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2025年,87%資料需要安全保護措施,以防黑客竊取。(大紀元製圖)
國泰航空(00293)去年爆出私隱外洩災難,黑客取覽逾900萬名乘客資料,知情者透露:“內部系統沒什麼保安,所以他就如入無人之境。”同類事件於世界各地此起彼伏,甚至涉及國防和政府部門級別,美銀美林預計網路安全問題構成全球經濟損失可高達6萬億美元(2021年),而同時亦將創造一個2,480億美元(2023年)的行業市場。
燃眉之急創新行業
Career Jet上搜尋倫敦“Cyber Security”(網路安全),找到1,477 個空缺職位,而傳統工種如核數師、司機及講師得出的結果分別為 787、2,896及281 ,相比之下網路安全這個新興板塊對人才需求絕不遜色,正火速堀起。紐約、香港和印度等同樣於人力市場上,大挖具有相關知識與經驗的專才。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對當地20家資產管理和投行進行了長達兩年的調查,驚嚇地發現業界對網路安全的忽視,並過於依賴外判技術供應商,而內部高層對存在風險更是一知半解。Osney Media and BackBay Communication調查的結果則顯示,情況將會改善,五成受訪企業打算增撥資源於網路安全範疇上。
根據過往慣例,只要是出自監管機構,公司定有求必應,且看雷曼爆煲後,各大金融集團的合規(Compliance)部門員工人數逆勢而上,有增無減,印證了監管機構超然的權威地位。看來網路安全事業將進入十年黃金期,飯碗鐵一般硬。網路安全分析員的日常工作,包括調查垃圾電郵、分析威脅訊號及社交平臺運作、建立網路防禦系統等,三年經驗專才年薪可達70,000英鎊。
黑客入侵無孔不入
根據金雅拓發報的2018年外洩危險度指數,每秒鐘就有81個資料紀錄被盜取。最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包括企業在內的受害者需經過中位數101天方知已被入侵,單計亞太區所需時間更長達498天,即被瞞天過海超過一年,到發現時機密資料都掉光了。
除了利用黑客方式侵襲外,2月中旬更有報導指出,有伊朗組織假借一名美國中情局人員的名字開了個臉書戶口,並從他本人真正的臉書上獲得其照片及個人資料,以假亂真地加入了一箇中情局臉書群組內,索取重要資訊,事件引起各界高度關注。
在私隱實際上已面臨崩潰瓦解的年代,大資料、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大行其道,使勁吸取使用者資料及深度分析個人生活習慣,一座又一座的巨型資料中心,裝載著大量手機用傢俬隱及公司商業祕密。資料中心無疑成為黑客主要攻擊目標,而網路攻防戰其實早已全面展開,各路人馬緊鑼密鼓建造線上萬里長城,設“雁門”、“嘉峪”等關口禦敵,以作長遠佈局。
來源:大紀元
宣告:本網站所提供的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