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前端開發常用的優化技巧彙總
減少HTTP請求的次數或者減小請求資料的大小
頁面中每傳送一次HTTP請求,都需要完成請求加響應這個完整的HTTP事務,會消耗一些時間,也可能會導致HTTP連結通道的阻塞,為了提高頁面的載入速度和執行的效能,我們應該減少HTTP的請求次數和減少請求內容的大小(請求的內容越大,消耗的時間越長)。
-
採用CSS雪碧圖(CSS Sprit/CSS 圖片精靈)技術,把一些小圖合併在一張大圖上,使用的時候通過背景圖片定位,定位在具體的某一張小圖上
.pubBg{ background: url('../img/sprit.png') no-repeat; background-size: x y; /*和圖片的大小保持一致*/ } .box{ background-position: x y; /*通過背景定位,定位到具體的位置,展示不同的圖片即可*/ } <div class="pubBg box"></div> 複製程式碼
-
真實專案中,我們最好把CSS或者JS檔案進行合併壓縮。尤其是在移動端開發的時候,如果css或者js內容不是很多,我們可以採取內嵌式,以此減少HTTP請求的次數,加快頁面的載入速度
- CSS合併成一個,JS最好也合併成一個
- 首先通過一些工具(例如:webpack)把合併後的CSS或者JS壓縮成xxx.min.js,減少檔案的大小
- 伺服器端開啟資原始檔的GZIP壓縮
- 通過一些自動化工具完成CSS以及JS的合併壓縮,或者在完成LESS轉CSS,ES6轉ES5等操作,我們把這種自動化構建模式,稱之為前端工程化開發
-
採用圖片的懶載入技術,在頁面開始載入的時候,不請求真實圖片的地址,而是用預設圖佔位,當頁面載入完成後,再根據相關的條件依次載入真實圖片(減少頁面首次載入HTTP請求的次數)
真實專案中,我們開始圖片都不載入,頁面首次載入完成,先把第一螢幕中可以看見的圖片進行載入,隨著頁面的滾動,再把下面區域中能夠呈現出來的圖片進行載入
根據圖片的懶載入技術,我們還可以擴充出
資料的懶載入
- 開始載入頁面的時候,我們只把首屏或者前兩屏的資料從服務端進行請求(有些網站首屏資料是後臺渲染好,整體返回給客戶端呈現的)
- 當頁面下拉,滾動到哪個區域,在把這個區域需要的資料進行請求(用請求回來的資料進行資料的繫結以及圖片的延遲載入等)
- 分頁展示技術採用的也是資料的懶載入思想實現的:如果我們請求獲取很多的資料,我們最好分批請求,開始只請求第一頁的資料,當使用者點選第二頁(微博是下拉到一定距離後,在請求第二頁資料...)的時候在請求第二頁的資料
-
對於不經常更新的資料,最好採用瀏覽器的304快取做處理(主要由伺服器端處理)
例如:
第一次請求CSS和JS下來,瀏覽器會把請求的內容快取起來,如果做了304處理,使用者再次請求CSS和JS,直接從快取中讀取,不需要再去伺服器獲取了(減少了HTTP請求的次數)
當使用者強制重新整理頁面(CTRL+F5)或者當前快取的CSS或者JS發生了變動,都會重新從伺服器端拉取
...
對於客戶端來講,我們還可以基於localStorage來做一些本地儲存,例如:第一次請求的資料或者不經常更新的CSS和JS,我們都可以把內容儲存到本地,下一次頁面的載入,我們從本地獲取即可,我們設定一定的期限或者一些標識,可以控制在某個階段重新從伺服器獲取
-
使用字型圖示代替頁面中的一些點陣圖(圖片),這樣不僅做適配的時候方便,而且更加輕量級,而且減少了HTTP請求次數(類似於雪碧圖)
-
如果當前頁面中出現了Audio或者Video標籤,我們最好設定他們的
preload=none
;當頁面載入的時候,音視訊資源不進行載入,播放的時候在進行載入(減少頁面首次載入HTTP請求的次數)preload=auto;頁面首次載入的時候就把音視訊進行載入了
preload=metadata;頁面首次載入的時候只把音視訊資源的頭部資訊進行載入
-
在客戶端和伺服器端進行資料通訊的時候,我們儘量採用JSON格式進行資料傳輸
[優勢]
- JSON格式的資料,能夠清晰明瞭的展示出資料結構,而且也方便我們獲取和操作
- 相對於很早以前的XML傳輸,JSON格式的資料更加輕量級
- 客戶端和伺服器端都支援JSON資料的處理,處理起來非常的方便
在真實專案中,並不是所有的資料都要基於JSON,我們儘可能這樣做,但是對於某些特殊需求(例如:檔案流的傳輸或者文件傳輸),使用JSON就不合適了
-
採用CDN加速
CDN: 分散式(地域分散式)
關於編寫程式碼時候的一些優化技巧
除了減少HTTP請求次數和大小可以優化效能,我們在編寫程式碼的時候,可以進行一些優化,讓頁面的效能有所提升(有些不好的程式碼編寫習慣,會導致頁面效能消耗太大,例如:記憶體洩漏)
-
在編寫JS程式碼的時候,儘量減少對DOM的操作
- VUE和REACT框架在這方面處理的非常不錯
在JS中操作DOM是一個非常消耗效能的事情,但是我們又不可避免的操作DOM,我們只能儘量減少對於他的操作
【操作DOM的弊端】
- DOM存在對映機制(JS中的DOM元素物件和頁面中的DOM結構是存在對映機制的,一改則都改),這種對映機制,是瀏覽器按照W3C標準完成對JS語言的構建和DOM的構建(其實就是構建了一個監聽機制),操作DOM是同時要修改兩個地方,相對於一些其他的JS程式設計來說是消耗效能的
- 頁面中的DOM結構改變或者樣式改變,會觸發瀏覽器的迴流(瀏覽器會把DOM結構重新進行計算,這個操作很耗效能)和重繪(把一個元素樣式重新渲染)
-
編寫程式碼的時候,更多使用的是非同步程式設計
同步程式設計會導致:上面東西完不成,下面任務也做不了,我們開發的時候,可以把某一個區域模組都設定為非同步程式設計,這樣只要模組之間沒有必然的先後順序,都可以獨立進行載入,不會受到上面模組的堵塞影響(用的不多)
尤其是AJAX資料請求,我們都要使用非同步程式設計,最好是基於promise設計模式進行管理(專案中經常使用fetch,vue axios等外掛來進行AJAX請求處理,因為這些外掛中就是基於promise設計模式對ajax進行封裝處理)
-
在真實專案中,我們儘量避免一次性迴圈過多資料(因為迴圈操作是同步程式設計),尤其是要避免while導致的死迴圈操作
-
CSS選擇器優化
- 儘量減少標籤選擇器的使用
- 儘可能少使用ID選擇器,多使用樣式類選擇器(通用性強)
- 減少選擇器前面的字首,例如:
.headerBox .nav .left a{}
(選擇器是從右向左查詢的)
-
避免使用CSS表示式
/*CSS表示式*/ .box{ background-color:expression((new Data()).getHours()%2?'red':'blue') } 複製程式碼
-
減少頁面中的冗餘程式碼,儘可能提高方法的重複使用率:“低耦合高內聚”
-
最好CSS放在HEAD中,JS放在BODY尾部,讓頁面載入的時候,先載入CSS,在載入JS(先呈現頁面,再給使用者提供操作)
-
JS中避免使用eval
- 效能消耗大
- 程式碼壓縮後,容易出現程式碼執行錯亂問題
-
JS中儘量減少閉包的使用
- 閉包會形成一個不銷燬的棧記憶體,過多的棧記憶體累積會影響頁面的效能
- 還會容易導致記憶體洩漏
閉包也有自己的優勢:保護和儲存,我們只能儘量減少,但不可避免
-
在做DOM事件繫結的時候,儘量避免一個個的事件繫結,而是採用效能更高的事件委託來實現
事件委託(事件代理)
把事件繫結給外層容器,當裡面的後代元素相關行為被觸發,外層容器繫結的方法也會被觸發執行(冒泡傳播機制導致),通過事件源是誰,我們做不同的操作即可
-
儘量使用CSS3動畫代替JS動畫,因為CSS3動畫或者變形都開啟了硬體加速,效能比JS動畫好
-
編寫JS程式碼的時候儘可能使用設計模式來構建體系,方便後期的維護,也提高了擴充性等
-
CSS中減少對濾鏡的使用,頁面中也減少對於FLASH的使用
關於頁面的SEO優化技巧
-
頁面中杜絕出現死連結(404頁面),而且對於使用者輸入的一個錯誤頁面,我們要引導到404提示頁面中(伺服器處理的)
-
避免瀏覽器中異常錯誤的丟擲
儘可能避免程式碼出錯
使用TRY CATCH做異常資訊捕獲
-
增加頁面關鍵詞優化