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調優總結(一)-- 一些概念
轉自:http://pengjiaheng.iteye.com/blog/518623
資料型別
Java虛擬機器中,資料型別可以分為兩類:基本型別和引用型別。基本型別的變數儲存原始值,即:他代表的值就是數值本身;而引用型別的變數儲存引用值。“引用值”代表了某個物件的引用,而不是物件本身,物件本身存放在這個引用值所表示的地址的位置。
基本型別包括:byte,short,int,long,char,float,double,boolean,returnAddress
引用型別包括:類型別,介面型別和陣列。
堆與棧
堆和棧是程式執行的關鍵,很有必要把他們的關係說清楚。
棧是執行時的單位,而堆是儲存的單位。
棧解決程式的執行問題,即程式如何執行,或者說如何處理資料;堆解決的是資料儲存的問題,即資料怎麼放、放在哪兒。
在Java中一個執行緒就會相應有一個執行緒棧與之對應,這點很容易理解,因為不同的執行緒執行邏輯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一個獨立的執行緒棧。而堆則是所有執行緒共享的。棧因為是執行單位,因此裡面儲存的資訊都是跟當前執行緒(或程式)相關資訊的。包括區域性變數、程式執行狀態、方法返回值等等;而堆只負責儲存物件資訊。
為什麼要把堆和棧區分出來呢?棧中不是也可以儲存資料嗎?
第一,從軟體設計的角度看,棧代表了處理邏輯,而堆代表了資料。這樣分開,使得處理邏輯更為清晰。分而治之的思想。這種隔離、模組化的思想在軟體設計的方方面面都有體現。
第二,堆與棧的分離,使得堆中的內容可以被多個棧共享(也可以理解為多個執行緒訪問同一個物件)。這種共享的收益是很多的。一方面這種共享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資料互動方式(如:共享記憶體),另一方面,堆中的共享常量和快取可以被所有棧訪問,節省了空間。
第三,棧因為執行時的需要,比如儲存系統執行的上下文,需要進行地址段的劃分。由於棧只能向上增長,因此就會限制住棧儲存內容的能力。而堆不同,堆中的物件是可以根據需要動態增長的,因此棧和堆的拆分,使得動態增長成為可能,相應棧中只需記錄堆中的一個地址即可。
第四,物件導向就是堆和棧的完美結合。其實,物件導向方式的程式與以前結構化的程式在執行上沒有任何區別。但是,物件導向的引入,使得對待問題的思考方式發生了改變,而更接近於自然方式的思考。當我們把物件拆開,你會發現,物件的屬性其實就是資料,存放在堆中;而物件的行為(方法),就是執行邏輯,放在棧中。我們在編寫物件的時候,其實即編寫了資料結構,也編寫的處理資料的邏輯。不得不承認,物件導向的設計,確實很美。
在Java中,Main函式就是棧的起始點,也是程式的起始點。
程式要執行總是有一個起點的。同C語言一樣,java中的Main就是那個起點。無論什麼java程式,找到main就找到了程式執行的入口:)
堆中存什麼?棧中存什麼?
堆中存的是物件。棧中存的是基本資料型別和堆中物件的引用。一個物件的大小是不可估計的,或者說是可以動態變化的,但是在棧中,一個物件只對應了一個4btye的引用(堆疊分離的好處:))。
為什麼不把基本型別放堆中呢?因為其佔用的空間一般是1~8個位元組——需要空間比較少,而且因為是基本型別,所以不會出現動態增長的情況——長度固定,因此棧中儲存就夠了,如果把他存在堆中是沒有什麼意義的(還會浪費空間,後面說明)。可以這麼說,基本型別和物件的引用都是存放在棧中,而且都是幾個位元組的一個數,因此在程式執行時,他們的處理方式是統一的。但是基本型別、物件引用和物件本身就有所區別了,因為一個是棧中的資料一個是堆中的資料。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Java中引數傳遞時的問題。
Java中的引數傳遞時傳值呢?還是傳引用?
要說明這個問題,先要明確兩點:
1. 不要試圖與C進行類比,Java中沒有指標的概念
2. 程式執行永遠都是在棧中進行的,因而引數傳遞時,只存在傳遞基本型別和物件引用的問題。不會直接傳物件本身。
明確以上兩點後。Java在方法呼叫傳遞引數時,因為沒有指標,所以它都是進行傳值呼叫(這點可以參考C的傳值呼叫)。因此,很多書裡面都說Java是進行傳值呼叫,這點沒有問題,而且也簡化的C中複雜性。
但是傳引用的錯覺是如何造成的呢?在執行棧中,基本型別和引用的處理是一樣的,都是傳值,所以,如果是傳引用的方法呼叫,也同時可以理解為“傳引用值”的傳值呼叫,即引用的處理跟基本型別是完全一樣的。但是當進入被呼叫方法時,被傳遞的這個引用的值,被程式解釋(或者查詢)到堆中的物件,這個時候才對應到真正的物件。如果此時進行修改,修改的是引用對應的物件,而不是引用本身,即:修改的是堆中的資料。所以這個修改是可以保持的了。
物件,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由基本型別組成的。可以把一個物件看作為一棵樹,物件的屬性如果還是物件,則還是一顆樹(即非葉子節點),基本型別則為樹的葉子節點。程式引數傳遞時,被傳遞的值本身都是不能進行修改的,但是,如果這個值是一個非葉子節點(即一個物件引用),則可以修改這個節點下面的所有內容。
堆和棧中,棧是程式執行最根本的東西。程式執行可以沒有堆,但是不能沒有棧。而堆是為棧進行資料儲存服務,說白了堆就是一塊共享的記憶體。不過,正是因為堆和棧的分離的思想,才使得Java的垃圾回收成為可能。
Java中,棧的大小通過-Xss來設定,當棧中儲存資料比較多時,需要適當調大這個值,否則會出現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異常。常見的出現這個異常的是無法返回的遞迴,因為此時棧中儲存的資訊都是方法返回的記錄點。
相關文章
- 【JVM進階之路】十:JVM調優總結JVM
- JVM調優引數、方法、工具以及案例總結JVM
- 小白對python的一些概念的總結Python
- JVM調優JVM
- APK體積優化的一些總結APK優化
- 一次效能測試調優總結
- JVM調優策略JVM
- Oracle Tuning (Oracle 效能調整)的一些總結(轉)Oracle
- JVM調優淺談JVM
- JVM調優推薦JVM
- 掌握JVM調優命令JVM
- Oracle Tuning (Oracle 效能調整)的一些總結(轉)2Oracle
- jvm總結JVM
- MySQL 索引和 SQL 調優總結MySql索引
- shared_ptr的概念和一些特性調查
- JVM調優:HotSpot JVM垃圾收集器JVMHotSpot
- 【JVM】堆體系結構及其記憶體調優JVM記憶體
- JVM調優-學習篇JVM
- "簡單"的jvm調優JVM
- JVM 調優示例和配置JVM
- JVM 調優命令&工具使用JVM
- JVM 引數調優(qbit)JVM
- “簡單”的jvm調優JVM
- JVM常用調優引數JVM
- JVM 調優(學習篇)JVM
- android 關於記憶體優化的一些總結Android記憶體優化
- Redux的一些總結Redux
- ORACLE 12C 優化器的一些新特性總結(一)Oracle優化
- 【JVM】JVM 概述、記憶體結構、溢位、調優(基礎結構+StringTable+Unsafe+ByteBuffer)JVM記憶體
- ☕【JVM技術指南】「JVM總結筆記」Java虛擬機器垃圾回收認知和調優的"思南(司南)"【下部】JVM筆記Java虛擬機
- 一次快速排序引發的jvm調優排序JVM
- Tomcat調優總結(Tomcat自身最佳化、Linux核心最佳化、JVM最佳化)【轉】TomcatLinuxJVM
- 資料結構的一些基本概念資料結構
- JVM原理講解和調優JVM
- 深入理解JVM效能調優JVM
- JVM調優工具Arthas的使用JVM
- JVM常用調優工具介紹JVM
- 第37篇 JVM調優方式JVM
- 正則的一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