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應用場景解析

weixin_34004750發表於2018-10-15
2072876-213db2937fa641e6.jpg
2072876-fd6820deb462c6c0.png

一、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2072876-13d9f33b02295f85.png

自有人類社會以來,金融交易就是必不可少的經濟活動,而交易角色和內容的不同,反映出來的就是不同的生產關係。

通過交易可以優化社會的效率,實現價值的最大化,而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交易形式的演變,所以可見交易在人類社會中的演變是多麼重要,而交易本質上交換的就是價值的所屬權。

現在為了完成交易,我們往往需要一些中間環節。特別是中介的一個擔保角色,這是因為交易雙方往往存在著一些不信任的情況, 所以要證實價值所屬權不是很容易,而且彼此的價值往往不能直接進行交換。

所以現有的金融模式就是引入第三方的中介擔保,來確保交換的正常進行。但是現有的第三方中介的機制仍然存在成本高時間週期長流程複雜容易出錯等一些缺點,正是因為以上這些問題,區塊鏈成為金融服務應用最為火熱的應用領域之一。

區塊鏈無論從基礎層、核心層還是應用互動層的一些相關技術,都可以為金融服務提供有效可靠的所屬權的證明,和強中介擔保機制。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具體應用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網際網路金融方面:

區塊鏈可以在去中心化系統中自發的產生信用,能夠建立無中心機構信用背書的金融市場,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實現類似於金融脫媒的現象(“脫媒”一般是指在進行交易時跳過所有中間人而直接在供需雙方間進行。“金融脫媒”又稱“金融非中介化”,在英語中被稱為“Financial Disintermediation”)。這對於第三方機構、資金託管等商業模式來說應該算是一個顛覆性的變革。區塊鏈特別適合股權眾籌P2P網路借貸網際網路保險等商業模式。

2、證券及銀行業務:

由於傳統的證券交易需要經過中央結算機構、銀行、證券級公司或者是交易所等一些中心機構的多重協調工作,其工作流程繁瑣。而在利用區塊鏈智慧合約及可程式設計的一個特點,它能夠極大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能避免中心化繁瑣的清算交割的過程,從而實現方便快捷的金融產品的交易。同時,區塊鏈和比特幣及時到賬的這種特點,也可以讓銀行實現更為快捷、安全、經濟的跨境轉賬業務。

3、貿易融資:

由於目前銀行在為客戶辦理貿易融資業務的時候,一般都是通過人工進行情報資料的收集、對比驗證資訊、現場實地考察監督等一些工作,而且貿易本身涉及的行業面也非常廣,交易鏈條也很長,導致它的結算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銀行對於各類融資的貿易業務管理和風險控制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而通過區塊鏈數字加密、點對點通訊、分散式共識等技術可以將貿易的各個環節可信的連結到一起,使貿易雙方以及中間參與者的真實資訊,能夠很快速和透明的進行交換。並且藉助智慧合約這一工具,來推進交易的快速執行。一個完整的區塊鏈貿易融資平臺,能夠進行線上的全流程管理並能實時進行掌控。比如可以讓貸前調查、貸中稽核、貸後管理變相關流程變得非常簡化。

4、合規性審計:

由於區塊鏈資料具有時間戳與共識節點共同驗證記錄不可篡改和偽造這些特點,使得區塊鏈可以廣泛應用於各類資料的公證和審計的一些場景。它能夠極大的降低錯誤率,來確保記錄的真實。因為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特新,後續可以消除對審計員的需要,並且減少很多工作量。

像諸如德勤之類的會計公司都在探索及使用區塊鏈技術來幫助審計師實現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實時審計。

像Factom基於區塊鏈技術設計了一套準確的、可核查的、不可更改的審計的公證流程。

5、防止洗錢

區塊鏈的加密特點使其在防止洗錢方面非常有用,這種基礎技術有利於儲存記錄追蹤溯源,來支援企業驗證客戶身份的一個過程,查詢客戶是否進行了一些非法活動。

6、保險:

通過智慧合約使保險公司和客戶通過真正透明安全的方式來管理索賠。所有的合約及索賠都可以記錄在區塊鏈上並由該網路來證實。比如說區塊鏈可以駁回同一個事故的多個索賠。現實生活也會經常出現騙保這種現象,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對保險案件進行篩選清查。

二、區塊鏈技術在徵信方面的應用

首先, 從個人層面來說,區塊鏈可以幫助我們確立自身的資料主權,來生成自己的信用資產。這是個人信用生成的一個基礎,也是未來的重要資產的來源及保障,同時也有利於徵信機構信用成本的降低。

其次,在組織層面上來說,區塊鏈同樣也能帶來諸多的變革。下面在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分析:

1、資料收集及清洗:

傳統的徵信業務受限於少量高度不相關的結構化資料的收集,它更多的是強調經濟層面上的因素,相對忽略了其他的層面。

但是人們的信用顯然不完全取決於經濟因素,所以如果要做出準確的評估,必須進行一個全方位、多維度的資料收集。這對於傳統的徵信業來說是無法想象的,因為工作量十分巨大。自從進入了資訊的自由公證時代,在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相互協作與監督下,其實每一條資訊都是有可能被記錄在案的,每一條資訊最大限度的保證期真實性,而虛假資料將得到一個大幅度的改善(像我們現在推行的大資料時代),這樣一來我們就無需擔憂海量資料收集及帶來的巨大成本,並且還順帶解決了傳統徵信由於各種因素而無法開展各類信用評估的問題,從而覆蓋了更多的使用者群體,深度擴充了信用服務。

2、資料共享與協作: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興起,人們開始展示出了變革的決心。如果中心化的系統存在成本高、效率低、資訊失真等一系列的問題,為什麼不去改用區塊鏈呢?區塊鏈可以有助於徵信機構自動記錄海量資訊,作為一個網路的節點,用加密的形式儲存,可以共享客戶在本機構信用的狀況,從而實現信用資源的共享共通,達到一個共建共用的目的。聚合成一個自信任和去中心化分散式的一個系統。

3、系統維護與業務擴充:

區塊鏈有助於徵信機構消除冗餘的資料,它可以規模化的解決資料的有效性與實效性問題,它還可以通過點對點交易去除中介環境來降低經營與協作成本。一旦公眾對此產生信心,徵信機構的信用成本會進一步降低,建立在技術及共識基礎上的信任,比中心化維護的方式要牢靠的多,至少在成本上更具有優勢。另外區塊鏈可以使信用評估、定價、交易及合約執行自動化運營,從而降低人工及櫃檯等實體運營的成本。同時也能大幅度提高銀行信用業務的處理規模。區塊鏈中的可信任程式碼技術,也可以使信用產品全過程都具有動態的程式設計能力,所以也極大的擴充了信用產品的創新能力。

4、系統安全及隱私保護:

與傳統中心化的系統維護方式不一樣。在區塊鏈中,每一個完整的節點都參與了系統的維護,因此區塊鏈有一個顯著的安全特性:無單一故障點。也就是說,區塊鏈不會由於系統中的某一個元件發生問題而影響全域性。所以對於區塊鏈來說,只要不超過51%的節點出問題,系統是可以穩定的執行下去。另外除了常見的POW之外,還有很多其它的共識機制,比如說POS/DPOS/DBFT等,它完全可以應對各個行業千變萬化的不同需求。

5、監管要求:

在徵信行業,監管部門完全可以作為系統的一個節點,來加入到我們相關行業或者是公司所在的區塊鏈當中。他可以通過合法的手段來取得監管的許可權,這樣監管部門當發現異常問題出現時,就可以出示憑證來要求相關機構或使用者做出配合,以此獲得更為詳盡的資訊。這樣一種做法更充分的考慮到區塊鏈的生態環境和設計理念,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監管成本及系統性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三、區塊鏈技術在物聯網領域的應用

由於市場對物聯網的預期很高,有機構預測,在未來5年內,全世界將會有252億裝置(包括感測器及晶片)處理超過50萬億GB的資料。物聯網的價值就在於將這些資料捕捉並分析,從大量的資訊和噪音中識別和分離出最為重要的資料,從而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但在物聯網技術發展的道路上,還是有幾個主要的問題有待解決:

1、裝置之間的互聯性差,連結成本高。

物聯網的一個基本的價值就在於裝置之間資料的實時共享,然而目前主要的電子公司推出的裝置,只支援與自公司的裝置相連線。雖然也有想關的產品支援與別的產品進行通訊 ,但是它不能與其他品牌相容。比如說我們在組裝電腦的時候,經常遇到顯示卡與主機板不相容的情況,導致我們不能進行隨意組裝,只能在有限的幾個固定方案中進行選擇。類似於這種方式也嚴重的阻礙了物聯網的發展科應用。

2、中心化網路可以達到的速度和成本難以滿足更大規模的物聯網裝置之需。

從1987年,計算機從年銷量2000萬左右到2018年全球聯網的智慧裝置已經超過全球總人口數量,預計在2025年這一數字將會達到千億級別。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到,它反映出的問題就是智慧裝置的增長規模和速度非常強悍。目前的行動網路還能應對的了十億級別的互聯裝置,但隨著未來介入網際網路的智慧裝置的擴大中心化的成本無法估算,而且運算速度也會顯著下降。所以由此看來,中心化的網路不能滿足未來物聯網的需求。

3、後網際網路時代,使用者之間難以建立基本信任,安全隱私存在憂患。

隨著斯諾登洩密事件的曝光,以及網路詐騙,網路犯罪等花樣百出的網際網路案件,網路中使用者之間很難建立信任,使用者對網路安全、網路信用體系也缺乏足夠的信任。

再者,隨著物聯網規模的擴大,使用者與使用者、使用者與裝置、使用者與網路之間的信任的形成與維繫,將會面臨更大的困難。

基於以上這些問題,區塊鏈技術無疑是能夠有效針對物聯網現存問題的完美解決方案。因為它為我們提供一種去中心化的,無需信任積累的信用建立正規化。這種模式:

既不要依賴於點對點的絕對信任;
能提供安全的資料分散式共享和可擴充的裝置協調方式;
裝置之間不再需要一個集中的伺服器充當中介的角色,仲裁機構也將隨之消失;
解決機器之間的互信問題。

具體來說,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物聯網組織架構的意義,在於物聯網中數以億計的智慧裝置之間,可以建立低成本、點對點的直接的溝通橋樑。整個的溝通過程,不需要建立在裝置之間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這樣的組織架構能夠通過區塊鏈以分佈的方式共享各個裝置獲取到的資料,來尋求裝置與雲端之間用長連線管理並且是可擴充的一個協調方式,來應對規模和叢集擴大為物料網系統可用性帶來的挑戰。

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解決了物聯網裝置之間互信的問題,可以經過適當的授權,讓智慧裝置有權自主執行一些智慧合約,來完成支付、交易等一些行為。甚至與其他裝置進行物物交換。從這個角度來看,原本普通的裝置實現了自我維護,自我服務。

物聯網中的每一個智慧裝置都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商業體來運作。它與其他裝置共享資源和能力,在這種模式下,智慧裝置也可以一個非常低的成本來合理的貢獻運算週期、網路頻寬、電力等一些資源。

四、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方面的應用

1、區塊鏈可以提高透明度,並降低整個供應鏈的成本和風險。

區塊鏈助推供應鏈上的資料更加透明,區塊鏈技術也可以有效的對供應鏈上的企業交易進行數字化處理,並且可以建立一個分散式的不可更改的交易記錄。它可以實現資料的實時共享,有效的降低獲取資訊資料的時間成本。

像沃爾瑪,是目前利用區塊鏈技術對供應鏈進行管理的先驅者。沃爾瑪作為零售行業的巨頭,對食品安全高度關注。為此它不僅在北京建立了自己的食品安全中心,還聯合清華大學和IBM,採用區塊鏈技術對食品供應鏈上的所有環節進行全程追蹤。對運輸到各個商店的數以萬計的商品進行產品追蹤。因為它可以將供應鏈上的養殖場,肉質加工廠,物流等各環節都加入到聯盟鏈中,來實現全面的實時追蹤。主要追蹤食品的生產加工、流通、儲存直到消費者手中等所有供應鏈環節,這樣就能全面掌控食品安全,來滿足客戶的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

區塊鏈中的供應鏈管理能夠有效的應對突發事件並快速的做出反應。比如說當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時,可以很快的來追蹤食品的供應鏈,快速進行應對,有效的減少企業的損失。

2、區塊鏈可以打通資訊孤島,並連結數字資訊構建智慧供應鏈。

提供更多的資訊來源,提供高質量的資料資訊,有效降低資料洩露的風險,來確保供應鏈上的大資料安全性、有效性、信任性。可以有效的打通供應鏈上的原材料的採購、生產、物料、銷售、監管等資訊割裂的情況。它是建立基於大資料信用的供應鏈資訊交易平臺。

基於這些優勢,利用區塊鏈技術供應鏈可以變的更加的簡單、更加的透明。

五、區塊鏈技術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版權保護

區塊鏈技術憑藉自身無法篡改,容易查詢等特點獲得了一席之地。成為很多機構研究的一個方向。

比如在期刊上發表一些學術論文,需要與學術期刊簽訂協議,不僅要把版權給出版商,還需要支付額外的版權費。而期刊刊登了論文之後,在賣給論文的資料庫公司,由資料庫公司再公開給全社會。如果作者作為讀者,要在資料庫查閱自己的論文並下載下來還需要在另外付費。姑且不論期刊在收錄作者論文時種種的不合理,以及給學者評價機制造成不良的後果。至少這種論文的分發模式,不僅對作者創造論文的積極性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也嚴重的制約了優秀的成果,更為廣泛的傳播。

而區塊鏈的出現,因為去中心化以及資訊不可篡改等特性,恰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比如我們的內容分發公鏈Ulord,當然他不僅僅是解決文字類內容,同樣在視訊、音樂、圖片等各類數字資源上面都可以在區塊鏈上獲得應用。

注:本文是天宇參加Ulord黃埔一期第三課的學習筆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