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TCP/IP》筆記

會飛的程式碼發表於2017-08-29
這本書早些年就已讀透了,如今分享曾經的些筆記,請湊合著看,有啥問題可以提問。

一.讀書有感

1.需求是科學發展第一動力

   閱讀了1.1計算機網路出現的背景和1.2計算機與網路發展的7個階段之後最直觀的感覺就是上面的標題所述。從最初的體積龐大、操作困難、與其他機器沒有任何聯絡(獨立模式),到如今PC機人手一臺,終端之間便利的通訊,人類對計算機的功能需求是推動計算機以及計算機網路發展的最主要動力。人們希望實現基本的“一人一機”,於是計算機從批處理系統進化到了分時系統,而後又希望不同的計算機之間能夠共享資料,便有了通訊電路連線的方式,再到網際網路的普及,而如今我們迎來了如今移動端、PC端等等終端通過網際網路連線在一起的時代。同樣的,曾經的人們希望資料能夠傳輸即可,而如今我們不僅僅希望資料能夠快速地傳輸,我們更加希望資料能夠安全地傳輸,資訊保安技術在“進攻與防禦”的矛盾中蓬勃發展。人類的認知水平在提高,需求也在提高,這就要求科學水平的進步來滿足需求。好比軟體工程,需求分析往往放在第一位,因為它為之後的開發奠定了方向,需求決定了軟體的功能。

2.協議的意義

   漢語、英語是我們人類交流的語言,而協議就是機器之間的語言,或者說,更像約定。每一種協議都明確的界定了它的行為規範(語法),兩臺計算機之間必須能夠支援相同的協議,並遵循相同協議進行處理,這樣才能實現相互通訊。

   計算機商業化促進了系統化與標準化的發展,而ISO、IETE等國際標準化組織推動了不同機器關於協議標準的統一。可見為了達到計算機之間的“順暢交流”,幾乎所有計算機都支援了TCP/IP等國際通用的協議。如果人類之間也有類似的通用語言,不同種族、不同地域的人類之間的誤解是不是會更少,世界也會更加和諧吧。

二.知識總結

1.計算機使用模式的演變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2.OSI參考模型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3.搭建網路的主要裝置及其作用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三.術語與英文縮寫總結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