值還可以是下面這兩個:


all : 返回所有資訊
default : 返回預設選擇的資訊
當不帶引數直接呼叫 INFO 命令時,使用 default 作為預設引數。


不同版本的 Redis 可能對返回的一些域進行了增加或刪減。
因此,一個健壯的客戶端程式在對 INFO 命令的輸出進行分析時,應該能夠跳過不認識的域,並且妥善地處理丟失不見的域。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5498/viewspace-215289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