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 Python 實現並行化 -- 日常多執行緒操作的新思路

發表於2015-07-22

Python 在程式並行化方面多少有些聲名狼藉。撇開技術上的問題,例如執行緒的實現和 GIL1,我覺得錯誤的教學指導才是主要問題。常見的經典 Python 多執行緒、多程式教程多顯得偏“重”。而且往往隔靴搔癢,沒有深入探討日常工作中最有用的內容。

傳統的例子

簡單搜尋下“Python 多執行緒教程”,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教程都給出涉及類和佇列的例子:

哈,看起來有些像 Java 不是嗎?

我並不是說使用生產者/消費者模型處理多執行緒/多程式任務是錯誤的(事實上,這一模型自有其用武之地)。只是,處理日常指令碼任務時我們可以使用更有效率的模型。

問題在於…

首先,你需要一個樣板類;
其次,你需要一個佇列來傳遞物件;
而且,你還需要在通道兩端都構建相應的方法來協助其工作(如果需想要進行雙向通訊或是儲存結果還需要再引入一個佇列)。

worker 越多,問題越多

按照這一思路,你現在需要一個 worker 執行緒的執行緒池。下面是 一篇 IBM 經典教程 中的例子——在進行網頁檢索時通過多執行緒進行加速。

這段程式碼能正確的執行,但仔細看看我們需要做些什麼:構造不同的方法、追蹤一系列的執行緒,還有為了解決惱人的死鎖問題,我們需要進行一系列的 join 操作。這還只是開始……

至此我們回顧了經典的多執行緒教程,多少有些空洞不是嗎?樣板化而且易出錯,這樣事倍功半的風格顯然不那麼適合日常使用,好在我們還有更好的方法。

何不試試 map

map 這一小巧精緻的函式是簡捷實現 Python 程式並行化的關鍵。map 源於 Lisp 這類函數語言程式設計語言。它可以通過一個序列實現兩個函式之間的對映。

上面的這兩行程式碼將 urls 這一序列中的每個元素作為引數傳遞到 urlopen 方法中,並將所有結果儲存到 results 這一列表中。其結果大致相當於:

map 函式一手包辦了序列操作、引數傳遞和結果儲存等一系列的操作。

為什麼這很重要呢?這是因為藉助正確的庫,map 可以輕鬆實現並行化操作。

在 Python 中有個兩個庫包含了 map 函式: multiprocessing 和它鮮為人知的子庫 multiprocessing.dummy.

這裡多扯兩句: multiprocessing.dummy? mltiprocessing 庫的執行緒版克隆?這是蝦米?即便在 multiprocessing 庫的官方文件裡關於這一子庫也只有一句相關描述。而這句描述譯成人話基本就是說:”嘛,有這麼個東西,你知道就成.”相信我,這個庫被嚴重低估了!

dummy 是 multiprocessing 模組的完整克隆,唯一的不同在於 multiprocessing 作用於程式,而 dummy 模組作用於執行緒(因此也包括了 Python 所有常見的多執行緒限制)。
所以替換使用這兩個庫異常容易。你可以針對 IO 密集型任務和 CPU 密集型任務來選擇不同的庫。2

動手嘗試

使用下面的兩行程式碼來引用包含並行化 map 函式的庫:

例項化 Pool 物件:

這條簡單的語句替代了 example2.py 中 build_worker_pool 函式 7 行程式碼的工作。它生成了一系列的 worker 執行緒並完成初始化工作、將它們儲存在變數中以方便訪問。

Pool 物件有一些引數,這裡我所需要關注的只是它的第一個引數:processes. 這一引數用於設定執行緒池中的執行緒數。其預設值為當前機器 CPU 的核數。

一般來說,執行 CPU 密集型任務時,呼叫越多的核速度就越快。但是當處理網路密集型任務時,事情有有些難以預計了,通過實驗來確定執行緒池的大小才是明智的。

執行緒數過多時,切換執行緒所消耗的時間甚至會超過實際工作時間。對於不同的工作,通過嘗試來找到執行緒池大小的最優值是個不錯的主意。

建立好 Pool 物件後,並行化的程式便呼之欲出了。我們來看看改寫後的 example2.py

實際起作用的程式碼只有 4 行,其中只有一行是關鍵的。map 函式輕而易舉的取代了前文中超過 40 行的例子。為了更有趣一些,我統計了不同方法、不同執行緒池大小的耗時情況。

很棒的結果不是嗎?這一結果也說明了為什麼要通過實驗來確定執行緒池的大小。在我的機器上當執行緒池大小大於 9 帶來的收益就十分有限了。

另一個真實的例子

生成上千張圖片的縮圖
這是一個 CPU 密集型的任務,並且十分適合進行並行化。

基礎單程式版本

上邊這段程式碼的主要工作就是將遍歷傳入的資料夾中的圖片檔案,一一生成縮圖,並將這些縮圖儲存到特定資料夾中。

這我的機器上,用這一程式處理 6000 張圖片需要花費 27.9 秒。

如果我們使用 map 函式來代替 for 迴圈:

5.6 秒!

雖然只改動了幾行程式碼,我們卻明顯提高了程式的執行速度。在生產環境中,我們可以為 CPU 密集型任務和 IO 密集型任務分別選擇多程式和多執行緒庫來進一步提高執行速度——這也是解決死鎖問題的良方。此外,由於 map 函式並不支援手動執行緒管理,反而使得相關的 debug 工作也變得異常簡單。

到這裡,我們就實現了(基本)通過一行 Python 實現並行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