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本聰建立了比特幣:一種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去中心化數字價值儲存。儘管Satoshi成功建立了現有最大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網路,市值超過7500億美元(截至2022年3月18日),但許多人認為比特幣網路缺乏可程式設計性,並且僅能用作價值儲存或促進簡單的點對點價值轉移。 2015年,第一個著名的智慧合約平臺Ethereum推出,為開發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的生態系統奠定了基礎,並釋放了加密貨幣生態系統的潛在用例。

去中心化網路從根本上作為賬本運作,在使用者轉移代幣時跟蹤交易和餘額。智慧合約是在這些網路上執行並允許使用者進行交易和構建dApp的程式。dApp是區塊鏈上開發並結合執行的軟體程度。

雖然智慧合約不是去中心化網路獨有的技術,但以太坊是第一個透過引入以太坊虛擬機器(EVM)將智慧合約整合到去中心化網路的協議。透過啟用可程式設計操作(智慧合約)來建立 dApp,EVM擴充套件了網路的功能,而不僅僅是轉移資金。

絕大多數的鏈上使用者活動都發生在智慧合約網路上,因此個人和dApp完成的每一筆交易或操作都必須使用智慧合約平臺的原生代幣進行支付,從而從所有人的活動中獲取價值網路上的使用者。

儘管每天處理數百萬筆交易,但目前狀態下的智慧合約平臺甚至無法處理全球10%的網際網路流量。僅在傳統交易所和金融市場上處理的交易數量就足以擁塞當前的智慧合約平臺生態系統,這將導致交易失敗或確認速度大大降低。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