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效率工具箱

大頭發表於2016-12-27

大頭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工具有很多,趁手最重要。

團隊、個人適應一個新工具需要一點時間,要有耐心,也要及時收集反饋並做出調整。

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合理、有效地使用工具最關鍵。

簡單說說我這幾年在工作中高頻使用的工具。

Trello

Fog Creek 公司出品,創始人之一是Joel Spolsky,就是那個“Joel on Software”部落格的作者。
我是 Trello 的重度使用者,從“圖靈教育”出版社的編輯老師們那裡知道這個工具,試用後就離不開它了。
Trello 可以說就是一個線上看板,簡潔明瞭,極易上手,board-list-card-checklist,分解任務、工作流、檢查項,應有盡有。可以發揮想象力把它用在工作、生活的很多地方。網頁版和 App 都好用得讓人讚歎連連。更重要的是,Trello 在增加功能上比較剋制,不像一些國內模仿產品,加法多減法少,每次更新都更加難用。
我在經歷過的每個團隊都推薦這個工具,也確實很好地用在了大多數團隊和專案中。我還用它來記錄追劇進度,和系列圖書的閱讀進度。感謝“圖靈”。

Quip

也是個一試用就離不開的工具。作為一個線上文件協作工具,介面乾淨,編輯功能夠用即好,更有強大的跨裝置同步和多賬號協作功能,用好它可以大大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我用 Quip 做會議紀要,打草稿,記備忘,和親朋共享資訊,和小夥伴協作文件。是現在手機上開啟率最高的效率App。

Evernote

從 Evernote 到有道雲筆記,再到為知筆記和OneNote,最後還是拋棄有道雲筆記和為知筆記,回到 Evernote。
微信收藏,網頁剪藏,“悅讀”外掛,所有的功能都那麼順心順手。
筆記類工具,“可靠”是第一關鍵詞。

Wunderlist

用過太多TO-DO List工具。不算短期試用、體驗產品的話,真正使用了3個工具,分3個時期。
2011年開始用 TeuxDeux,深深被它的簡單和直接折服,那時候覺得 Wunderlist 太重, Clear 太炫,選擇付費使用 TeuxDeux。
後來 TeuxDeux 調整付費方案,暫時不大適合我的需求,2013年底尋找了替代品 Any.Do,和那個互動贊到讓人“傻著張嘴”的 Cal。
2015年,突然發現 Wunderlist 似乎默默地做了不少改進,而我的需求似乎也逐漸變“重”,開始棄用 Any.Do,切換到 Wunderlist。

teamcola

“彩程設計”的產品,他們還有個產品是 Tower。
從2012年開始用 teamcola,記錄自己每天工作時間中每時每刻在做什麼,半小時一個時間塊,我把它當番茄時鐘來用。每週、每月的統計是其次,督促自己集中精力一件一件事情完成是它最大的功效。
這個工具適合自己用,你總是不希望上司看到自己每天工作時間的實際情況。我現在用它來記錄工作和閱讀。

自建維基

自己搭建一個 MoinMoin 維基,安裝簡單,支援中文全文搜尋,用ACL控制訪問許可權簡單易用。推薦團隊用來撰寫文件和用作知識管理。

Github

MoinMoin 還是有一些小缺點的,更偷懶的做法是在 Github 上建一個 repo,把一篇篇 MarkDown 撰寫的文件扔進去,或當成部落格,或當成維基,管理好結構和索引就行。

你的效率工具箱裡有什麼寶貝,歡迎留言告訴我。


題圖是念草莓收藏的芬蘭明信片“雪景”,來自 Jenni,她在芬蘭學習建築,並在建築行業做兼職。

轉自微信公眾號:LoveIsBug,微信原文地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