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記憶體被吃掉了,它去哪裡了?
在Windows下資源管理器檢視記憶體使用的情況,如果使用率達到80%以上,再執行大程式就能感覺到系統不流暢了,因為在記憶體緊缺的情況下使用交換分割槽,頻繁地從磁碟上換入換出頁會極大地影響系統的效能。而當我們使用free命令檢視Linux系統記憶體使用情況時,會發現記憶體使用一直處於較高的水平,即使此時系統並沒有執行多少軟體。
這正是Windows和Linux在記憶體管理上的區別,乍一看,Linux系統吃掉我們的記憶體(Linux ate my ram),但其實這也正是其記憶體管理的特點。
free命令介紹
下面為使用free命令檢視我們實驗室檔案伺服器記憶體得到的結果,-m選項表示使用MB為單位:
輸出的第二行表示系統記憶體的使用情況:
Mem: total(總量)= 3920MB,
used(已使用)= 1938MB,
free(空閒)= 1982MB,
shared(共享記憶體)= 0MB,
buffers = 497MB,
cached = 1235MB
注:前面四項都比較好理解,buffer 和 cache找不到合適的詞來翻譯,它們的區別在於:
A buffer is something that has yet to be “written” to disk.
A cache is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read” from the disk and stored for later use.
即buffer用於存放要輸出到磁碟的資料,而cache是從磁碟讀出存放到記憶體中待今後使用的資料。它們的引入均是為了提供IO的效能。
輸出的第三行表示在第二行的基礎上-/+ buffers/cache得到的:
– buffers/cache used = Mem used – buffers – cached = 1938MB – 497MB – 1235MB = 205MB
+ buffers/cache free = Mem free + buffers + cached = 1982MB + 497MB + 1235MB = 3714MB
輸出的第三行表示交換分割槽使用的情況:
Swap:total(總量)= 4095MB
used(使用)= 0MB
free(空閒)= 4095MB
由於系統當前記憶體還比較充足,並未使用到交換分割槽。
上面輸出的結果比較難理解的可能是第三行,為什麼要向使用者展示這行資料呢?記憶體使用量減去系統buffer/cached的記憶體表示何意呢?系統空閒記憶體加上buffer/cached的記憶體又表示何意?
記憶體的分類
我們把記憶體分為三類,從使用者和作業系統的角度對其使用情況有不同的稱呼:
Memory that is | You’d call it | Linux calls it |
taken by applications | Used | Used |
available for applications, and used for something | Free | Used |
not used for anything | Free | Free |
上表中something代表的正是free命令中”buffers/cached”的記憶體,由於這塊記憶體從作業系統的角度確實被使用,但如果使用者要使用,這塊記憶體是可以很快被回收被使用者程式使用,因此從使用者角度這塊記憶體應劃為空閒狀態。
再次回到free命令輸出的結果,第三行輸出的結果應該就能理解了,這行的數字表示從使用者角度看系統記憶體的使用情況。因此,如果你用top或者free命令檢視系統的記憶體還剩多少,其實你應該將空閒記憶體加上buffer/cached的記憶體,那才是實際系統空閒的記憶體。
buffers/cached好處
Linux 記憶體管理做了很多精心的設計,除了對dentry進行快取(用於VFS,加速檔案路徑名到inode的轉換),還採取了兩種主要Cache方式: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目的就是為了提升磁碟IO的效能。從低速的塊裝置上讀取資料會暫時儲存在記憶體中,即使資料在當時已經不再需要了,但在應用程式下一次訪問該資料時,它可以從記憶體中直接讀取,從而繞開低速的塊裝置,從而提高系統的整體效能。
而Linux會充分利用這些空閒的記憶體,設計思想是記憶體空閒還不如拿來多快取一些資料,等下次程式再次訪問這些資料速度就快了,而如果程式要使用記憶體而系統中記憶體又不足時,這時不是使用交換分割槽,而是快速回收部分快取,將它們留給使用者程式使用。
因此,可以看出,buffers/cached真是百益而無一害,真正的壞處可能讓使用者產生一種錯覺——Linux耗記憶體!
其實不然,Linux並沒有吃掉你的記憶體,只要還未使用到交換分割槽,你的記憶體所剩無幾時,你應該感到慶幸,因為Linux快取了大量的資料,也許下一次你就從中受益。
實驗證明
下面通過實驗來驗證上面的結論:
我們先後讀入一個大檔案,比較兩次讀入的實踐:
1.首先生成一個1G的大檔案
2.清空快取
3.讀入這個檔案,測試消耗的時間
4.再次讀入該檔案,測試消耗的時間
從上面看出,第一次讀這個1G的檔案大約耗時18s,而第二次再次讀的時候,只耗時0.3s,足足提升60倍!
來源:海林(@海風林影 )
連結:http://www.cnblogs.com/hazir/p/linux_ate_my_ram.html
雲端計算免費課程火爆開啟倒數計時2天,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或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報名免費課程!抓住今年最後一次免費學習的機會,逆襲2019~~
PS:記得查收小編送你的免費大禮包呦~
福利 | 一萬多套PPT模板等你免費來拿!無條件領取!
免費送 | 1000多套簡歷模板免費拿,附贈簡歷製作教程!
免費領 | 《Shell指令碼 100例》電子書免費拿,運維必備乾貨~
▼▼點選【閱讀原文】,5天運維免費課程,開講在即!
相關文章
- Redis記憶體——記憶體消耗(記憶體都去哪了?)Redis記憶體
- [譯].Net中的記憶體-什麼分配在了哪裡記憶體
- 軟體“吃”掉了軟體開發
- Linux下找出吃記憶體的方法總結Linux記憶體
- linux檔案存在記憶體裡Linux記憶體
- ApsaraDB for Redis之記憶體去哪兒了(一)資料過期與逐出策略Redis記憶體
- 自定義的請求頭,你去哪裡了?
- 寒冬之下,被cai的那些人到底去哪了?AI
- 想學Linux運維技術,去哪裡好呢?Linux運維
- 關於java吃記憶體的問題Java記憶體
- Linux記憶體不夠了?看看如何開啟虛擬記憶體增加記憶體使用量Linux記憶體
- 要升級家裡機器的記憶體了,瞭解了一下記憶體規格記憶體
- Linux雲端計算運維去哪裡培訓好?Linux運維
- Linux 記憶體中的 Cache 真的能被回收麼?Linux記憶體
- Linux 記憶體管理:記憶體對映Linux記憶體
- 《坎巴拉太空計劃》宣佈停更,它的開發者們去哪兒了
- SysOM 案例解析:消失的記憶體都去哪了 !| 龍蜥技術記憶體
- 想學習Linux運維應該去哪裡?Linux學多久?Linux運維
- Linux運維應該怎麼學?去哪裡學啊?Linux運維
- 為何記憶體被全部吃光記憶體
- Java永久代去哪兒了Java
- MongoDB 如何使用記憶體?為什麼記憶體滿了?MongoDB記憶體
- MongoDB如何使用記憶體?為什麼記憶體滿了?MongoDB記憶體
- linux記憶體管理(一)實體記憶體的組織和記憶體分配Linux記憶體
- 移動時代軟體測試團隊該往哪裡去?
- 獲取linux可用記憶體 剩餘記憶體Linux記憶體
- 從記憶體對映mmap說開去記憶體
- 蘋果企業簽名去哪裡找?蘋果
- Vue—去哪兒筆記Vue筆記
- 清理linux記憶體Linux記憶體
- linux記憶體管理Linux記憶體
- LINUX 記憶體管理Linux記憶體
- linux共享記憶體Linux記憶體
- PHP 7 來了,PHP 6 去哪兒了?PHP
- 誰動了我的記憶體之 PHP 記憶體溢位PHP記憶體溢位
- 誰動了我的記憶體之PHP記憶體溢位PHP記憶體溢位
- Swift中main函式去哪了?SwiftAI函式
- redis的記憶體滿了之後,redis如何回收記憶體嗎Redis記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