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課程

berlinix發表於2014-08-01

基礎課程

新生不會在一入學的時候就被強迫選擇專業,相反,你必須在完成一年級的基礎課程後才能做出選擇。基礎課程包括:怪誕語言學、怪誕社交禮儀學、怪誕經濟學、怪誕機械學、怪誕設計學等等。

語言學

首先大家要精通怪大的通用語:巴別語。

和其他學校不同,怪大從不在課堂上教授巴別語,也沒人能在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坐在書桌前就能學會巴別語。語言初學第一條:你必須走出去,從你的世界走出,進入到真實的現實世界。語言是現實世界的一種抽象,而通常人們只在學習自己的家鄉話時是現實化的,之後新語言的學習總是抽象的學習,你不自覺會翻譯為你的自然語,而這是一個錯誤的過程。如果這個描述本身就很抽象的話,容我舉個例子。

在你小時,媽媽遞給你一個蘋果,說“乖乖,吃蘋果。”你看到的蘋果是如球狀圓圓的,可以握在手心,媽媽把淺紅色的皮削掉,裡面是淡黃色的,嚐起來蘋果有點脆或有點綿,有點酸又有點甜。媽媽說“蘋果好吃嗎?”你說“好吃”。你問“蘋果中間的核能不能吃呢?”媽媽說“不能吃,吃了會害肚子。”媽媽會經常買蘋果給你吃,有紅蘋果、黃蘋果、青蘋果,每種的味道都不一樣。有時候媽媽忘給你買蘋果了,你會提醒說“媽媽,給我買蘋果,我要吃蘋果。”好了,你是這樣學會用你們家鄉話說“蘋果”的。等你學一門新語言,你猜怎麼著?學校會扔一本書給你,然後用新的符號寫上“蘋果”,如果書的作者還有良心的話,給你標註它的讀音,然後告訴你,這玩意兒就叫蘋果!老師讓學生和他一起讀3遍,然後就開始教你梨、桃子、香蕉、西瓜。在之後的課程裡,老師會依次教學顏色、嗅覺、形狀等相關的詞語。說實話,沒一個你記得住,媽媽看了你的作業本後氣的發抖,“你怎麼這麼笨,連蘋果都還不會寫呀,隔壁家的小蠅都會寫梨了!”

怪大從不如此教學。怪大要教巴別語的蘋果,就會把蘋果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可以看到,可以觸碰,自然也可以吃掉,可以頂在頭上當雜耍,可以顛在腳尖當球踢。就會帶學生到蘋果園裡採摘,男學生高唱“爛蘋果之歌”,大打蘋果仗,女學生把蘋果切成片或榨成汁,拿到學校食堂裡去售賣。所有學生都得得敞開嗓門,大聲呼喊,比如“我的蘋果又酸又甜又好吃”,以此招來顧客。一路上大家鬧哄哄沒停過嘴,有學生聲稱要做蘋果風味的餅乾,叫蘋果派;有學生要做蘋果船,在怪大河裡漂流;有學生要做蘋果艙,駕駛在怪大的星空;也有學生說要開家叫蘋果的公司,發行蘋果牌的蘋果。巴別語是怪大給予學生最美好的禮物。你可以把巴別語視作魔法師嘴裡的咒語,只要你咕嚕嘴巴,就有神奇的事情發生。但是你得先開口才行。

儘管巴別語是怪大的通用語,但怪大在歷史上發明過數十種不同的地方話,部分老師甚至在方言的基礎上又發展了自己的特色方言,如果你聽不懂他們說話,就無法融入他們的課堂,就無法通過考試。舉一個典型的例子,潮汐學的蛟老師,利用嚼口香糖發聲的原理上課,他的考試沒有試卷,也不寫黑板,蛟老師會親自在考場嚼出考題,如果聽不懂就完蛋。雖然如此,但學生們為了獲取免費的口香糖,還是很積極的選蛟老師的課。對了,怪大明令禁止口香糖,也不許私自販售,只有蛟老師的課堂和學校醫院特例可以使用。

在怪大懂2-3種語言是極為稀疏平常的事,少數學生甚至懂7種以上的方言。雖然我們可以用嘻嘻哈哈魚把各種方言翻譯為標準的巴別語,但這和你直接聽懂並能開口交流是不同的。每種語言都蘊含著一段漫長的歷史,或許還有很多美妙故事。不同語言的節奏、氣質以及它們想要說的話都是完全不同的,你休想用一種語言說盡世界上所有的話。

社交禮儀學

怪誕社交禮儀學也很重要。怪大是禮儀之校,怪誕傳統源遠流長。從談吐舉止到衣帽鞋襪,從色彩搭配到氣味流露,都要儘量合符規範。例如在拖鞋舞會時,儘量發出“踢踢躂、踢踢躂”的聲音,而不要發作“踢躂躂、踢躂躂”的聲音,後者被認為是不禮貌的;如果你無禮到發出“踢躂踢、踢躂踢”的聲音,那無疑是在藐視你的舞伴了,會吃官司的。如果被告上校園法庭,可能被判罰禁止穿拖鞋1個月。怪大成立至今,幾乎每個月都有因踢躂糾紛而吃官司的學生,請各位引以為戒。

對歷史上曾引發過戰爭的吃雞蛋從小端敲碎還是從大端敲碎,怪大禮儀學也有明文規定:一年中的大月從大端敲碎吃雞蛋,一年中的小月從小端敲碎吃雞蛋。這條原則可以擴充套件到許多領域,例如啃玉米、扒香蕉皮等。禮儀學的老師還貼心的為追求完美的怪大生提供了很多生活策略,例如出門先邁左腳還是右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