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區:找準場景應用,區塊鏈技術加速落地

紅棗科技發表於2023-03-31

原創的短影片、數字音樂、網路文學提交上網後,就能獲得一張專屬的區塊鏈存證證書;掃描證書上的二維碼,即可在區塊鏈上查詢全部版權資訊和授權情況。這是渝中區弦力場科技公司聯合市出版局打造的“鏈存證公共服務平臺”。3月2日,記者獲悉,自去年7月上線以來,該平臺已累計為全市約8萬件文創作品完成了區塊鏈技術存證。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區塊鏈在很長一段時間都面臨著前期投入高、產出低、技術與場景不相容等諸多難題,技術落地難是困擾業界許久的的問題。但渝中區區塊鏈產業正朝著“加速落地實體產業”“加速多技術交叉融合”的方向加速發展,一批創新性強,具有一定示範帶動作用的應用場景不斷湧現,為當地加快構築數字生活新圖景注入了動能。

場景沒選對,區塊鏈應用反而比上傳統方式

眾所周知, 區塊鏈是構築數字經濟的基礎,早在“十三五”期間,渝中區便緊緊抓住區塊鏈技術這個新風口,在大石化新區成立了國內首 個以區塊鏈為主題的數字經濟產業園,培育引入了趣鏈科技、浪潮雲鏈、弦力場科技等一批具有自主技術創新能力的區塊鏈知名企業,在區塊鏈底層技術開發上率先搶跑。

“發展以軟信產業為代表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是我們‘深耕’20平方公里有限空間,以大資料智慧化為引領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路徑。”渝中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短短几年時間,渝中區就推動 區塊鏈服務網路(BSN)落戶,國家“星火·鏈網”區塊鏈骨幹節點等一批新基建建設,打通了資料開放共享的高速公路。

在業界,區塊鏈被視作最安全的資料賬本,廣泛應用於金融服務、合同契約、慈善公益、物聯網等眾多行業。

“看起來似乎‘萬事皆可上鍊’,但縱觀全國,真正能將區塊鏈技術實際落地的公司並不多。”渝中區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譬如有養殖戶就曾找到當地一家軟體開發公司,希望用區塊鏈給豬肉溯源,但疊加完裝置投入、資料上鍊等各環節成本後,豬肉售價也被拉高了一大截,銷量反而下降。

“投入不小,如果場景沒選對,區塊鏈應用還比不上傳統方式。”公司負責人說,他們花了大半年開發出來的溯源系統,卻被養豬老闆果斷棄用。該負責人稱, “由於欠缺對市場、行業的把握,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場景應用落地難,也是我們推動區塊鏈發展最大的 ‘痛點’。”

以大石化新區為例,在2019年前後,園區與區塊鏈相關聯的企業就有200多家,高峰時期一年就能推出100多個應用。儘管它們都打上了“區塊鏈+”的標籤,但大部分應用以定製開發為主,普遍停留在小打小鬧的試驗階段,“來得快,去得也快”。

聚焦本土優勢產業,打造管用、實用的應用場景

轉機出現在2021年。這年9月,渝中區入選中央網信辦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力爭用兩年時間探索一批創新性強,可推廣的區塊鏈應用案例,建設立足重慶、輻射西南的全國區塊鏈創新高地。

“把 ‘應用’作為發展區塊鏈產業的落腳點,關鍵是要在場景打造中找準突破口。”渝中區網信辦相關負責人稱。不同於簡單的“拿著錘子找釘子,拿著技術去試場景”,他們主要聚焦金融、商貿、文旅等本土優勢領域,從城市發展、社會治理等最現實最緊迫的任務中尋找切入點,打造一批管用實用的重點場景、特色場景,透過以資料流打通決策流、業務流、執行流,促進政務服務、基層治理水平的提升。

目前,渝中區正集中力量,試點建設“區塊鏈安全發展監管平臺”“公積金資訊共享聯盟鏈”等28個區塊鏈應用場景,涉及金融服務、社會信用、電子政務等豐富類別,探索區塊鏈在政用、民用、商用等領域的綜合應用。

重慶田密鏈上科技是一家從事文化創意的網際網路公司。去年,“鏈存證公共服務平臺”上線後,他們便率先嚐試利用區塊鏈技術,為公司原創的卡通、形象IP等獲取數字版權。“傳統的方式是去政府部門登記,交錢不說,還得把照片列印了送去,而現在只要登陸平臺,提交關聯資訊後,就算登記確權了。”公司負責人鄧松說,區塊鏈技術確保登記資訊不被篡改,在後期維權中,還可作為證據使用。

透過構築區塊鏈場景,資料要素價值也得到有效釋放。在位於大石化新區的信天翁資料科技(重慶)有限公司,記者佩戴上智慧儀器後,不到五分鐘便完成了一次常規體檢。

“我們與各醫療機構協同建立起大資料病例庫,透過AI比照進行分析,從而判斷使用者當前的健康狀況。”公司負責人王翔說,利用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分佈儲存等優勢,他們實現鏈上資料實時更新,真實可信,把碎片化的資料整合為有效的生產力資料,使遠端醫療,智慧輔助診斷等更加精準。

目前,渝中區與區塊鏈相關的軟體著作權登記量就有400逾項、專利2項,一批獨角獸企業、科研機構還牽頭參與區塊鏈標準制定,形成區塊鏈地方標準5項、團體標準1項、行業標準2項。

突出“多跨協同”,“區塊鏈+”實現跨地區、跨中心應用

打通訊息孤島,是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應用。今年渝中區兩會期間,發展軟信產業作為“一號提案”得到各方關注。政協委員們紛紛提議,區塊鏈應用場景應進一步突出 “多跨協同”,打破部門間、層級間的資料壁壘,形成 “一朵雲 ”、“一張網”、“一本賬”的一體化、智慧化公共資料平臺。

事實上,在建立市、區兩級政務雲方面, 渝中區已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今年2月,工業和資訊化部辦公廳公佈2022年區塊鏈典型應用案例名單,由重慶市先進區塊鏈研究院和渝中區檢察院合作研發的“渝e管”非羈押雲監管平臺(以下簡稱“渝e管”)上榜,成為全市唯 一入選的案例之一。

“自去年7月上線以來, ‘渝e管’已對涉案的1623名非羈押人員實施了線上精準管控,無一脫管、漏管。”重慶市先進區塊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

方法就是用區塊鏈打通公、檢、法等政法部門的資料通道。該負責人介紹,過去,管理非羈押人員主要依靠辦案民警和檢察官的力量,往往一名辦案人員要同時監管多名非羈押人員,工作難度和工作量都很大。依託區塊鏈技術,“渝e管”能為非羈押人員的活動軌跡、現實表現等監管資料提供可信存證,規避人為篡改風險,如遇到有逃逸、串供等特殊情況,執行機關就能第一時間處置。

依託各區級區塊鏈技術平臺,渝中區投入執行了“區塊鏈+城市大腦”。這個大腦整合了65個市級部門、58個區級部門的政務資訊,關聯跨部門多源資料超3.5億條。

“不過,資料壁壘並未全然消失,尤其在跨地區協作中,短板尤為突出。”渝中區網信辦相關負責人坦言。目前,他們正與四川綿陽探索住房公積金的跨區域資金融通使用,透過實現電子繳存證明、個人徵信等資訊的異地共享,使綿陽職工也能在渝中區享受公積金貸款購房。

“未來,我們還將大力推動重慶 ‘山城鏈’與四川 ‘蜀信鏈’、 ‘星火·鏈網’等區塊鏈的深度融合。”該負責人強調,將加快構建分散式、多方參與、廣泛共識的互動與信任體系,為萬物互聯提供統一的標識認證及價值交換機制,推動區塊鏈跨地區、跨中心的應用發展,以數字化助力賦能現代化新重慶建設。

-END-

文章來源:重慶日報

文章原標題:《渝中區:找準場景應用,區塊鏈技術加速落地》

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絡刪除。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51239/viewspace-294289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